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nqj0108 2021-06-12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碧玉簪

长8-11.9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簪体均为方锥形。其中一件簪顶刻一龙首,长眼,粗眉上卷,宽鼻,大嘴微张,其余三件均通体素面。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2、云龙纹玉簪

长 16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白玉,玉质温润,圆形簪首,簪体上雕刻云龙纹,刻工精细。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3、蘑菇头玉簪; 竹节形玉簪

长8.7厘米; 长7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蘑菇头玉簪,白玉,玉质洁白柔润。通体素面,顶部为蘑菇形簪头,簪头稍作弯曲。

竹节形玉簪,白玉,玉质细腻。整个簪体雕成五节竹节式,其中一、二两节还刻有竹叶纹。簪顶留有穿孔,便于悬挂饰物。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4、婴戏莲纹金钗

长13.6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出土

钗首制成朵云状,其上用锤镍、錾刻、焊接等工艺手法表现出孩童手捧莲叶嬉戏的场景。婴戏莲的纹饰始于宋代,因其寓意美好,以后极为流行。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5、婴戏莲纹金钗

长13.7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蒋王庙出土

议头作朵云状、在有限的空间里以錾刻、锤镍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孩量手执莲花嬉戏的场景构思巧妙,造型别致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6、如意云形金钗

长8.6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邓府山出土

钗首制成双层如意云形,出土于墓主人头部。钗在古代可以质地命名,如金钗、银钗; 也可以形象命名,如龙钗、凤钗。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7、龙形金钗

长10.2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尧化门出土

双股,钗首上承一条行龙,系锤谍、錾刻而成,龙身下有二股金丝系于双叉之间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8、金钗

长 11.2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曹国山出土

金钗呈弧形。钗亦称"钗子",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云∶"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9、云头金钗

长 12.7厘来

南京太平门外蒋王庙出土

双股,钗首呈云头形,云上焊接一圆形托,内镶嵌物已失,系采用锤镍、錾刻、焊接等工艺制成。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0、金钗

长13.3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双股,顶部为拱形,上锤镖朵牡丹花,双叉上部拧成麻花状,其上錾刻数道接纹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1、药神形金耳坠

长 10.3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达家族墓出土

耳坠的造型为一药神形象,其上部是一朵莲花形六角宝盖顶,上有镶嵌物。耳坠下部是一莲花座,座上一荷锄背篓女子,头挽高髻,颈戴项圈,身着双层莲瓣形衣裙,飘带环绕其身,身上的背篓中露出一枝刚采摘来的灵芝。整件饰品线条流畅,写实性强,采用了花丝、镶嵌、锤镍、焊接等工艺。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2、亭阁形金耳坠

长 4.7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达家族墓出土

耳坠为亭阁形。亭顶部用金丝编结成十三瓣花形,亭作长方形,重檐。亭的一面为屏风,其余三面则为可启闭的双扇门。亭的下部做有望柱和花板。整个饰物造型和谐,立体感很强,主要采用了花丝、焊接、锤碟等工艺。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3、嵌宝石金耳坠

明正德十二年

长4.3厘米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铺墓出土

耳坠做成滴水状,上置金托,内嵌一颗椭圆形蓝宝石。蓝宝石上连有花叶纹作为点缀装饰,其上亦做有金托,内嵌一颗红宝石。明代贵族命妇盛行用嵌宝石珠玉的金耳坠。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4、宫灯形金耳坠

长6.2厘米

南京鼓楼区出土

耳坠上部用金丝编结成六角形,各个角上挂有一用花丝工艺制作的可活动的盾形小金牌饰。下接用金丝编结成的镂空形宫灯,其上嵌有红、蓝宝石。整体造型别致新颖,做工精细。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5、嵌宝石珍珠金耳坠

长4.3厘米

南京郊区出土

耳坠上部用金丝绕成五瓣花形,其下为采用花丝工艺制成的如意云形及葫芦叶形,其内镶有一颗红宝石和一颗白珍珠。

耳坠,亦称"坠子",是悬挂在耳上的坠饰,一般连缀于耳环之下。本为少数民族男子饰物,晋代传入中原后,亦为妇女所用。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6、牡丹纹金耳环

明永乐五年

长7.3厘米

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墓出土

耳环用锤镖工艺制作成牡丹花状。耳环,环形耳饰,原为少数民族妇女挂在耳垂上的禁戒之物,后传入中原,为汉族妇女采用,并演变成一种耳饰。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7、石榴形金耳坠

长3.8厘米

南京鼓楼区水佐岗出土

耳环顶部用金丝绕成五瓣花,再通过金丝连接四片石榴叶,树叶内为一圆形石榴。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8、葫芦形金耳环

明正德十二年

长6厘米

南京太平 门外板仓徐铺墓出土、

耳环上部用一根金丝弯成"S"形,似葫芦蔓,接由五个圆珠组成的五瓣花,再通过缠绕的金丝连接五片蕉叶,下连七棱形空心葫芦。以锤镍、模压、錾花、焊接等工艺制成。

中国·南京市博物馆藏文物 明朝首饰冠服5

19、嵌绿松石金耳环

明永乐十四年

长6厘米

南京太平 门外板仓徐膺绪墓出土

耳环用金丝扭成三角形,三角形顶端再用金丝绕成一螺旋形小圆饼其上饰一菱形绿松石,三角形两腰各穿一六瓣花形绿松石。

这种形状的耳环,既不似传统的"环",也不似传统的"坠",应为明朝流行的一种新款式。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