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与养生十二讲(09)

 山爷wzs0718 2014-12-19

三十六计与养生十二讲(09) 

第九讲  《三十六计》之混战计与养生(下)

 二十二、关门捉贼 

1.典故 

毛主席就是一个善于利用关门捉贼的楷模,在辽沈战役当中,毛主席指挥东北野战军南下,攻北宁这条线。当时要攻占锦州,因为锦州位于关卡之处,正好可以切断国民党东北军与华北军的联系,能够拿下锦州,就相当于扼住了国民党的咽喉要道,这时候再攻打东北军就非常容易了。这就相当于关上门之后来捉贼,贼指的就是国民党的东北军。 

在《孙子兵法》中对关门捉贼也有过类似的描述,“围师必缺”,意思是去围攻敌人的时候一定要给他留一个缺口。在战争当中有“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面,以示生路。”如果发现贼的势力太强大,打不过这个贼,关上门没有留下出口就等于自寻死路了。 

所以运用关门捉贼的计策,必须着眼全局,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巧妙变通,在恰当的时机,选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关门”和“捉贼”,时机不当,方式不对,就可能“打狗不成反被狗咬”,打仗如此,治病更应如此。 

古人也说过“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意思是对付弱小的敌人要围困他,在广阔无边的大地,有所往则不利。这样的贼就不要围捉了,因为情势和形势对你都是不利的。 

2.中医养生与关门捉贼 

中医里面有一种非常有名的药叫玉屏风散,是用来治感冒的。它只有三味药,分别是防风、黄芪和白术。玉屏风本身可以用来挡东西,最早的时候屏风是在大户人家使用,放在门口的位置用来辟邪去风。一般来说进到院子里不能一下全是院子,往往需要人工做的屏风来遮挡邪气。同时家里的情况不会被外人一览无余,对保护家庭也有好处。玉屏风是一种中药的名字,防风是用来驱风的,黄芪是用来补气的,白术是用来健脾的。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所以玉屏风散也就组成了稳定的药,对治疗感冒非常有效。 

如果一些人想偷懒,找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每天把三到五片黄芪放在茶杯里面泡水喝,晚上睡觉之前把已经泡得没有味道的黄芪嚼碎了吃下去,对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非常好。同时它还有一点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人可以长期口服黄芪水。 

二十三、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的原文是“形禁势格,利以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禁”就是禁止,“格”是阻碍的意思。“上火下泽”就是上面是火,下面是水。 

意思是受到地形和地势的阻隔和限制,就要先争取攻打近的敌人,如果先去攻打距离我们很远的敌人,是有害的而不是有益的。通过像剥洋葱一样,先攻打近的,剥掉一层,再攻打次近的,这样使我们的力量逐渐地壮大,才能够去侵占更大的地盘,夺得更大的利益。 

水能灭火,但又可以相生,循环无穷。也是水火济济的表现。说明虽然现在双方是敌人,但是可以暂时做同谋,将来形势肯定要进行转变。 

1.典故 

远交近攻的典故由来是在战国时期,秦国丞相范雎是一个魏国人,但是后来又跟秦王献计献谋,因为他在魏国并没有受到重用,他认为只有秦王能够做到统一天下的大业。所以身为魏国人的范雎改名叫张禄,为秦国效力。 

他给秦王献了一计,而且说其他国家的国君都领会不到这个计策的好吃,秦王很高兴地听他说来。于是范雎把远交近攻的策略讲给秦王,让秦王先攻打近的国家,慢慢壮大力量之后再攻打远的国家,最后达到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目的。 

秦王听完了以后非常欣赏这个人,虽然范睢是魏国人,但是秦王把他留在了秦国,在公元前266年拜范睢为丞相。秦王的心胸非常宽广,可以容纳一个普通的魏国人来做自己的宰相。只因为他有智慧谋略。 

2.中医养生与远交近攻 

在中医里,最典型的远交近攻之策就是中医治病的根本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本就相当于“远交”,而治标就是“近攻”。在临床实践中,像“补养心脾以疏肝开胃”、“温肾纳气兼以肃肺止咳”、“补益脾土以清利湿热”等,都是远交近攻计策的灵活运用。  

得哮喘的人需要张口抬肩,呼吸急促,尤其在冬天的时候非常难受。哮喘发作是一种呼气综合症,外面的氧气能进来,但是由于肺泡功能减弱,呼不出去。就相当于一个塑料袋充满气体却压缩不下来。肺里面的气体排不出去,所以病人要通过拼命地抬着肩膀,扩大呼吸的度才能把气体排出去。长期得哮喘的病人胸廓都改变了,前后非常宽。 

治疗这样的病人一定要先调理肺,保证呼吸的正常。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可以实现调理肺的功效,当然这个穴位除了治哮喘,还能治咳嗽、吸烟造成的慢性咽炎等,所以这个穴位也被引申叫戒烟穴。 

这个穴位的寻找办法是:两个手自然放开,两手大拇指交叉之后放松,一只手的指搭到了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根部向上的位置,这里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叫挠骨茎突,也叫列缺。列缺指的是天上打雷闪电的一刹那产生的裂痕,这里就用来形容这块骨头的形状。所以这个穴位就命名为列缺穴。 

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能够治疗常见的咳嗽、哮喘、吸烟等症状,在临床上进行针灸的效果非常好。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哮喘病人的气回不到身体的根部,总是非常急促地呼吸,其实这种呼吸是无效呼吸,气体不能到达身体所需要的地方,又不能被排出去,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有效交换。 

所以首先调整呼吸治疗“标”之后,还要从肾这个“本”来入手。中医治疗哮喘一定是治疗肺和肾,叫肺肾治气法,通过这种办法让身体真正实现气的通畅。 

从一远一近、一急一缓、一标一本的策略当中无不体现了远交近攻的谋略。 

二十四、假道代虢 

“假”的意思是借,借是借人家的路,讨伐另外一个叫虢的国家。假道代虢的原文是“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意思是处在我和敌人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敌方如果强迫小国屈服,另一个国家借机去援救它,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势态。这个小国处在这种困乏的情况之下,面临着敌人的胁迫,我如果去援救它,它肯定不会怀疑的。实际上大国真正的目的不是援救小国,而是借用了小国的道路。

1.典故

春秋时期有虞和虢两个国家,虞指的是今天的山西一带,虢指的是河南一带。这两个国家是邻居,彼此非常要好,可以说是唇齿相依。但是在公元前658年,晋国的荀息建议晋献公先用宝马和美玉收买虞国的国王,虞国国王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贪小便宜,他有两个嗜好,一是喜欢宝马,二是喜欢美女。荀息就利用虞国国王的弱点,通过给他送来美女和宝马来谈条件,说晋国要去攻打虢国,希望能够借道虞国。当时虞国底下的军臣极力反对此事,因为和虢国唇齿相亡,如果虢国被强大的晋国灭了,虞国肯定也保不住。

但是虞国国王非常贪婪,接受了晋国的礼物,答应了要求。他果然命令打开城门,让晋国借道去讨伐虢国,虢国很快就被灭掉了。晋国收拾完虢国之后回来就开始打虞国,最后虞国也没落到一个好下场。

2.中医养生与假道代虢

在中医里,具有假道伐虢意味的治疗理论、方法和药物还真不少。比如前面曾经说过的泻南补北和佐金平木等就是。我们这里就拿泻南补北来说,当人得温热病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热盛伤阴,火旺水亏的情况。中医在治疗正邪斗争非常激烈的病症的时候,为了保护正气,就需要补益正气,壮大它的力量。

中药也可以借着某些药的作用来达到其他目的,比如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药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也是一味药,它的主要作用是理气宽胸;薤白的作用是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古人把冠心病的疼痛称之为胸痹,指的就是心脏疼痛、憋闷的症状。冠心病人的左胸胸口疼痛,薤白能用来止痛。瓜蒌理气宽胸,对于冠状动脉的血流非常有好处。白酒能够辛散,增强它的通阳之功,行气活血。

中医的药酒就是把一些中药泡在酒里,因为酒入血的速度比药入血的速度要快,能够增加行气活血,让药能快速到达心脏。

中医和西医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抗的,很多人认为中医有道理,有人却认为西医有道理。到底哪一个好?用过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二者都是对的,西医是科学,用大量的数据证明着自己;中医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建立在科学之上的。比如学习跳舞的人都要练习压腿、摆姿势等基本功,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这就是科学,但是为什么有人能成为艺术家?就是因为他加入了自己内心的体会和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变成了独特的人。

中医能够针对每一个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方,比如一种病,可能都是打嗝、生气,可能都是脾胃不调,但是男的和女的不一样,老的和少的不一样。给任何一个得这种病的人开出的药方都是不一样的。即使症状一样,中医也会通过四诊之后开出不同的药方。

所以中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要靠自己的心得把药组成在一起。组方的过程就跟打仗一样,也有一个调兵遣将的过程。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