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粹教育1】彭晓萍:华师培训总结发言

 开心明智 2021-06-13

华师培训总结发言

彭晓萍

  炎炎夏日里,有幸和邵东教育精英阶层的60位优秀教师相聚东湖之滨。美丽的华师校园见证了邵东教育人的才华;微波荡漾的东湖,留下了邵东教育人的身影。我今天总结,却是想让华师上空回荡邵东人纯粹教育的声音。

 

  华师十天的培训,我们问“道”悟“道”,导师们布“道”。老师们布的“道”中,给我们最大感触,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是关于教育的片段化语言。


  教育是种福

  

  一段相遇一段造化

  教育是生命的关联;教育是生命之美的达成。

  问题是教育的本质存在。

  每一个孩子进入相同的课堂

  眼中有分,心中有生

  向人的回归是一切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教育是生命的延续

  不同的教授,都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人!几乎每节课,教授们都在呐喊教育要重视人,要突出人文关怀。这正和我们的纯粹教育之本意相通。所谓道之所悟,殊途同归,便是如此。

  纯粹教育是湖南省邵东县教育局罗中安局长针对邵东教育现状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人们很容易对行政领导的思想本能抗拒,将其归结为行政命令或者是教育口号。但我想,我们判断一件事物正确与否,将重点放在事物本身比较合适。不盲从于领导的观点是精神独立;而不盲目反对领导的观点,将自己从偏见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自由,才能保持客观公正。

  与本人而言,教育理念是谁提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传达的信息是否正确。如果一个山村代课教师,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切中教育本质,我也会热情关注。


(附作者几年前关于纯粹的思考心得)

  纯粹教育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昨天,教科所郭老师用她浪漫主义的教育情怀向我呈现了纯粹教育中神仙姐姐般的女教师形象。

  我也常浏览唐作禹先生主办的纯粹之光。大多数老师都怀着和郭老师一样的心意理解纯粹教育,那些老师我都没见过,但猜想大凡纯粹诗意的人,都必定是幸福的。很多教育人,早已自觉在践行纯粹教育。

  但是,做课题研究不同,对纯粹教育必须界定一个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逻辑过程我不细说,以免将大家绕进一个枯燥苦涩的情境。那些内容,我留着,“折腾”那些搞学术的大师们。

  昨天夜晚,我将纯粹教育的研究框架发给了吴伦敦教授。吴教授很想具体了解我们纯粹教育。热情洋溢的傅华强教授也一样,高度赞扬纯粹教育的人文情怀,表示愿意为纯粹教育出谋划策。纯粹教育在学术界引起教授们的强烈兴趣。恐怕非“纯粹教育”所料。

  虽然避开谈枯燥的逻辑,但我很认真的告诉大家,我们界定什么是纯粹教育时,逻辑非常严密。最终,我们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纯粹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原点,回归教育初心。怀纯粹之心,将教育做成最纯粹的模样。初心必纯粹,教育原点必纯粹。初心强调人之为人的初心。原点乃孔子的“养子使作善(完善)的原点和柏拉图的“使人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原点。纯粹教育企图拨开功利主义的迷思,寻找教育中的“人”。正好和教育大师们震耳发聩的呼喊相通。

  黄佑生教授和沈旎教授多次提醒大家。不要看轻自己,要重视自己的经验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理论。纯粹教育是邵东教育人自己智慧的结晶,我们仰望大师们的教育之道,不如一起探索、寻找“回归人”的纯粹教育。

回归教育初心,回到教育原点。华师归去,便是启程!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彭晓萍,供职于邵东教科所。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绿汀文萃平台微信号  LTWCHJL1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