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梭伦这样回答

 悲愤的公牛 2021-06-12

谁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梭伦这样回答
作者丨卉衷

“来自雅典的贵客,我已久仰您的智慧和游历广泛的经历。我听说,您为了增长见识,已经环游了几乎整个世界。我忍不住想跟您请教,依您看,谁是这世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人?” 在热情款待了智者梭伦Solon三天后,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Croesus终于向梭伦提出了他最感兴趣的问题。

Image
Solon before Croesus, 梭伦与克罗伊斯,Gerard van Honthorst, 1624

克罗伊斯是全地中海地区公认最富有之人。他在宫廷政变中打败了同父异母的兄弟,没收了政敌们的财产,成为了吕底亚王国的国王。继位后,他以武力征服了安纳托利亚的众多小国,并要求它们每年纳贡。吕底亚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不久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更有传闻说,克罗伊斯巨大的财富并非都来自他创业之功,而是得益于他领土内的一条河流。

传说中,安纳托利亚曾有一个小国的国王弥达斯Midas,有恩于酒神狄奥尼索斯。作为报答,酒神答应满足弥达斯任何愿望。弥达斯十分贪财,表示他想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将任何他碰触的东西变成金子。酒神实现了他的愿望,但“点石成金”却给弥达斯带来了灾难。弥达斯无法饮食,因为一经他触碰,食物就会立刻变成黄金。当他无意间碰到他最珍爱的女儿,她也立刻被夺走了生命,变成了一尊黄金雕塑。

Image

弥达斯的女儿变成黄金雕塑,Walter Crane, 1892

弥达斯后悔莫及,请求酒神解除他点石成金的能力。酒神于是指示弥达斯去Pactolus河中洗澡。弥达斯照做了。随着他浸入水中,点石成金的力量被转移到了河水中,河中的砂石全部变成了黄金。

这条藏着千万吨砂金的Pactolus河,正好流经国王克罗伊斯的国土。据说克罗伊斯靠着在河水中淘金,积聚了令人艳羡的财富。坐拥金银无数,克罗伊斯还首开先河,推行了标准化的纯金纯银货币的流通。克罗伊斯发行的纯金货币斯塔特被认为是金衡制的开端,而他同时采用的金银复本位制度(依据交易数额大小使用金币或银币),也成为了以后货币历史上的主流。

Image

克罗伊斯发行的金币Croeseid,约前550年,土耳其

克罗伊斯有钱,出手也十分阔绰。他为了寻求神谕,毫不吝啬地斥资为神明们置办祭品、装点神庙。希罗多德的《历史》中记载,克罗伊斯为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奉献了三千头用来祭祀的猪牛羊,还用黄金铸造成数个50多公斤的大金块,两百多公斤重的纯金狮子雕像,以及一金一银两个巨大的盛酒器,呈放在神庙旁。和今天有钱人喜欢请佛拜神一个道理,克罗伊斯越有钱也越担心财富缩水,也就更愿意出资换取神明的庇佑。

Image

游戏《刺客信条·奥德赛》中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

克罗伊斯富甲天下,被许多古代作家所称叹。直到如今,在很多英语国家,经常还会用“像克罗伊斯一样富有”或者“比克罗伊斯还要富有”来形容非常有钱的人。

此时,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梭伦,克罗伊斯期待着梭伦作为人们公认的智者,可以给他的成就一个响亮的认证,让他的盛名更为远播。

富庶的吕底亚王国吸引了全希腊的有识之士前来参观访问,梭伦也在他们之中。梭伦(约630-560 BC)是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名列古希腊七贤。前594年,梭伦出任雅典的执政官,制定法律,推行一系列改革。他的改革举措包括废除以人身偿还债务、还农奴自由身、按照财产的多少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扩大城邦民主的参与范围等等。改革政策推进了雅典的民主进程,却冒犯到了富人阶级。梭伦意识到,如果他留在雅典,一定会被不满之人施压,让他废除或修改法令。于是,梭伦决定自我放逐,离开雅典去四处游历十年。这十年中,雅典人便必须依照誓言,遵守他制定的法令。
Image

雅典的立法者梭伦,Walter Crane, 1910

这十年的游历使梭伦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智识大增。在克罗伊斯的王宫,梭伦得到了国王的盛情款待。第三天,国王安排仆人们向梭伦展示他引以为豪的宝库。一行人穿梭在宝库里整整一天,才将堆积如山的财宝大致浏览了一遍。

Image

克罗伊斯与梭伦,Johann Georg Platzer, 18世纪

见梭伦已经了解了吕底亚的富裕程度,国王便向他提出了问题:“依您看,谁是这世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人?”

出乎意料地,梭伦根本无意奉承眼前骄傲的国王。他简单干脆地回答:“陛下,最幸福的人是雅典的泰卢斯Tellus。”

听到梭伦的答案竟然不是自己,克罗伊斯质问道:“为什么是泰卢斯?”

梭伦答道:“首先,他生活在一座有名的城市里,生养了优秀正派的孩子,他还有幸看到儿辈孙辈都健康成长,无一夭折。而且他算得上有钱,生活水平不错。此外,他的生命有着最光荣的结束。他参与了雅典与其邻邦Eleusis的战斗,在赶走敌人后,光荣地死在了战场上。雅典的人们以公共开支将他埋葬在他倒下的地方,以最高的荣誉纪念他。”

Image

古希腊葬礼
听了梭伦的答案,克罗伊斯仍不甘心,又问谁是第二幸福之人。

梭伦答道:“是Cleobis和Biton。他们是阿尔戈斯的一对兄弟,不愁吃穿,而且体格健壮,双双在运动会上赢得过奖项。当城中举行赫拉女神的庆典时,他们的母亲需要驾牛车去神庙前参加庆典活动,可是拉车的牛还在田里,一时回不来。于是兄弟二人扛起牛车,载着母亲步行了近十公里。当神庙前聚集的人群看到他们的举动,都纷纷赞叹兄弟俩的孝顺。母亲向女神祈祷,希望女神赐予她的儿子们人类所能拥有的最好的礼物。祈祷和祭祀过后,兄弟俩在神庙前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女神给予了他们最好的礼物,即在幸福中死去。”

Image

Cleobis and Biton, Antoine-Francois Callet, 1764

克罗伊斯失去了耐心,质问梭伦为何对他的财富和成就视而不见,甚至认为不闻一名的普通人都比他更幸福。梭伦回答道:“众神嫉妒人类的繁荣,有意破坏我们的宁静。人生漫长,尽是偶然。您此时富贵如日中天,但在我知晓您此生的结局之前,我无法判断您是否拥有幸福的一生。”

“许多富有之人并不快乐,而一些平头百姓反而更加幸运。富人的财富可能一朝尽失;穷人的生活可能平实安稳,若其父慈子孝,健康无灾,也足以令人羡慕。但直到死亡来临之前,生活得再好的人也只能被称为幸运,而非幸福。”“神给过许多人一丝幸福的曙光,只是为了在之后给他们以最不幸的致命一击,彻彻底底地毁灭他们。”

听了梭伦的回答,克罗伊斯大为不快,认为梭伦只是个徒有虚名的笨蛋。但是克罗伊斯不知道,此时,命运已经给他定制了残忍的报复。

克罗伊斯梦见他疼爱的儿子被箭头刺伤而死。他以为这是不详的预兆,于是下令移除王子附近一切尖锐的武器,也不准他再参加任何战斗。可是谁能抵抗命运的安排?不久后,附近的小国请求克罗伊斯,希望王子带队去击退骚扰不休的熊。克罗伊斯一想,熊又不会使用武器,不可能以箭伤人,便准许了儿子前往。可怎料随行的护卫在猎熊时掷出长矛,误伤了王子,如梦中所示那般结束了王子的生命。

失去了儿子的克罗伊斯悲伤不已。两年后,他听说波斯王国在他哀恸期间正在稳步扩张,恐怕不久就会来挑战他的统治。克罗伊斯准备先发制人,控制住波斯的势力。他向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祭司请求神谕,询问他若与波斯交锋,结果将如何。神谕是这样说的:“你若向波斯发起战争,将会摧毁一个伟大的帝国。”

Image

斯巴达立法者来库古向阿波罗神庙的祭司寻求神谕,Eugene Delacroix, 1840

克罗伊斯大喜过望,立刻开始主动出击。然而,波斯军队在国王居鲁士的指挥下势如破竹,不日便包围了吕底亚王国的首都。围城十四天后,捕获了克罗伊斯。克罗伊斯十四年的统治就此结束。神谕中将被摧毁的伟大帝国,不是波斯,正是克罗伊斯的吕底亚王国!

波斯人搭建起木台,准备将克罗伊斯活活烧死。躺在木台上,克罗伊斯回想起了梭伦曾对他说过的话。果真命运无常,造化弄人。以他此时的遭遇,如何还敢称最幸福的人啊。克罗伊斯深深叹息,百感交集,长呼三声“梭伦”。

Image

克罗伊斯在点燃的木台上危在旦夕,Attic Red Figure Amphora, 红绘双耳瓶,500-490 BC 

波斯国王居鲁士听到克罗伊斯的呐喊,感到奇怪,于是叫他解释“梭伦”的含义。克罗伊斯讲述了他与梭伦之间的往事,复述了梭伦的话语。居鲁士听完很受触动,想到自己也不过一介凡人,同样望不到生命的尽头,不了解命运的安排。若他残忍地烧死自己的敌人,他日必遭报应。于是改了主意,命人扑灭木台上的火。

可是为时已晚,火已经烧旺,火苗蹭蹭窜起即将吞噬克罗伊斯的身体。据说,克罗伊斯在这危急时刻向阿波罗祈祷,希望他诚心供奉的神明能救他一命。祈祷声刚落,天上忽降大雨,扑灭了火焰。克罗伊斯惊险得救,成为了波斯国王居鲁士的参谋,最终以这个身份度过了他晚年的时光。

命运不算公平,它给每个人的福佑和灾祸不尽相同。但命运也很公平,对所有人,它都无常得近乎残酷。不知道在克罗伊斯临终之时,他脑海中浮现的最幸福之人会是谁呢?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希腊罗马漫话,作者:卉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