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受夹板气”的福建绿茶,还要继续做它茶“伴娘”吗?

 说茶 2021-06-11

茶,一直都是福建的重要代名词之一。

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闻名国内外;坦洋工夫红茶、窨制茉莉花茶历史悠久;福鼎白茶、政和白茶近年来异军突起,备受瞩目。唯独绿茶,在福建似乎就是个“异数”,显得平淡了许多。

其实,绿茶在全国都是茶叶产销主力。2018年,全国绿茶产量为172.24万吨,占比为65.8%;内销市场上,绿茶也是主导茶类,占比63.1%。2018年,绿茶出口也有30.29万吨。如此大受欢迎的绿茶,在福建好像出现了一个“瓶颈”。

“红改绿”让绿茶短暂辉煌了一下

纵观福建茶叶的发展格局,绿茶也并非一直都处于劣势,甚至出现过“绿茶大省”之说。

1970年,红茶出口受阻,国内因此大量压缩红茶而发展绿茶,即所谓“红改绿”。由松溪、政和引进的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与福云品系等适制烘青绿茶的新品种加盟,绿茶类产量逐年增加。

1976年,政和县加工绿茶1093.4吨;1978年,建阳县生产绿茶毛茶99.55吨。1980年,政和县当年烘青绿茶750吨,占全县总产量62.6%;1989年,松溪县绿茶产量占全县茶产量90%。以天山绿茶、莲心茶、雪峰白毛猴为首的20多种绿茶一直活跃在福建茶界。

“边缘化”的尴尬

绿茶成了其它茶类的制作原料

随着福建乌龙茶的崛起、红茶的复苏,福建绿茶开始走下坡路。

1984-1986年,因受国内外市场“乌龙热”的冲击,不少茶区将适制烘青绿毛茶的鲜叶原料推迟采期,改制成乌龙茶。1985年,建阳县绿茶产量下降至561.95吨。

到了2008年,就宁德市的绿茶产量便直线下降了一半。而绿茶还能在福建茶界“夹缝中生存”,首先应归功于茉莉花茶。很长一段时间,闽东、闽北一带的绿茶都被加工成茉莉花茶的茶坯,成了茉莉花茶的基础原料。也由此,渐渐地,绿茶变成为了各大茶类的“佐料”。 

2012年,海峡都市报曾以“十斤福建绿茶不抵一斤龙井,绿茶大省遭遇边缘化”为题,反映了当时绿茶在市场中的“低廉”存在。随着福建茉莉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茉莉花茶产量也随之减少,绿茶的售卖更是难上加难。

此外,长年以来绿茶作为茶坯,价格低廉,使得省内绿茶产地的茶农没有了加工绿茶的积极性,久而久之,给人形成“福建绿茶都是给其它茶类做原料”的印象,渐渐丧失自身优势。

福建绿茶该如何重塑辉煌

①借鉴成功茶类。

拿福鼎白茶为例,在生产总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慢慢侵占茶类市场,并有继续直线向上的趋势。“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口号,将健康理念成功导入白茶营销,加之政府的公共区域品牌建设、茶企的互帮互助以及文化品牌输出,使得白茶越来越深入人心。

②立足于本土茶类。

如,福建绿茶中较为出名的松溪绿茶。前一阵子疯传茶圈的《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出镜代言,向全球推介松溪绿茶》成功打响松溪绿茶,也为福建绿茶对外推广另辟一条蹊径,通过互联网传播让更多人了解绿茶。

③培养习惯。

移动支付、网约车、外卖等行业的崛起,都是因为他们培养了用户的习惯消费。由此,应先带动形成绿茶产区本地人自饮绿茶习惯,然后由点到面成群向外扩张,做出特色绿茶,进而改变绿茶作为基础原料成活的现状。

近几年,福建绿茶依旧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在夹缝中求生存。福建绿茶有着历史悠久、品类众多、规模种植的优势,不应该就此没落。

部分内容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