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卷:有思辨性但仍处于“小时代”

 文渊论教 2014-06-15

    点评人: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泓

    作为一名在高中进行过10多年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实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高中生的语言思维应该从“感悟性”思维向“思辨性”思维发展,最终走向“研究性”这样一种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能力和素养。 

    一个好的高考作文题应该具备两个标准:一定要考查思辨性的语言思维能力;写作过程一定要体现出较长的读书计划、读书经历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教养。

    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表面上涉及这样一些关键词:照片、记忆、数码、网络等,但本质上却是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等的对比关系的思辨。从考查思辨性语言思维这一角度来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确实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如2009年的“常识”,2011年的“回到原点”等。 

    “美国高考”SAT考试作文题,“辩证关系”是贯穿始终的,比方说,涉及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科技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辩证关系、人在固有文化或思维中的突破能力等。比如,有一年的作文题目发起关于“做事应该挖掘创新因素,还是按照规则去做”的讨论。这样的命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能给高中课堂输送思辨分量。 

    我们知道,“美国高考”SAT考试作文题,同样也有“指挥棒”的作用。为了“应试”,美国高中学生从中学起就给自己列出长长的读书计划,涉及妇女运动、黑奴文学、南北战争历史等小说以及人物传记,成为他们的“必读物”,因为作文题目往往摘选自这些作品。

    反观我国,作文题也需要反映出学生广泛的阅读视野和深邃的阅读思考,而不是看看“时文”选粹、做些写作训练就能完成一篇作文。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假如中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仍然处在一个“小时代”,那我们怎样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呢?(本报记者 纪秀君 采访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