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希替尼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率

 AuroMCS0610 2021-06-11
早在15年前,首个以EGFR突变蛋白为靶向的疗法就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近期,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显示,最新的EGFR靶向药物之一奥希替尼(泰瑞沙)对具有特定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之前的EGFR靶向药更有效。
该项试验名为FLAURA,试验中接受奥希替尼进行初始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接受厄洛替尼(特罗凯)或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疗的患者多活了大约7个月。并且在提高生存期的同时,安全性并没有降低;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2018年,FDA批准奥希替尼作为携带特定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或一线治疗药物。该批准基于FLAURA试验的早期发现,奥希替尼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FLAURA试验首席研究员、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医学博士Suresh Ramalingam说,奥希替尼也提高了患者的总体寿命,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它在治疗中的作用。 
Ramalingam医生说: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现在是标准的一线疗法。

改进早代EGFR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西班牙Alcalá大学肺癌治疗专家、医学博士Pilar Garrido解释说,虽然EGFR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相对常见,但其频率在各个种族和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
在欧洲和高加索人群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10%到15%携带EGFR突变。但在一些亚洲国家,有近40%的患者携带该基因突变。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是FDA首批批准的治疗肺癌的两种EGFR靶向药物。获批后不久,一系列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仅对EGFR基因发生特定“激活”突变(即该突变可以使基因持续激活,促进癌症的生长)的患者有效。
奥希替尼可作用于其他EGFR靶向药物针对的EGFR激活突变(即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此外,它还能专门针对T970M突变,该突变会导致对早代EGFR靶向治疗的耐药性。
Horn医生解释说,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的肺癌中,奥希替尼比其他EGFR抑制剂更有效。“很多患者疾病进展的第一个部位就是中枢神经系统。”

出现更好的整体生存率

2018年并不是奥希替尼第一次获得FDA批准。它最初是在2015年被批准用于接受EGFR靶向治疗后癌症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LAURA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初始治疗使用奥希替尼是否比早代的EGFR抑制剂更有效。
超过550名患者参与了试验。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都是新诊断出EGFR激活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被随机分配给奥希替尼或他们的主治医生选择的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
奥希替尼组的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为38.6个月,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1.8个月。在开始治疗的三年后,奥希替尼组的患者中有28%仍在服用该药,这意味着他们的癌症没有产生耐药,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组中约有9%的患者出现了耐药。 
由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性高,试验中30%的癌症进展患者没有接受其他治疗,大多数是因为患者在癌症进展后很快死亡。
然而,对于那些在癌症进展后接受了另一种治疗的对照组,将近一半的人接受了奥希替尼,通常被称为“交叉”治疗。
Ramalingam医生指出,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组的中位生存期接近32个月,是最初接受这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报告中最高的,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些患者中有大部分后来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
他说,考虑到高交叉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奥希替尼能够提高整体生存率。
奥希替尼组中有15%的患者因为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该药,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组中有18%的患者因为副作用而停止服用该药。
Horn医生说,在日常护理中,患者对奥希替尼的耐受性相当好,出现严重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的可能性较小,而这些副作用在其他EGFR靶向药物中很常见。
来源:
https://www./news-events/cancer-currents-blog/2019/osimertinib-lung-cancer-improves-survival-flaura 

微信号:auromc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