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阳湖畔客家人:何为客家人?(下)

 画家阿佐 2021-06-11

移民前与父母在洮水河畔水打坝客家土屋前留影。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我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加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客家人,总人口在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西和粤东北部。在海外,客家人分布很广,人口有500万之多。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这里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与东南沿海相隔离的天然屏障。正是在这天然屏障的心脏里,孕育出养育东南大地人民的赣江、汀江和梅江三条大江。在这三条江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小盆地星罗棋布。客家先民由北而南迁移,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较为理想的落脚地。

湖南经视《有什么好玩的》栏目组到山里,东阳湖畔洮水湾民宿、捌号老曾家摄制现场。拍摄客家美食制作、成品过程,加上美景、文艺建筑、艺术馆、艺术观摩体验民宿。

  在客家人来到之前,赣闽粤三角地带是人烟稀少、野畜出没的原始森林。在这荒野的山岭中,居住着百越、畲族、瑶族等当地土著。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客家人的大量南迁,给这片荒僻而神奇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家人从中原地区带来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建筑技术。他们伐木垦荒,筑坝造田,把一个个小盆地或低缓的坡地开垦成片片井田或层层梯田,并修渠筑坡,引水灌田,使寂静的群山阡陌纵横,如诗如画。昔日荒凉闭塞的山野,变得人声喧闹,鸡犬相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村寨有盘山小径或通衢大道相通。一些人口集中的较大村寨形成了集贸市场。就这样,客家人把热闹带进了千沟万壑,把繁荣带进了穷乡僻壤,把文明带进了荒峦山野。客家先民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的开辟,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表现了他们敢于战天斗地、敢于跟险恶环境作斗争的勇气。正是靠这种精神,靠这种勇气,才锤炼出一个刚强弘毅的优秀民系。

  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负中原文明,披荆斩棘,筚路蓝,战激流天堑,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荒野地带,男耕女织,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播种文明,展现出一幅生动而精彩的自给自足的耕读文化图。至此,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有割舍不断的渊源而又相对独立的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形成了。接着,客家又藩衍湘川云贵,横渡海峡,遍布五洲四海,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系。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指的就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2017、9、29设计人、画家、艺术度假民宿经营阿佐,故乡株洲茶陵客家山里东阳湖畔、桃坑乡夏乐村洮水湾捌號“老曾家”早起,前栋茶室编辑文字使你了解客家。

阿佐水墨作品《如荷自绽》

   昨天,父亲对我说东阳湖管理区29号要來沒收船。我家当年是異地(桃坑村前岭組移到夏乐村分水坳)移民点落戶安家后靠,但夏樂只有居住地,山都在湖對面前岭組。為了傳承祖上几代人的手工炒茶的技艺、補帖移民后的家用,在原居住地開荒種了幾十畝茶園,父母亲有空開動力竹筏子到湖對面茶山勞作、健康老去。作为第一批移民,為县政府的經濟發展、離開故園,難道這點生存權力都沒有了?为了水质,山上不能砍伐,田土淹在水底,湖区山民们靠什么生活?难道政府就从不想这个民生大事?这是什么年代的政府?

来吧,我在山里湖畔等着。客家人有个特点,遇强我更强、遇弱我更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