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北魏平叛全靠意外之喜,萧宝寅泾州惨败生异心

 沉映香 2021-06-12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24篇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秋,北魏行台常景再次击败杜洛周,斩杀杜洛周手下的武川王贺拔文兴等人,俘虏四百余人。

十一月,杜洛周死灰复燃,围攻范阳。就在这时,剧本被改写,范阳百姓突然反水,抓住幽州刺史王延年和常景,举城向杜洛周投降。

范阳沦陷时,关陇叛军集团也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强行改写剧本。

莫折念生麾下有一个名叫吕伯度的天水人,跟随他一段时间后,生出自立之心,占据显亲对抗莫折念生,因为打不过投靠胡琛。胡琛以吕伯度为大都督、秦王,资助他兵马,让他去攻打莫折念生。
有了胡琛的资助,吕伯度多次击败莫折念生,重新占据显亲,又转身背叛了胡琛,还招引北魏军前来。
莫折念生走投无路之下向萧宝寅乞降,萧宝寅指使行台左丞崔士和占据秦州。随后,北魏朝廷以吕伯度为泾州刺史,封平秦郡公。
大都督元修义将军队停在陇口,久而不进,莫折念生心生不安,再次反叛,抓住崔士和送往胡琛那里,又在半路上杀了他。
不久,吕伯度被胡琛麾下大将万俟丑奴斩杀。因为吕伯度,胡琛和莫折念生重新和好,势力更加强大,萧宝寅无法制伏。
仗着兵强马壮,胡琛与莫折念生逐渐有些瞧不起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很生气,派麾下大臣费律到高平诱杀了胡琛,胡琛的部众都被万俟丑奴所兼并。
是年底,北魏朝廷从定、相两州中分出四个郡设置殷州,以北道行台崔楷为刺史。崔楷,出身博陵崔氏,为人刚烈耿直,不畏豪强。
崔楷上表道:“殷州刚刚设立,连一尺之刀、一斗粮食都没有,乞求给予兵器和粮食。”元诩诏令外朝计算应该给的兵器和粮食的数量,然后上报批复,但最后竟然一点儿也没给。
有人劝崔楷留下家属,单人匹马去赴任,崔楷道:“我听说食人之禄,忧人之忧,如果我单身独往,那将士们谁还肯坚守其志呢!”坚持带着全家上任。
上任不久,葛荣逼近州城,有人劝崔楷将家中老幼送到别处避一下,崔楷便在夜间将幼子以及一个女儿送出城。
但转眼,崔楷又后悔了,对部下道:“我如果这么做,人们一定要说我的内心不坚定,为了父爱而损害忠义。”命人将他们追了回来。
叛军兵临城下,强弱悬殊,城中又没有抵御的器具。崔楷抚慰将士,勉励他们拼死作战,众人无不奋勇争先,相互道:“崔公不惜家中百口性命,我们何能爱惜自身呢!”最终全军覆没,但大家终无叛逃之意。
大通元年(公元527年)正月初七,殷州州城失陷,崔楷誓死不屈,葛荣将其杀害,然后开始围攻冀州。
身处乱世,崔楷之所为让人肃然起敬,却又让人五味杂陈。
同月,关陇叛军攻打萧宝寅,萧宝寅在泾州一败涂地,战后收集散兵一万多人驻扎在逍遥园,东秦州刺史潘义渊献城投降了叛军。
随后,莫折念生进逼岐州,岐州百姓抓住刺史魏兰根策应莫折念生,豳州刺史毕祖晖战败身亡,行台辛深弃城逃跑,北海王元颢也大败,叛军首领胡引祖占据北华州,叱干麒麟据州响应莫折天生,关中一片混乱。
雍州刺史杨椿招募七千多兵力,率领他们拼死抵抗,北魏朝廷诏令加杨椿为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代替萧宝寅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
莫折天生乘胜进犯雍州,萧宝寅的部将羊侃隐蔽在战壕之中用箭射击莫折天生,莫折天生应弦而毙,部众一哄而散。

羊侃,泰山郡人,名门之后,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后代,祖父羊规原为刘裕麾下,身陷北方,从此留在北魏为官,一直怀有南归的想法。

羊侃身材魁伟,身高七尺八寸,酷爱文史,膂力过人,能用六石强弓,不到二十岁便随父亲羊祉在梁州立下战功,被任为尚书郎。
关陇叛乱时,羊侃任偏将,随同萧宝寅平叛。此番,他一箭射死莫折天生,击溃叛军,因功进封征东将军、东道行台、泰山太守。
自从萧宝寅被授予平叛重任以来,战绩乏善可陈,泾州一败更是损失惨重,杀死莫折天生纯粹是偶然事件。有关部门判处萧宝寅死刑,元诩下诏免为庶人。
四月,杨椿因病辞职,元诩无人可用,只好重新起用萧宝寅为都督雍、泾等四州诸军事、征西将军、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西讨大都督,自潼关以西都受他的节度。
杨椿回到乡里时,儿子杨昱将去洛阳,杨椿对他道:“雍州刺史的人选没有比萧宝寅更合适的,但他的高级官佐朝廷应当派心腹大臣来担任,怎能由他自己授任呢?这是朝廷百虑之一失啊。况且,萧宝寅不必以担任刺史为荣,但我看他得到雍州刺史时特别喜悦,至于赏罚言行也都不依据常规,恐怕另有所图。你去京师,应把我的话启奏太后和陛下,并且告诉宰相,让朝廷再派长史、司马、防城都督,欲想安定关中,必须有这三人!如果不派,萧宝寅必成朝廷后患。”
抵达洛阳后,杨昱将杨椿的建议面陈元诩和胡太后,却都不予理睬。
九月,关陇叛军再生变故,秦州百姓杜粲将莫折念生满门杀尽,自己执掌州政,南秦州百姓辛琛也自理州政,都派使者到萧宝寅处请降。
萧宝寅大喜过望,将平叛功劳都算在自己头上,北魏朝廷重新任命他为尚书令,并归还了他过去的封地。
泾州兵败后,有人劝萧宝寅回洛阳认罪,有人劝他不如留在关中立功赎罪,行台都令史冯景道:“拥兵不归,这罪就更大了。”
萧宝寅没有听从冯景的意见,自认出师多年,所耗费的钱物无法计算,一旦失败,内心难以自安,暗藏异志,北魏朝廷也开始怀疑他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