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真实写作的喜悦之门

 木香草堂 2021-06-13

鲁 维

在日常的课堂上,我们都希望学生的学习能真实发生。

在课改中国行走进浏阳“习作专题”公益师训会上,我上了一堂展示课,这堂课旨在让学生的写作在课堂上真实发生。但如何做才算真实发生呢?于是便有了我在迷茫中的“寻找”。

开启真实写作的喜悦之门

没有方向,且寻根究底,仔细问道。在本单元,学生一直在向名家名篇学习写作,学习描写方法带来的表达效果,还要学会运用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那么我在本次活动中该选择哪个板块呢?

《人物描写一组》《小兵张嘎》片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骆驼祥子》片段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命力;《儒林外史》片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严监生的吝啬。几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刷子李》一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刷子李的动作、外貌、语言,以及徒弟曹小三的举止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交流平台”主要分析了“如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帮助学生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梳理、总结其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初试身手”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让学生观察一位同学在课间的表现,尝试运用学过的写人方法进行练写;第二项:让学生思考家人的特点,并列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典型事例,教材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方法的认识,体会其表达效果,为单元习作做好准备。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从不同的角度示范了写人的方法,并以批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我决定上习作板块,本次习作主题是《形形色色的人》。到五年级,孩子接受过几次写人的作文训练呢?统编教材对写人做了怎样的序列安排?他们现在写人的水平是怎样的?于是,我开始通读教材,发现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安排了写人的作文训练,但每次写人侧重点都不一样。整个教材都在有序地从易到难螺旋式提升孩子写人的习作能力。每一次习作训练,都是下一次习作的基石。

真实发生的习作教学,且追本溯源,回到原点。做实,做真实的习作教学,我该怎么做?再次进行思考:写了几次人,孩子还觉得难吗?他们的困难是什么?在本单元,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什么帮助才能呈现较好的习作成果?

教学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学生的问题才是习作的源头,只有帮助他们改进,我们才有可能收获孩子的习作成果。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追本溯源,回到学生这一原点。这个原点便是孩子“初试身手”时的习作。我把各班“初试身手”的习作都拿过来看。当发现我们没有预测到的孩子习作问题时,我不禁感叹,原来孩子还陷在这种习作困境。

我感慨着,因为在源头上有收获,因为找到了教学的根源——学生没有生活觉知,抓不住写作对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特点没描写,一味讲述;有描写没特点;有特点、有描写,没有细节描写。无论怎样,我们的教学为坐在教室里有写作苦恼、有写作热情、有写作抵触的每一个孩子而来。

问题得到真实解决,孩子的习作能力在课堂有不同的提升。课上,多种习作活动吸引了所有孩子参与其中,课堂成为他们议论交流的“场”,课堂成为他们写写练练评阅的“场”,真实写作就这样真实发生着。

学生真实写作的“秘钥”到底是一把怎样的钥匙?我们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孩子习作真实状态。我想,这把秘钥或许是一把了解孩子真实写作心理的钥匙,或许是一把了解孩子真实写作状态的钥匙,或许是一把帮助孩子解决习作问题的钥匙,更是一次践行习作教学之后反思和改进的钥匙。

我愿意变成一把钥匙,在“教—评—改—讲—练—写—评”的反复训练中,开启孩子真实写作的喜悦之门。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浏阳市道吾小学)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