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月亮眼看就要盈利,大股东张磊推开罗秋平的门,咬牙切齿地说:蓝月亮必须保持亏损,否则我就撤资

 小学生STY 2021-06-12

2008年,亏损多年的蓝月亮眼看就要盈利了,集团总裁罗秋平为此兴奋异常,突然,大股东张磊推开他办公室的门,咬牙切齿地说:“蓝月亮必须保持亏损,否则我就撤资!”

张磊突如其来的举动让罗秋平有点懵:竟然有投资人希望公司亏损的?张磊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打算吗?

原来,张磊作为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在投资蓝月亮之前,就对洗护行业做过深入的调查,他发现洗衣液在国内还是一种新兴产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依然是洗衣粉和肥皂。这本不足为奇,但张磊发现了另一件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当时我们国内日化产品市场被宝洁和联合利华这两个外资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这两个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占比最大的产品却是洗衣液,为什么他们不在中国市场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呢?

怎么都想不明白,于是张磊找到了两家企业的员工进行调研,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并不算秘密的消息——无论是宝洁还是联合利华,它们公司高层都做出了判断,一个国家只有在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以后,其洗护市场才会从洗衣粉开始向洗衣液转变。而当时,中国人均GDP还不到5000美元,因此,他们认为中国洗衣液的市场还没到来。

乍一听,这种观点和态度好像也没问题,毕竟洗衣液价格非常昂贵,一般家庭很难接受。但张磊又觉得里面有些不对劲,毕竟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别,比如北上广深这种地方和一些小县城,各方面的消费习惯都有着云泥之别,绝对不能用一个“中国市场”来一概而论。

于是,张磊认为,中国洗衣液的市场已经具备雏形了,并且要不了多少年其规模就会迅速扩大,现在正是抢占先机的最好时机。想明白这一点,张磊果断到找到了蓝月亮公司,斥巨资让罗秋平转型洗衣液市场,哪怕为此会持续亏损好几年。

天大地大,金主爸爸最大,再加上罗秋平也被张磊说服,认可了张磊的判断和策略,于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盈利,斥巨资实施转型战略,等到2010年,蓝月亮在国内洗衣液的市场占比达到了44%。2014年,蓝月亮迎来爆发式发展,将宝洁和联合利华两大品牌打得丢盔弃甲,坐稳了国内洗衣液第一品牌的地位。

其后,中国的经济一年比一年红火,洗衣液也开始被广大普通家庭所接受,其市场规模也开始反超洗衣粉与肥皂,蓝月亮也因此水涨船高,到了2020年12月,蓝月亮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其市值一度高达880亿港元,张磊早在十多年前就投资了蓝月亮,初步估算,张磊这笔投资的回报率超过了20倍!

这么一看,张磊这人厉害吧?然而蓝月亮在张磊的投资经历中甚至排不进前五,除了蓝月亮之外,张磊还投资了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福耀、格力、蔚来汽车等国内各行业的龙头型企业。

张磊在2005年成立了高瓴资本,当时只有2000万美元的资本,如今仅仅过了15年,张磊手中掌握的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高瓴资本俨然成了亚洲最大的投资公司之一。

几乎每次投资都能得到超高的回报率,这让许多人都忍不住去问张磊:你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一投一个准?张磊给的答案也非常简单:“很多人之所以会投资失败,原因在于他把投机当成了投资。他们耐不住寂寞,想着一个季度就要盈利,就要有回报。但我不一样,我投资看中的是长远利益,至少要看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此外,比起公司来,我更看重公司的掌舵人,只要这个掌舵人足够优秀,那我相信他的公司迟早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这些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很多人也都听过类似的话。但个中的细节和窍门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了,为了让更多人懂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张磊花了5年时间,把自己15年的投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取名《价值》。张磊曾说:“我创办高瓴15年,共投了800了多家企业,目的都是为了写这本书。”张磊这话虽然带着玩笑成分,但这本书的价值依然可见一斑。《价值》一上市,立马被董明珠、马化腾、李彦宏、冯仑等50多位大佬鼎力推荐。

张磊坦言,他现在已经赚得够多了,几辈子都花不完,如今最大的乐趣,就是帮助杰出的人和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谁不想赚大钱?但最终只有少数人能成功,并不是其他人不够努力,而是他们努力的方向错了。

无论你是职场中人还是创业者,又或是企业高管、公司老板,都应该读一读《价值》这本书,学习一下张磊的经验和方法。缺乏投资理财基础的,可以试试购买10册套装,手把手教你从一个小白变成一个理财高手,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