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备考 | 樊树林&龚讯:高考作文在思辨中展现时代芳华

 相子诗生活 2021-06-12

 

作者简介:龚讯:网名,心中有你,豫西山区人;90年代至今,先后从事教师、通讯员、秘书、办公室主任、新闻记者、编辑、人民陪审员等职;20多年间在国内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媒体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学生作文百余万字,其中部分文章屡次获奖。如今事务繁忙之余,心无旁骛,依然笔耕不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实乃谓:不烟不酒一书虫,不歌不舞迷写作,凝聚舆论正能量,苦乐交融皆是歌!

 高考作文在思辨中展现时代芳华 

□樊树林 

© 摄影:网络
高考会不老,青春不散场!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各地的作文题立即登上热搜榜,许多人对高考作文进行一番品评与解读,而邀你写同题高考作文也成为一些媒体的固定动作。高考作文也许对考生而言只是一道语文考试中的试题,但对于社会公众来讲却是一次思考的契机,能让更多人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能让更多的人联系到自己与时代的关联,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系,这也许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时间是永恒的存在,思维也会在时间的河床上“踏歌起舞”,这完全可以在庞大的高考作文叙事里觅到踪影。从目前汇总的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可以看出,试题多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紧贴时代风尚,并注重思辨性,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之中。
全国甲卷题目主题是“可为与有为”,而给出的材料较为丰富,有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也有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也有新时代的楷模人物。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只要考生在平时关注时事,注重榜样人物的学习,自然能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如何担当有为”找到写作的方向,能展示自己的志向、决心和勇气。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生产力各种元素中最至关重要的元素。全国乙卷中给出的材料也较为丰富,列举了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的一段话:“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考生只要抓住“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能从个人修身升华为对理想事业的追求,联系到民族复兴的伟业,联系到在新长征路上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奋进,以唤醒更多青年意识,自然下笔能“惊风雷”。
全国新高考Ⅱ卷材料给出的三幅漫画。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自己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从漫画中的“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到描红的那个“顶天立地的人字”,所透露的信息其实非常丰富,既有做人要坚守正直正义等信息,也有事业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等信息,只要考生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自然能“言之有物”。
如何看待“得与失”一直以来是非常开放的社会性话题。浙江卷的高考作文正是把其作为题材。毫无疑问,这也是一道思辨性很强的话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每一个青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要与国家、社会进行多种多样的联系,随时都会面对“得与失”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得与失”无疑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沛,能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来看一下天津卷的高考作文。“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不难看出,这是关于“初心和远方”的思索话题,也是“走过的风景”和“前方目的地”两者之间的思辨内容,话题的综合性和时代性非常明显,可以从国家宏大的历史演变中着笔,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阐释其内涵……
“高考作文都指向思维本身,在高考作文中读懂国家与社会的变化,在高考作文中坚守价值与信仰的方向,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懂得欣赏母语之美的人,一个心胸豁达眼界高远的人……”这是笔者非常欣赏的一句话。其实,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大都遵循了时代性和思辨性的结合,都突出了个人与国家的辩证关系。
高考作文在思辨中展现时代芳华,是考生之幸,更是国家民族之幸!

© 摄影:网络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