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056】妈妈的味道:麻辣仔鸡

 开心明智 2021-06-13


邵东市人民欢迎你

【旧时光品牌故事】 

世上最快的事,莫过于时光的流逝。然而在似水流年、清吟浅唱中,必然有一段记忆,一种回味,在飘忽的岁月里流韵,恰如花开,明媚过后,成为永远,让你一次又一次感动和温暖,曾经的那一段旧时光,让你流连忘返,记忆犹新,那就是童年的记忆,儿时的味道,我们追求用乡村地道食材,做出原汁原味的湘土本味菜,熟悉的儿时妈妈做出的家味,让我们一起追忆当年的旧时光。
湖南湘聚旧时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回首旧时光,放歌新时代”征文——

妈妈的味道:麻辣仔鸡
 
申佑军
 
离开故乡二十多年,置身岭南滨海之地。常见连锁烘焙店名字叫“妈妈烤包”,香脆酥甜的面包勾引着人的食欲,同时打开人味觉的闸门。妈妈的味道像一首歌随即飘荡出来,一道道乡味浓郁的菜像五线谱在眼前排列开来。有酸菜泥鳅汤、猪肠子炒扎菜、薯粉子鸡蛋、爆炒青蛙、酥脆辣蟹、糯米腊肉、瓦缸煲鸡、水煮小酥鱼。味觉的高潮停留在麻辣仔鸡这道菜上。
我家住在水东江牙老村,群山巍巍,溪水淙淙。有层层梯田,曲曲石径。常见的口头描述有柴方水便,旱涝保收。上世纪的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涌向大山。野兽、葛根、红薯救人无数,很多人因此扎根深山,繁衍生息。
我们出生有人口膨胀的六七十年代,小量的梯田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每年有两三个月时间要靠红薯解决温饱。青黄不接时,开始在饭里掺进红薯或者薯片。接下来红薯上面蒸一碗米饭,一家人每人分食鸡蛋大小的一块,那一块渗进红薯味的米饭晶莹洁白,没有菜也能快速吃下。放学回家揭开鼎锅盖,掏出一块冷锅巴或红薯就成了应急的午餐。粘在锅底的红薯块泛黄还粘着结冻的薯糖水吃起来还别有滋味。一点也不亚于今天小孩乐食的冰激淋。在彻底断粮断油时就只能吃红薯就斋菜(直接从坛子里翻出的咸菜)。刚挖出的红薯很难下咽。


 妈妈的味道只所以隆重推荐麻辣仔鸡,因为这道菜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一年难得一回闻。那些年头,荤菜难得,一家一户养一条猪,年头到年尾。一般人家一个月才买一次猪肉。吃鸡更难得。外公外婆都难有此待遇。而麻辣仔鸡更显不容易。早春孵出一窝小鸡,风吹雨打,翅膀耷拉,屁眼粘白。经过三四个月的悉心照料,活蹦乱跳成道者不到半数。当中公鸡也就一两只,有时一只都没救到,或者没有一只公鸡,这道菜就无从说起了。母仔鸡是万万不可能杀来吃的,得留着日后下蛋,滋补身体,改善生活。
 中秋重阳之际,公鸡长得壮实但尚未管雄事,为不浪费粮食,一般杀来吃。从地里摘来新鲜的辣椒和蒜苗。生姜此时生长旺盛,从根部扒拉出一小块不伤及生姜整株。佐料洗净切好。鸡肉砍成细块,头脚翅膀骨头多的分放一边。锅烫油热之后,先放骨头部分加盐煎炒,骨肉变色后喷洒少量米酒,以期骨头变得酥脆。然后再倒入鸡肉翻炒。加仔姜去腥,中火煎炸三五分钟,至鸡肉外焦里嫩时加辣椒翻炒,待辣椒的辣味弥漫满屋,呛人鼻泪时,转小火加蒜苗翻炒四五圈出锅。夹一鸡肉,忘我咀嚼,每一个关节处嚼食干净,骨头的粉、腱韧的脆,鸡肉的焦嫩,夹杂着咸和辣。连同姜片渗满油汁参杂诸味也十分的好吃。一餐下来,每个毛孔都惬意扩张,每个味蕾都舒坦。每条面部神经都忘情地表演。至今写之,口水一地,不能自已。
 这道菜揉进了妈妈的性格,味道浓郁渗入骨髓,正如妈妈的爱,情深意浓,久久不能忘怀。也如母亲的咒骂,咬牙切齿,辛辣无比。
而如今,每天的食材在鸡鸭鱼肉间不停地切换,出现选择性困惑,都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无数次复制妈妈的味道,家乡带来的食材,相同的做法,自认为有些许的类似。可气的是,女儿有时都不动筷子。每次回到老家,妈妈复制出的妈妈的味道都不复昔日味道。正如歌中所唱“时光一去不停息,往事只能回味”。味觉停滞,味道不跟随。
 
【作者简介】申佑军,邵东水东江人。毕业于湖南工商大学会计系。求学之路波折,中途边工边读。挖过矿山、做过篾匠、搞过建筑、摆过小摊。经断续四次考前突击始得入学。现在深圳做会计。业余喜读经典书籍、写文自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