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篇:“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游(四)

 竹翠兰馨 2021-06-11

孤山

从文澜阁出口处往前走,看到靠湖边有一座四柱三间翘角牌楼,上悬金边蓝底牌匾,匾上题有“光华复旦”四个金字。此处亦是赏西湖美景的好地方,远山近岛,蓝天碧水,绿树游船,尽收眼底。牌楼的对面是中山公园,入口为三开间,前敞后门,中一间上悬“中山公园”牌匾,两侧柱上对联是“山外皆山幽岫绕成清净界,画中有画笙歌谱就太平图”。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石狮,从上面的痕迹看应该很古老了,据说是明代的,杭州最古老的石狮,原魏忠贤祠堂前的。

中山公园原系古代帝王行宫的一部分,据历史记载,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孤山南坡曾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半座孤山皆为御花园。清康熙南巡,又以此处为行宫,清雍正时改行宫为圣因寺,一九二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原行宫的一部分辟为中山公园。现公园内有“西湖天下景”园亭,“绿云径”假山叠石,亦通北宋诗人林和靖墓和空谷传声等名胜古迹。

走进园内,看到有好多院落和园林建筑遗迹。先是垂花门和月台遗址。垂花门为清行宫主轴线第二进院落入口,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接抄手游廊。现存青石砌筑的须弥座台基,面宽12.6米,进深4.9米,雕刻有精美的花饰。月台为民国(1912—1949年)修建中山公园时,利用原清行宫建筑陡板石构件修建而成,其北缘迭压在原奏事殿台基南缘之上。这些用玻璃罩着的是清行宫奏事殿阶沿石遗构和地垄石砖砌柱墩遗构,这是奏事殿的汉白玉云龙纹柱础,这里就是奏事殿遗址。奏事殿为清乾隆帝(1735-1795年在位)会见朝臣的宮殿,是清行宫主轴线第二进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五开间加周圈廊格局。台基面宽约28米,进深约12米。現存清代汉白玉云龙纹柱础4只,以及台基、柱础等宫殿的基础部分,如地垄石、砖柱墩。

再往前,是楠木寝宫遗址。楠木寝宫为皇帝生活起居的宫殿,是清行宫主轴线第三进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五开间加周圈廊格局。现存台基为清代原基,面宽约28米,进深约14米,上有清代汉白玉云龙柱础5只。寝宫西侧墙青石须弥座墙基为清代原物,东侧有前廊接东厢房。寝宮北侧尚有后照房。这是台基遗构和连廊遗迹。

到北边,见正面台阶往上靠山体有一光滑平石,上刻“孤山”两个红色大字,这就是孤山了,就是在断桥处看到的位于湖中的那座小岛,因其介于西湖里、外湖之间,与其他山不相连接,所以称孤山,也算是名副其实的了。这使我想起了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就是西湖,白沙堤指的是白堤,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台阶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建筑,西边的叫武亭,东边的叫文亭,这两座亭子叫南洋华侨赈灾纪念亭,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为纪念当时华侨为救济浙江灾民而建。武亭是方形的,不是一般的柱式,除四个方向各有一个拱形门口外,其余是封闭的;文亭呈六边形,重檐,上镌“善于人同”四字,以表达浙江人民对海外赤子的感激之情。方柱上有对联,横梁上也刻有一些文字,如“功德昭垂”等。1988年8月8日,强台风袭击杭城,文亭被东侧大树倒下压塌,日本静冈县中日友好协会得知西湖风灾,特捐款以助抗灾,以表达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1991年4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用此捐款按原样重建此亭。

拾级而上,西边是鹫香庭和玉兰馆遗址。鹫香庭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丛桂常青,花开时天香馥郁,子累累如瑶珠,旧志所称月中桂也,唯灵山中有之,遂取“鹫岭天香”句意,御题曰“鹫香庭”。现遗址展示部分包括鹫香庭台基、庭院、走廊及围墙遗址。玉兰馆原也是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植玉兰数株,远望如琼枝玉树,故乾隆题曰“玉兰馆”,并赋诗题咏:“对峙白琳树,迎阶为我开。判春标雅致,名馆称清裁。一晌教神往,他时待客来。举王非慕蔺,自分谢吟材。”现遗址展示部分包括玉兰馆台基、西厢房台基、庭院、戏台遗址。

往东,有一座连体亭,很有特色,叫“万菊亭”。后面有一石碑,上刻“万菊亭碑记”,全文为:万菊亭为纪念种菊名家张又莱先生建于一九三三年。张又莱先生是一位退役海军中将,曾留学日本,爱菊成癖。退休以后购置杭州上城区横紫城巷房屋并以万菊园名其居所,又在湖墅购地为圃,种桃养菊,广收菊种,着力培养菊花。一九二八年秋季,在居所及附近的钱王祠举办了杭州市第一次菊展,展出菊花品种达一千一百余种之多,盛况空前。一九三三年张又莱先生去世,其弟张衡先生将其所存菊种及照片图片和有关资料悉数捐赠给杭州市政府,从此菊花佳种方始普及。杭州市政府为纪念张氏兄弟之热心壮举及对杭州菊史的贡献,在孤山建万菊亭,并在亭旁树碑记载这段史实,以志表彰。时历七十春秋有余,惜碑石已损毁。二零零七年在西湖孤山整治工程中重新立石以彰缘由。二零零七年初夏章德根撰 沈立新书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立。

再往东,是一处低地,沿台阶走下去,有一泉水,叫“贮月泉”,也是乾隆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有泉出崖间,一泓曲池,水月清光,相互映发,故题为此名,并赋诗咏道:“乳窦贮天池,嫦娥小浴之。一泓清且浅,满魄静相宜。未许鱼龙混,还欣松桂披。广寒合云表,消得夜眠迟。”泉中鱼儿红艳,自由自在。顺小平桥走过去,又一四角凉亭,上悬“西湖天下景”匾,两侧柱上对联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全用叠字,还挺有趣味的。这里原为清行宫御花园的一角,布局小巧自然疏密得体,与周围景物谐调融合为一体。


往山上去,可见树丛中立有一些奇石,名为“绿云径”,为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密林笼罩,烟云滋润,假山奇峰如闲云飘然,故有此名。乾隆帝曾赋诗道:“径纡探绝胜,森秀入苍云。苔迹时留印,樵斤未许闻。蒙蒙湿鹤毳,濯濯润螺纹。谢傅东山好,微嫌丝竹纷。”这里尚存三块乾隆御题诗文石刻。在山顶比较平坦的地方看到有两组建筑台基,这是“领要阁”遗址,亦为“行宫八景”之一。湖山幽邃,不可穷胜,只能领观大意,差领其要,故题为此名,同时赋诗题咏:“岚霭朝晡碧,湖山趣不穷。一时期领要,千古有高风。借问双峰侧,何殊六法中。惟观其大略,靖节许相同。”


从中山公园出来,沿着孤山路走,看到路边有酒店悬挂着“楼外楼”匾,这让我想起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醺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这是南宋林升写在当时的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的诗,题目是《题临安邸》。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不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偏安江南一隅,只知寻欢作乐,不思收复失地,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北宋的汴州(今河南开封)。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这副楹联说的就是杭州西湖著名菜馆“楼外楼”。它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对淡妆浓抹的佳山丽水,已有15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以“佳肴与美景共餐”而驰名海内外。菜馆的命名一说是来源于林升的诗中;另一说是菜馆位于俞樾别墅俞楼前侧,菜馆建成后,店主请俞樾命名,俞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的“俞楼”外侧,就称“楼外楼”吧。敬爱的周总理曾几次到楼外楼用餐。1963年,周总理到杭州治病,病情好转后,为感谢陆琦为他做手术治疗,周总理请为他做手术的著名痔科专家陆琦夫妇吃饭,并请了王长索做陪。除了素菜,加了西湖醋鱼、霉干菜烧肉,四菜一汤,饭后周总理自己付了饭钱。1973年9月16日,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到杭州访问,游览了花港观鱼,送别法国客人后,周总理请身边工作人员到楼外楼吃饭。总理来啦,楼外楼的职工都上前跟他握手,并热情问候。中午过后,周总理要走了,“楼外楼”的干部职工沿着过道两侧,排成两行,鼓着掌,目送周总理。周总理与姜松龄等楼外楼职工一一握手告别后,向门外走去。“恩来,还有一位没有握手呢!”邓颖超指了指刚从里间出来的顾美珍说。周恩来一听,转身走到顾美珍前,紧紧握住小顾的手说:“小顾,你辛苦了,谢谢你!”“总理,就餐的钱已经付了。”说话间,警卫秘书高振普结完账即向周恩来报告。“吃饭付钱,天经地义。付了多少钱?”周恩来问得很细。高振普手里拿着发票,抖了抖,回答说:“11元2角9分。”“那么便宜,不够,再去加钱嘛。”周恩来催促说。经过两次加钱,一共交了21块多钱。在笕桥机场,临上飞机前,周恩来对高振普说:“楼外楼的饭钱是不够的,请你再补交10元钱交给省里的同志带回去。”高振普很快把10元钱交给了省委的同志,请他转交楼外楼菜馆。回到北京后不久,一封“楼外楼”菜馆寄来的信摆到了周总理办公室的桌上。原来,楼外楼菜馆收到周恩来补交的10元钱后,深受感动。他们认真地按市场价格进行了核算,结果总共应付19元9角。随后,他们写了封信,随信还附有一张饭菜的清单,标明了价格,连同多余的10元钱一同寄给了总理办公室。看了信后总理笑呵呵地说:“这就对了,不能搞特殊。”这就是共和国的总理,人民敬爱的总理。

前面一道白墙中有一圆形门口,正上方嵌一石匾,上刻“西泠印社”四字,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书写,此名久已知晓,原来就在这里呢。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重要学术团体,由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印社以研究印学保存金石闻名于世,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去,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但居山而建,往山上延伸,空间还是很大的。院中一棵百年樟树表明了它的历史。地面用鹅卵石铺砌,中间柏堂前有一莲池,又名莲泉、小方壶,是清光绪二年(1876)丁申、丁丙两兄弟移建竹阁时掘筑。1953年被填埋,1979年夏天重新挖掘而成。内立假山,上刻印社社员李伏雨篆体“莲泉”二字。池水清澈,金鲤嬉戏,夏荷冬梅,相映成趣。一方条型狮钮石刻印章立于莲池旁(靠近樟树处),是为纪念西泠印社建社八十五周年(1989)而立,四面刻有参加建社85周年庆典活动的134名社员题名手迹。

印社初创之时,四位创始人团结同仁,集资规划,“买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贤亭”等九处园林建筑。经十年发展,初具规模,开展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一时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来中国进行交流并加入印社。他们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东面墙壁上有一块大型砖雕,为《西泠印社全景石刻图》,由丁茂鲁绘、陆抑非题。最上方从右往左为“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后面落款是:戊辰重阳雅集,孤山为西泠印社成立八十五周年添置印石,碑刻用志纪念。云山苏叟陆抑非书眉,时年八十又一。钤印:抑非书画、非翁年八十后作。右侧竖文为《西泠印社》;左侧是《西泠印社图》,落款:一九八八年十月丁茂鲁画。钤印“丁氏、茂鲁”,左下角钤印“西泠印社”。

稍往北走,东面为“印人书廊”,始建年代不祥,1993年正式辟为“印人书廊”,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额。廊内设有丁敬、吴昌硕、张宗祥、沙孟海等17位名家的书法作品。北端有沙孟海先生撰并书的《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日本籍社员河井仙郞1906年撰、古村熹斋书写的《西泠印社记》。

往西走就到了“柏堂”,为地面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由僧志佺创建于宋代。柏堂因树得名,源于陈朝广化寺中的两棵柏树。原迹久圮,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俞樾题额,云:“柏植于陈,堂建于宋,年久迹淹,因建蒋公祠得其故址,筑堂补柏,为书此额。”现为印社社史厅。只见门口前廊厦上悬挂着黑底石绿色“西泠印社”的牌匾,为吴昌硕所题。门口两侧有长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由社员胡宗成撰,沙孟海书。联中的题襟、鸿雪、文泉、印泉、四照、剔藓、仰贤等词都是印社中的著名景点。进到里面,正中间有一道屏风,上方悬挂“柏堂”牌匾,屏风中间嵌一幅人物画,画中人物为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为印社社员吴永良所画。画两侧为对联“大好河山归管领,无边岁月任平章”。大厅中间的柱上还悬有对联:“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柏堂内陈设按江南厅堂布置,家具多为仿明式,配以木刻对联、各式绘画。两侧摆放着一些介绍牌,介绍了印社的历史及影响,“印学重镇志同结社”介绍了创社四英,“西泠巨擘一代宗师”介绍了印社前七任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的贡献。宋代诗人苏轼有《柏堂》诗:“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再往西,有一座亭阁,正门额枋上悬挂题有金色“竹阁”二字的匾额,为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先生的篆书。门口两旁楹联是“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竹阁最初为白居易所筑,他有《宿竹阁》诗:“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老别修道,只此是玄关。”后阁废。白居易故世后,杭人为了纪念他的恩泽,便在竹阁挂起他的肖像祀祭。在白苏二公祠未建之前,这里是杭人最早用来祀典白居易的地方。宋时这里又增挂林和靖、苏东坡二像,一并祀之,称“三贤堂”,宋绍兴时三贤堂迁往北山。不久,竹阁改作他用,后太平军一把大火把它彻底变成废墟。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

竹阁西侧有印人印廊(西庑廊),是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辟成的。廊内共展出明清至现代的名家包括吴昌硕、齐白石、乔大壮、李叔同、沙孟海、傅抱石等40余人的47方篆刻作品。作品均刻石上,并罩了玻璃镜框,以加强保护。

顺斜坡向上走,崖壁上刻有“渐入佳境”四字,左上方有一座二柱单间冲天式牌坊,称作前山石坊,额枋上刻有绿色“西泠印社”四个隶体字,两旁石柱上刻有篆书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穿过牌坊往上就是第二层次的建筑了。走不多远,有一座草亭,名为“石交亭”,1912年建,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亭名为“结交金石”之意。石交亭右上岩壁上刻有“静观”二字,为1983年社员李伏雨题写。

接着东北侧又有一座封闭式建筑,粉墙黛瓦,古朴雅致,名为“仰贤亭”,明代故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沿用明时旧名。仰贤亭面积不大,飞檐斗拱,小巧玲珑,南面进出,外衬一对开护栏,高约一米,两旁各有一半圆形洞门可进出。亭的三面都悬挂着题有“仰贤亭”三字的牌匾,正面圆洞门口上的是赵朴初题写,东门口上的为王个簃书,南墙外的是沙孟海书。东门口上的对联是“先生扇莲社清风刻画六书负鸿博,胜地是桃溪深处渊源一脉溯龙泓”,为金鉴题。西面外壁嵌有张景星撰、王寿祺篆书《西泠印社记》一篇,此篇为《西泠印社记》第四篇。石高2米,宽43厘米,共15行,每行45字,额为隶书。

进到亭内,见南墙上有一副长联:“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后,各具丰裁,固不囿两浙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考西湖志乘,若居复作水亭,嗣杲作书楼,东坡作石室,于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尤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此联是丁辅之的堂叔丁立中撰,刚崭露头角的青年书画家、篆刻家楼辛壶挥毫行笔。丁立中是杭州一家大绸庄的老板,亦为印社之立劳心献力,积极参与谋划、奔走,喜见仰贤亭事毕,遂撰这副长联,共112字,博古论今,把一部印学史及仰贤亭周边的环境都概括进去了。看到这副对联着实感到惊讶,让人赞叹其非凡的文采。亭内文化展陈丰富,壁上嵌有丁敬、金农、郑板桥、赵之谦、释达受等二十八印人石刻画像和题赞,还有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画、吴隐摹刻的丁敬像碑等。亭中间有一圆形石桌,桌旁有一条石凳。石桌圆周长约八尺五寸,边缘厚约三寸,上面刻篆书铭文一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在铭文的右边镌有“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款识。

仰贤亭的西边还有一座建筑,上悬“山川雨露图书室”的牌匾,据考,该匾名来自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翁方纲联题《常熟逍遥游》:“山川雨露图书室;风月琴樽水竹居。”常熟虞山逍遥游内旧有严公阁,为明嘉靖年间大学士严讷读书处,花开四季,茂林修竹,风景怡人。西泠印社将之原作改为匾额悬于门楣,植修竹于庭前,则赋予了它新的内涵。门口两侧对联为“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古今登山远览属骚人”。山川雨露图书室原为印社社员论印处,1956年辟为印社金石书画供应部。

从圆形门口出去,崖壁上刻有“印泉”二字,结体宽博,取势横扁,颇显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印泉”二字是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崖壁前有一小池,即为印泉,为印社四泉之一。此地旧为印社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疏浚,以印命名。

印泉右边有木架廊,筑于1913年,上覆棚,种紫藤,南面棚顶刻“鸿雪径”三字,楷书无款。“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径北面石壁间嵌有一块高9寸、宽1尺的太湖石,刻有阴文小篆“印藏”二字。1918年,39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出家前将自己的印章等物凿龛封存于此。1963年秋,西泠印社召开建社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打开此处石龛发现内藏保存完好的九十三方印章。

顺着曲廊向东走,我来到了相连的“宝印山房”,匾额为西泠八家之一的赵之琛所书;门口两侧悬挂黑底白字对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是集文天祥、谢灵运诗句而成。字为金文,很有特色,是清道人李瑞清所书。李瑞清(1867-1920年)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戏号李百蟹,江西抚州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二年出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监督。辛亥革命爆发后,离开南京学堂,移居上海。民国九年八月初一逝世,遗体葬于南京牛首山。是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转到南侧,见悬挂着一副对联“喜延明月常开户,贫对春山不下楼”,落款为曲园俞樾。这是根据宋代刘克庄《答翁定》“牢落祠官冷似秋,赖诗消遣一襟愁。喜延明月常开户,贫对青山懒下楼。客诧瀑奇邀往看,僧夸寺僻约来游。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中的诗句稍作更改。

沿山坡西侧往上走,见一石塔样建筑,是“阿弥陀佛经幢”,为1923年由吴隐之子吴熊捐资建造,印社将弘一大师所书“阿弥陀佛经”刻于石柱上,每面8行,每行39个字。往西不远,平坡上有一建筑,叫“遁庵”,建于1915年。遁庵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吴隐“于印社迤西隙地得虚堂数楹,祀吴之光世泰伯仲雍季札于其中,名曰遁庵”。

遁庵西边与其相连的是“还朴精庐”,为1919年吴隐从孙吴善庆捐建,吴昌硕为其撰额题记“以还朴名之”。还朴归真正切合了大师心意。其前篆书四言联曰:“君子好遁,弥勒同龛。”站在此处,可眺望西湖苏堤。其下为鉴亭,现为印学博物馆组成部分。

继续往上,应该是第三层次建筑了。先见一座石房子,那是“汉三老石室”,建于1921年。汉三老石室整体外形仿吴越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得塔),重檐攒尖顶,顶部又是一个小型的石质宝箧印经塔。门口两侧各有两个方窗,其它三面各有两排十个方窗。石室造型独特,建筑艺术有很高价值。石室门楣匾额“汉三老石室”为楷书,冯煦1923年书。门口旁有两副楹联,中间一副是“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为丁上左撰,黄葆戊1925年书;外联是“我思古人有扁斯石,其究安宅莫高匪山”。北面墙两边石柱上有一联“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由朱景彝1924年题。石室西侧悬空,有四石柱支撑,两边柱上对联是“西泠印结千秋社,东汉石传三老碑 ”,为1933年童大年题书。里面石室之下的岩壁上刻有“岁青岩”三字,是吴氏祖孙为其先世岁青吴公表德,以“岁青”二字名岩,并刻文于下。

石室前南侧有丁敬坐像。1921年,丁仁在杭州九曜山得一石,酷似人形,便寻工造为丁敬像,像高六尺。像下岩壁有袁枚楷书八行,中有“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看碑伸鹤颈,柱杖坐苔矶,世外隐君子,人间大布衣”句,这是罗聘画《丁敬身先生像》中的题诗。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

石室内藏迄今为止浙江省最古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关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还有一段曲折的来历。清咸丰二年(1852),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了一方石碑,碑额已断缺,但碑文基本完好。此碑记录了一位名通的汉代地方官“三老”祖孙三代的名字(讳字)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忌日)。全碑通计217字,字画浑厚遒劲,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是东汉建武年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碑堪称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此碑出土后为余姚富绅周世熊所得。后来在战乱中,周氏家室毁于大火,此碑幸存。后周氏家族破落,此碑为陈渭亭所得,并辗转运到了上海。1921年秋,日本人欲以重金购取“汉三老碑”并想运往国外,陈氏已经同意。眼看国宝就要外流,消息传来,吴昌硕、丁辅之先生等都很焦急,他们联合浙江同乡四处奔走,发起了一场募赎“汉三老碑”的活动,为了赎回“汉三老碑”,西泠印社紧急动员,发布了募捐公启,一方面积极呼吁社内外同仁积极捐助,另一方面决定由吴昌硕、倪墨耕、何诗孙、陆廉夫、王一亭、商笙伯、高邕之、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石潜等各捐献书画印谱十件,古画三十件,举行义卖。为了保护这一珍贵文物,西泠印社先贤表示不惜重金购碑。通过积极努力,最后集六十余人之力,以八千元重金将“汉三老碑”赎回。隔年运至杭州后,如何保存却成了问题,地方当局也不管此事。为了石碑的安全,大家又凑钱为石碑建石房,最后选址西泠印社观乐楼旁,连同社藏北魏、元至明墓志石刻等,并摹刻宋拓先秦石鼓十枚,一并筑石室永久保存。吴昌硕社长还专门写了《汉三老石室记》,以志其事。西泠印社的前辈先贤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作的爱国主义壮举令人称道。

汉三老碑的北面是“观乐楼”。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观乐楼。1957年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1979年诸乐三书)。一楼大门口上方悬行书匾额“吴昌硕纪念室”,由沙孟海书;观乐楼室内外悬有多副楹联,大门口两旁的对联为韩靖庵书:“劚云起高阁,叠石疏浚泉。”联旁又有一联,为许炳璈撰,程十发书:“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浙东浙西人文秀气独有千秋。”门内柱上还有吴昌硕1921年书写的“天帱地载,山高水长”对联。正中上挂沙孟海书匾额“一代宗师”,下面安放着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带基座。像高85厘米,石质基座高110厘米,正面书有“吴昌硕先生像”。铜像是1980年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创作,后赠送给西泠印社。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曾于1921年创作了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并赠与吴昌硕,后转赠给印社。但在“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日本友人小林与三次获悉后,与青山杉雨等组建“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着手胸像的复原工作。此时,朝仓文夫已经作古,原铜像模型也在地震中散失,便请朝仓文夫的高足西常雄重新创作一尊吴昌硕半身铜像,并于1980年组织“吴昌硕胸像赠呈友好访问团”将铜像带到杭州,赠与印社。铜像两侧陈列着吴昌硕先生的部分遗作和相关资料。

来到二楼,见门楣匾额题有“观乐”隶书二字,未有题款。门口旁一楹联为任堇1921年撰并书:“得无官失求夷日,尚有闻歌识雅人。”室内陈列着吴昌硕生前使用的书案、日用家具以及历代社长作品等,同时作为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观乐楼东墙旁立“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每行30字,1920年仲夏丁仁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福庵撰额,叶铭刻石。1974年观乐楼在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整修,1983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前夕又对观乐楼进行了两次大修。观乐楼东南立有一青石碑,为四方体,正面刻“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其它三面刻有碑文。

到达山顶,比较平坦,正中有一座细高石塔,叫“华严经塔”,是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将四照阁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这座经塔呈八角形,共有十一级,20余米高,直插云霄。最下面为须弥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第一级塔身上刻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印社内的华严经塔,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往上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其中第九级南面刻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合称“华严三圣”,佛光彩云,圣洁威严。十、十一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最上面为藏式喇嘛塔样式塔刹。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圆润生动的线条。各层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吹来,发出悦耳的铃声。经塔虽玲珑近乎石幢,但建造颇为精美。塔旁的岩壁上用篆字刻着“西冷印社”四字。

西泠印社所属孤山范围内泉还真不少,除了刚才看到的印泉外,在遁庵处还有一泉叫潜泉,此处左有文泉,右有闲泉。有句话叫“西泠有四泉,印潜与文闲”,这四泉非常有名。不过,其中的文泉一直找不到踪影。直到2019年,西泠印社进行了一次池塘清淤,看到池塘旁边的藤蔓太茂盛了,就一起清理了,结果竟然发现了“文泉”两个字的摩崖石刻。这样一来,四口泉水的摩崖石刻都找齐了。其它三泉都是西泠印社创立之后才有的,唯独文泉是在西泠印社创立之前就已经有的。据说,明朝的时候,杭州有个知府叫张奇逢,他在泉眼石壁上题写了“斯文在兹”四个字。清朝光绪年间,大学问家俞樾看到了这四个字,便题名为“文泉”。

在鸿雪径尽头,有一座亭叫“剔藓亭”。“剔藓”一词语出唐代文学家韩愈《石鼓歌》中“剜苔剔藓露节角”,大意是只有把蒙在石碑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才能看清碑上的文字,此亭命名“剔藓”,形象地比喻印社社员常在此研讨,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该亭原在文泉西,1915年迁建于此,为杉木攒尖顶六角小亭,亭顶覆以茅草,五面有护栏,一面通平台。

往东,便是四照阁,原为宋代古迹,为都官关氏之别业,称作“凉堂”,相传当时只有四面白墙,宋高宗看后说太白,让画家萧照画壁画,萧照借着四斗酒的醉意挥毫,顷刻间壁画就完成了。旧阁位置在现华严经塔处,年久阁废。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杭州人汪承启为文记之,文中用“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的优美诗句描绘了四照阁的景致。1924年,印社建造华严经塔,便把四照阁迁建于凉堂之上。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为“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阁内临湖一面还挂有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八十八岁时所书“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联。四照阁四周皆为明窗,遥对外西湖三岛,可远眺湖光山色。

从四照阁往北有一洞穴,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石刻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1922年。洞南口上岩壁有“壬子题名刻石”,为1912年秋题,隶书,题名者33人,20行,行字不等;东有石制奕隐遗枰,为社友金鉴遗物。金鉴喜好奕棋,制此石枰,后送与印社。上有1951年高云麟题字。西墙墙面上有王一亭1923年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左上刻吴昌硕题句“行善之人善结果,赠以佳儿佛曰可,观世观人更观我”,是王、吴二人画印唱和的最好见证。洞西南口立有清代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石像,为1978年重造。此处现成为了“中国印文化主题邮局”。

继续上行,到达最高处,眼前这座建筑名为“题襟馆”,匾额由金尔珍1914年题书,是建于民国初年的一类建筑,属中式花园别墅,砖木结构。房子依山取势,坐北朝南,古朴典雅,为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题襟馆原是由吴昌硕领衔的沪上书画组织题襟馆书屋的名称。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后,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在印社筑屋,将此雅号移称屋名,1914年馆舍落成,又称隐闲楼。吴昌硕每次来西湖,必扶级孤山,攀石题襟馆,称“每居此,则湖山之胜,必当奔集于腕下,骈罗于胸中”。站在题襟馆前平台前沿眺望西湖,只见西湖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呈现在眼前,不由令人心旷神怡,故有“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之美誉。

馆门廊东侧墙壁上有山阴任伯年1886年画《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上题“看天图”,旁曰:“仓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归安杨岘在画的左上角题有长句。图旁边为杨憩亭所画《赵撝叔(赵之谦)小像》刻石,石高73厘米,宽32厘米,右上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陈璚题记。馆内墙上嵌有丁敬《砚林诗墨》真迹刻石,分31石刻于三面墙上,似龙飞凤舞,如行云流水,清秀隽永,潇洒奔放,让人目不暇接。墙上另嵌有吴昌硕撰并书的《隐闲楼记》行书刻石,1915年勒,有二石,石高29厘米,宽67厘米,每石25行,行字不等,后附捐资题名,又附一石,为捐助书画题名,楷书,48行。

从题襟馆北墙右侧圆形小门出去,进入连廊便可到另一建筑——“鹤庐”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门楣隶书匾额“鹤庐”为吴让之书。门口两旁有楹联“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由观津老人撰、清道人书,联中藏有“鹤庐(鲈)”。鹤庐主要作为印社接待社员和重要来宾聚会、交流、雅集的场所。鹤庐下面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后勒于石;石门两旁有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无名。沿阶而下可通里西湖。

过去只知西泠印社是出版书籍的,而这一看,才明白,这里是著名文人、艺术家荟萃的地方,有这么多各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遗址,人文景观随处可见,石刻、摩崖题记、楹联、碑文等等;亭阁参差,山泉相映,树林葱茏,景色幽雅。他们以金石人特有的方式处处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不落俗套,显示出典雅古朴的文化色彩。

沿路走着,右侧有一大块绿地,透过树隙,看到有一座雕塑,我便走了过去。在绿树翠竹掩映下,一人斜倚在一块岩石上,原来是潘天寿先生像。潘天寿(1897年3月-1971年9月),字大颐,号寿者,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代表作品有《雁荡山花》《露气》《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旁边有座靠山壁而建的凉亭,下有一泉,名“六一泉”,泉中不少红鱼在游。此处原为宋代高僧惠勤讲经处,宋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通判杭州时,经欧阳修推荐,识惠勤于孤山,两人品茗论文,结为诗友。元祐四年(1089)东坡再次来杭任知州时,欧阳修、惠勤相继谢世,东坡不胜感慨,适有泉出讲台下,为纪念故友,东坡取欧阳修的号名此泉为“六一泉”,并作铭刻于石壁。元初,泉上石亭铭文被毁。20世纪60年代重新疏浚泉眼,并复建亭。

再往前不远,路边又有一座建筑,上悬“俞曲园纪念馆”牌匾。俞曲园即为前面多次提到的俞樾(1821—1907),清代著名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翰林院編修,河南学政。后罢官潜心学艺研究,主持苏州紫阳书院。同治七年(1868)任杭州诂经精舍山长,擅长古文字学,著述颇丰,为ー代朴学大师。其弟子有吴大微、徐花农、章太炎、吴昌硕等。此楼为弟子及友人清光绪四年(1878)集资兴建,一九九八年九月重建。


沿着弯道往北走,只见湖边有好几棵大樟树横卧在湖面上。“西湖的水,我的泪”,这些大树都想去沐浴白娘子的泪吗?右边靠里处又有一座雕塑,走进去,高高的基座上立着一代女侠秋瑾的汉白玉石像,像高2.7米,非常洁白,周围树木苍翠。这里有秋瑾墓,秋瑾为浙江绍兴人,怎么墓会在这里呢?因烈士生前有“如果不幸牺牲,愿埋骨西泠”的遗愿。秋瑾墓几经迁徙后,于1981年9月由鸡笼山迁至西泠桥畔。墓座正面嵌孙中山先生当年挽悼烈士题字“巾帼英雄”。

前面有一座桥,名为“西泠桥”,为单孔石拱桥,又名西陵桥,旧为渡口,古人诗句中的“西村唤渡处”指的就是这里。明末桥改筑,1921年,桥面由原先的石阶踏步改为斜坡桥面,2004年对西泠桥进行整修,现桥长9.3米,宽8.5米,净跨74米,与断桥、长桥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