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凌云悟道 2021-06-12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

【远交近攻】【形禁势格】“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禁:禁止。格:阻碍。“形禁势格”,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三十六计.远交近攻》原典:“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上火下泽:语出《易经·睽卦》。睽卦为异卦相叠(兑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兑为泽。上离下泽,是水火相克,水火相克则又可相生,循环无穷。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军事目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利于先攻取就近的敌人,不利于越过近敌去攻取远隔的敌国。这是睽卦原理的演用。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淌,同是敌方,对策可以不同。

计名探源。语出《战国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在攻势纷乱的局面中,各方都不择手段,翻云覆雨,随机应变,为自己争夺利益。

【纵横捭阖】纵横:用游说来联合。捭阖:开合。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三十六计.远交近攻》按语:”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按语解析。在混战形势下,如果纵横捭阖可以左右局面,人们必然各谋自己的利益。此时,远交避免攻击,结盟互利;近交难以防备,变生肘腋。“远交近攻”之谋,是范雎提出来的,这种谋略就是一种整体考虑地缘政治,借助地理之规律,道理十分明白。

远交近攻的谋略,不只是军事上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指的是政治战略。大棒和橄揽枝,相互配合运用。

【假途伐虢】假途:借路。伐:攻占。虢:春秋时的一个小国。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是一种蒙骗利诱、借机攻取的谋略。
《三十六计.假道伐號》原典“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假,借。 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容纳于泽中的水,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处在敌我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当敌方胁迫它屈服时,我方要立刻出兵援救,借机把军事力量扩展进去。按照坤卦的原理,此计只能由大国强国来施用;弱小卑微的国家,说什么“出兵援救”是没有人会相信的。

计名探源。假道伐虢,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春秋僖公二年,晋侯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并把他消灭了,虢国公丑逃奔到周朝的首都洛阳。僖公五年,晋军从虢国回军,经过虞国时,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把虞国消灭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如果在准备做某事时,条件还不具备,最简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借。

                  
汉阳老年大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班

学员 宗贤静

2021611

注:此文受宗贤静先生委托代为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