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关枪最早诞生在“清朝”?可实现30发子弹连射,却被康熙毁了

 喵妹说说 2021-06-11

说到机关枪很多军迷都联想到众多款式,包括像马克沁、加特林、歪把子等,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关枪越加的先进,精度、载弹量、射程都得到提升,作战更加全面性,起到的压制效果更高。然而印象中的机关枪,最早诞生于欧洲地区,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清朝诞生机关枪的时间,比欧洲早200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在康熙年间,出现过类似机关枪的产物,历史专家们称之为“连珠火铳”,一次可以连续击发30颗子弹,这样的性能跟机关枪无二,故而被誉为是清朝机关枪。这款武器的发明者叫做“戴梓”,他打小就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玩意,认知到枪械之后,戴梓不断地发挥自己脑洞创新。

后来连珠火铳的出现,引起的关注度还是挺大的,连康熙都知道这件事情,但他认为这样的武器并不实用,更多是用来打鸟算是个玩具,无法运用到军事领域中,如果普及到军队里,会害了士兵们。故而武器没得到量产,另外因为戴梓不懂人情世故,得罪太多人的关系,使得火铳并不受重视。

并且朝中有些人,总是想把戴梓赶走,南怀仁当时就用“私通东洋”的名义告发戴梓,康熙在没有调查的状态下,信了南怀仁的话,就这样戴梓家族全部被流放,而他发明的东西,自然也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起,生怕受到牵连,所以慢慢的连珠火铳就被遗忘了,不过该事件却被记载下来,还详细介绍了火铳的性能。

《阅微草堂笔记》就曾经记载到: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三十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可以说康熙完美过错了一次,革新出跨时代武器的机会。

假如当时连珠火铳被重视,还得到广泛的量产,那么后续必定会得到升级革新,照着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估计就没有马克沁什么事了,可惜被康熙毁了。由此可见,在清朝时期,拥有的人才并不少,创新能力很高,但因为一些行为和言行举止,得不到重视,再加上考虑到会造成的影响,使得发明胎死在腹中,没有开枝散叶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