分享

甲状腺癌逐年飙升,这2个坏消息 2个好消息你需早知!抓住5个细节,助力防癌~

 F2967527 2021-06-11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仅是我国,发病人数已经高达2亿人。其中:

  • 甲亢患病率1.6%;

  • 甲减患病率17.8%;

  • 在超声检查中约20~70%的人发现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癌也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

今天可可就和大家聊聊关于甲状腺癌的那些事~

1

关于甲状腺癌的

“好消息”和“坏消息”

2个好消息
1
检出率高,是因为体检意识增强

如今,甲状腺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与体检的普及度也有关,尤其是彩超被作为常规体检的筛查项目普及之后,筛查出的甲状腺疾病病例增多。

另外,医疗设备也越来越精进,当病变超过1mm时,就可以检测出,使得原来没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癌)等疾病被及时发现。

2
甲状腺癌可被治愈,存活率高

有很多专家开玩笑说:假如人的一辈子必须要得一次癌症的话,那就选择甲状腺癌。这是因为,虽然是癌症,但其恶性程度低,易治愈。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高,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手术后辅助治疗做得好甲状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也可以说至少80%的甲状腺癌可治愈。

2个坏消息

1
甲状腺癌患者年轻化,女性更多

原本五六十岁是甲状腺癌的高发年龄,近几年来却有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

而且受雌激素等变化影响,甲状腺癌多发生在女性身上,患病率大概在男性的4倍以上!

2
有一类甲状腺癌,易复发、转移

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癌不会过多生长,也不怎么转移变大,发展比较慢。但有一类甲状腺癌却是例外——未分化癌,其生长速度之快,且容易复发转移。

临床医生表示,这个肿瘤比“癌中之王”胰腺癌、晚期的肝癌恶性程度还要高!

2

抓住早期症状+学会自检

早发现病变

1
警惕甲状腺癌的不适症状

甲状腺癌早期可无任何不适,仅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但当肿块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压迫症状,包括呼吸障碍、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腹泻和心悸

2
甲状腺自检

①一看

对着镜子做吞咽运动,观察喉结下是否有肿块跟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如果能看到一个肿块,一定要尽早检查,查明病因。

②二摸

把手放在颈前方喉头下方,摸完一侧再摸另一侧,慢慢滑动着摸,感觉一下有无包块或结节。若有则需要借助B超进一步明确。

③三抖

做法:双手向前平举,手心朝下,五指分开,眼睛闭上。把白纸放到手背上,通过纸的抖动来判断手有没有抖。

有些人手不抖,但是会出现舌头的颤抖。如果出现以上的问题,建议去医院做一个甲状腺功能检查,抽血就可以诊断。

当然,定期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女性,35岁后,最好每5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彩超妊娠女性必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备孕前,推荐女性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相关指标。

3

牢记5个防癌细节,护好甲状腺

1
控制体重

肥胖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比体重正常的人要高,而胰岛素对甲状腺有刺激性,容易让甲状腺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增加甲状腺恶变风险。

所以体重超标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严格控制体重

2
适当地摄入碘,增加硒元素摄入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重要的原料之一,而长期碘摄入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引发甲状腺疾病,健康者推荐碘摄入量为150微克/天

硒元素是甲状腺的第二大必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人体硒水平越低,得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的危险性相对越高

而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近72%的国土面积都处于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因而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很难达到补充目的。

建议适当多吃些蛋类、海产品类、动物内脏、坚果、豆类等含硒较多的食物。

3
保持雌激素水平正常

雌激素水平异常是引发甲状腺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所以,一方面要避免无意间摄入过多的雌激素,比如一些不合格的化妆品、饮食等;另外,日常可以适当增加豆类的摄入,其中的大豆异黄酮可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助力甲状腺健康。

4
学会放松,保持愉悦

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都可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同样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时间久了,有可能会降低甲状腺功能,并增加甲状腺病变概率。

所以平时要劳逸结合,学会及时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多出去走走、与朋友聚会、还可以喝喝疏肝解郁的茶~

做法:陈皮10克、玫瑰花5克、枸杞10个,泡茶代茶饮。

玫瑰花疏肝解郁;枸杞滋补肝肾;陈皮防止补的时候造成滋腻,有醒脾开胃的作用。这三味药很适合夏季作为代茶饮,既能疏肝解郁,又能滋补肝肾、醒脾开胃

5
避开不必要的电离辐射

远离电离辐射及放射性物质,拍X光片时,应尽量避开甲状腺部位。

辐射是甲状腺癌的明确病因,青少年、儿童更需避免,家长不可主动要求做CT、X光等检查。

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手机、电脑等物品的辐射量相对较低,大家不必过于担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