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六)——大都穴与太白穴

 火帝养生_WSH 2021-06-12

大都穴属足太阴脾经荥穴。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见下图:

大都穴扎针很痛,所以,在扎针的时候,一定要让患者把脚趾头弯起来,因为弯起来,肉就比较厚一点。

大都穴是脾经的荥穴,穴性属火,火生土,所以,大都穴是脾经的母穴。虚则补其母,脾经的虚证在此下针,由于这里下针很痛,所以,针下去左右捻转几下,稍微提一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稍微提一点,我们前面讲过,提豆许为补,向前插豆许是泻。

虚证治大都穴,所以,可心实脾,只有把脾脏实起来,就不容易生虫。

当脾脏有虚证的时候,除了四肢无力以外,口唇会比较白,脾虚的人容易生蛔虫。中医怎么知道患者肚子里长了蛔虫?

一、把嘴唇拉开来看,下邪龈的下方,如果有很多白点连在一起,那提示肚子里长有了虫。

二、把眼皮拉开来看,眼白的地方有很多蓝色的点,也是提示肚子里有虫。

三、晚上睡觉的时候,肛门很痒,也代表有虫。

虫长的位置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有的长在肝上,有的长在肠子里,有的长在肛门口,有虫的人最明显的就是肚子很大。

大都穴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太白穴在在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见上图)。

太白穴是脾经的俞穴,穴性属土,所以,是脾经的本穴。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气血流注时间,脾脏很好的人在这个时间段精神是最好的时候。反之,脾虚的人在这个时间段无精打采。

太白穴虚证实证都可以在此治疗。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