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根:正确地认识世界,要破除四种假象

 思想者札记 2021-06-11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培根的散文《论读书》和其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可谓尽人皆知。

培根认为,古希腊智慧是一种没有实用性的思辨,并没有对人类进步起到作用,而中世纪的哲学是一种玄而又玄的神学,使人的思想更加凝固和僵化。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用一种实用的知识来认识和改造自然。

培根认为,人们认识世界时有很多偏见和假象在阻碍着认识过程,由于渗进了偏见的成分,使人们所看到的事物便不是它所呈现出的本来形态,而是搀杂了种种主观因素(意愿、欲望、期待等等),这些偏见也正是科学进步的障碍。

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要破四种假象: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

1)种族假象

培根所说的种族具有比喻意义,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自身的逻辑出发做出判断,以人类为尺度去衡量外物,而不是从事物的自然尺度,或者从客观的角度去衡量,这难免具有成见狭隘性,从而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洞穴假象

如果说种族假象是一种集体假象,那么,洞穴假象则是一种个人假象。洞穴假象让我们想起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洞穴中的人,看到的永远都只是眼前的影子,并没有看到外部真实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每个人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受到的教育以及自己的行为习惯等,形成了自己那一套固有的思维模式,既主观又狭隘,颇有一点坐井观天的意味。

3)市场假象

市场假象,就好比市场上流通的假币混迹在市场中,让我们真假难辨,给我们的交易带来很大的困扰。同样,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如果概念定义模糊,语词的不准确、多义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理解/解释上的混乱,也会造成交流障碍。

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它所传递的不但可能有假信息,而且也可能由于受纳者在解读时误解了信息的含义,彼此之间的以讹传讹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读信息,从而导致市场假象的产生。

4)剧场假象

人们在剧场看表演时会置身其中,以为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是真实的,从而忘记了演员是在表演。这就如同人们对某种传统思想的崇拜,传统思想中的某些权威和教条就好比舞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对舞台上的演员会盲目崇拜。

培根指出:一切流行的体系都不过是许多舞台上的戏剧,根据一种不真实的布景方式来表现它们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罢了。所以,他也把这种假象称为体系的假象

剧场假象的形成,正如我们看戏一样,虽然目的在于娱乐,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剧中故事情节的感染,而使剧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思想、价值观念等等被我们所接纳、所汲取。

培根所提出的这四种假象正是人们通向真理的重大障碍。其所以如此,便在于这些假象的作用和影响,蒙蔽了、扭曲了人们的理智,使人们的思想变得狭隘,囿于成见,受感情的左右,受偏见的支配,以至于主观的意愿操纵着客观的事实。

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当然难以把握事物的真相,所看见的大抵都是假象而已。以假作真,以假乱真,当然便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以求得对事物的真相的认识。

培根批判这四种假象,其矛头直接指向中世纪的神学,具有一定的怀疑精神,而怀疑精神也是理性主义的起点。培根认为,要获得知识,真正认识自然,就要破除这四种假象。只有把感觉经验作为起点,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培根的哲学思想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论的意味,他在哲学著作《新工具》中,提出了一套新的方法——经验归纳法:

首先收集感性材料,然后整理出三张表——具有表、差异表和程度表,然后根据这三张表的内容,通过理性的分析推到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再通过总结分析,逐渐上升达到一般性公理,最后得出一个新知识。


● 科幻:让我们脑洞大开,打破时空界限进入新领域

 财务危机是大清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