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井头采,来自绿茶出口第一市场的春茶调查 | 春茶特刊

 说茶 2021-06-11

3月21日清晨,“说茶”三剑客迎着初升的太阳踏上了福州高铁,一路北上到达杭州。又经多次辗转,小分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嵊州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四面环山,四江汇聚,气候宜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越剧之乡"。

龙井茶炒制!

歪果仁也忍不住上手

初次到嵊州,首要目的肯定是为大家寻好茶、说好茶。

龙井有嵊州,嵊州有珠茶,年产龙井6000多吨,每年出口珠茶6万多吨,在绿茶界数一数二。我们此次“嵊州行”的第一站——观摩和体验越乡龙井茶手工炒制。这里正举办2019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

初入赛场,茶香扑鼻而来。

“抓、抖、搭、拓、捺……整个茶的炒制过程中要灵活运用龙井茶传统的'十大炒制手法’,这是最精彩的部分了。”一位制茶老师傅跟我们介绍了不少龙井的炒茶技巧。说起自己的专业,老师傅是满脸的奕奕神采。

10名炒茶能手出炉,越州产区选手占了6成,验证嵊州的一句老话“龙井不仅杭州有,龙井炒制嵊州强”。大赛要求参赛选手都必须是龙井茶地理标志范围内的18个县市,以保证炒出正宗的糙米色龙井茶。

此次绿茶大赛除了当地的炒茶达人外,还汇聚了摩洛哥、美国、英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的茶业从业者和茶爱好者观赛。翻翻茶青、抖一抖,外国友人们饶有趣味地向制茶能手们学起了炒茶。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太新鲜了!一边啧啧称奇一边掏出手机相机记录。

 

炒茶的热度似乎在这一刻抵御了绵绵阴雨的湿冷空气。

龙井嫩芽!

好心情的秘诀在茶园

看完炒茶大赛,我们便前往龙井茶园。

嵊州有18万亩的茶园,规模位居浙江第一,龙井茶的年产量占据了浙江龙井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虽然这次出行没遇上好天气,但雾蒙蒙的茶园景象倒是给了我们别样的朦胧美感。

远远看见茶园,一排排长长的茶枞消失在远方的云雾里。一脚踏进茶园,鞋底立即被雨后黏黏的泥土给粘住了,甩都甩不掉。但看到被雨滴浸润过的新芽满布枝丫,娇嫩欲滴,瞬间一扫愁云,忍不住将其掰下放进手心。龙井冒新梢,最开心的还是茶农。


凌晨走茶城!

2小时茶叶交易定律

第一次来嵊州,我们就感受了一番嵊州夜生活

凌晨四点,打着哈欠赶到嵊州茶叶城。只见一个个茶农背着自制的毛茶顺着市场的路,一家一家问价过去,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没有得到满意价格的茶农,就会推着茶青观望着,直到有可接受的价格卖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精神头。

每年春茶上新第一问:“今年茶的价格怎么样?”

“现在龙井头采茶刚上市,数量还不够多,价格会相对比较高”,茶叶城商家X接着指向两堆分好的龙井介绍道,“海拔高、外形好的茶500左右一斤,品质差一点的250左右一斤”。

这是茶农手工炒完茶青,卖给茶叶城的毛茶价格。

所以说,这春茶贵,贵在早、贵在少、贵在品质好。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茶叶城一般是从早上4:00开市,开市的前2个小时,是茶农与茶城商人的交易时间

早上6:00过后,茶农散去,茶城商人会将收到毛茶进行匀堆、筛选分类,按等级放好。这时候天刚亮,杭州等各地的茶商就会陆续驱车赶到茶叶城,从各个商铺里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茶,把茶批发走。

据采访到的商家介绍,嵊州茶叶城交易最早的茶叶是乌牛早,但现在茶季已基本结束。

3月下旬开始交易的是越乡龙井,等到清明的时候龙井达到旺季,龙井茶交易期一直延续到5月中旬

5月份过后,茶叶已基本展开,这时候大家就会开始用机器采茶。因为叶片比较大,机器采省力省人工,效率高,而珠茶就是要用大叶片制作而成,所以这时珠茶就开始制作上市。

珠茶外形颗粒细圆紧结,宛如珍珠,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纯味浓,叶底匀嫩,黄绿明亮。珠茶是嵊州市的大宗出口产品。

嵊州特色!

茶与美食、文化皆可得

在嵊州,茶叶是名副其实的主角,而美食,则是最佳配角。最美味的当属龙井虾仁,嵊州豆腐年糕、嵊州小笼包(又名杭州小笼包)也是当地不可错过的名小吃(在全国各地开杭州小笼包的人基本是嵊州人民开的哦)。

在中外友人餐叙中,“说茶”小分队一边为大家品尝嵊州特色美食,一边也培养了一下艺术细胞,欣赏越剧。越剧是嵊州的一大文化名片,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用外国友人的话来说,“这是中国歌剧”。

这次的嵊州行,第一次认识到越乡龙井茶,刷新了我对西湖龙井的第一印象,除了上万一公斤的龙井之外,原来还有高性价比的越乡龙井。

“说茶”嵊州行的分享到此结束啦,Bye!

▍本次”说茶“小分队「嵊州茶旅体验官」:王妙容、黄升、宋建辉

叮!送个小礼物给大家~

小编从嵊州带货归来,一袋“越乡龙井”送给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一位茶友!(邮费自理噢)快来分享下你走过哪些茶旅,或者想去哪里的茶园吧~


“说茶”春茶巡礼季

撰文 / 宋建辉

编辑 / 宋建辉

责编 / 萧 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