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管理情绪,情绪就会管理你

 卢山说精进 2021-06-13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8年第106篇原创文章

全文约3100字,阅读时间6-10分钟

1

你不管理情绪,情绪就会管理你

昨天,重庆公交车坠江真相曝光: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最终致车辆失控而坠江。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坠江的15人中已经有13人确认遇难!

视频显示,因为女乘客错过了下车地点,与驾驶员发生争吵。女乘客不断指责司机,并用手机击打司机头部,司机回击。

在两人对打中,公交车失控,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相撞后,坠入江中。


国外有一个词叫:路怒症。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


  • 2007年10月,一名莫斯科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

  • 去年的一天,广东潮州市两辆车在小巷中相遇,开丰田车的男子不肯退让,竟连续6次撞击狭路相逢的女司机的车辆。期间,男子还顺手从路边摊上拿起一把尖刀威胁女司机。

路怒症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至7%,约1600万人。而美国职业司机患病比例达30%以上;根据上海的调查,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私家车主为44.4%。


法律上有个概念叫激情杀人。它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控进而将他人杀死。

激情杀人也是故意杀人,只是在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引起认识的局限和行为的控制力上减弱,对于行为的性质、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而产生突发性犯罪。与有预谋的故意犯罪不同,行为人没有长时间的犯罪预谋,没有预先确定的犯罪动机,也没有事先选择好的犯罪目的,主观恶性不如有预谋的故意杀人大。


看到以上这些,我不禁想到之前读过的一篇文章:《惜命的最好方式是管理情绪》。文中作者从疾病由内而外的成因说起,论证了人的各种疾病和负面情绪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当负面情绪,

主内时:久而久之会因为各种恶劣情绪淤积于身而导致生病。比如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患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血管疾病。

主外时:会让你的外在行为表现瞬间变得超乎寻常且不易控制。“冲动是魔鬼”,那一刻你已经被情绪绑架,你不再是你。

而这些都是因为在那一刻或者那段时间,你没有管理情绪,所以情绪管理了你。


2

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负面或者不满的情绪通常都是因为对另一方不满意(人或者事)而引发的。而根源通常都是源于不当的甚至是超乎现实的期望。

比如重庆公交坠江的例子,乘客情绪失控是基于以下不符合事实的主观臆断和不切合实际的主观期望:

是你没有提醒我。

是你和我过不去。

是你不肯给我停车。

你必须给我停车。

我就和你杠上了。

路见不平一声吼,管它实际有没有。

春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3

如何管理情绪?

>>>主内修心法<<<

培养同理心,放下“我”。

这个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一切的负面情绪和外在的表现都是因“我”而起。“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放下“我”:

(1)滴水之于大海。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要把自己那么当回事。

(2)努力修为“无我”的境界,不要认为世界要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3)以身作则的做出改变,不要只作旁观者,认为改变只是别人的事。

学会断舍离,放下“ta”。

有一个词叫耿耿于怀,说的就是你无法放下某一种情绪或者某一件事,某一个人。如果这本身是一种负面情绪或者经常会导致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

怎么放下ta呢?

无论对方是人还是事,问自己三个问题:

(1)ta知道吗?

(2)放不下能改变什么吗?

(3)不能改变为什么放不下?

>>>主外多调节<<<

“三不”原则

当冲动来袭时,采取“三不”原则:不说话,不思考,不行动

不说话:因为说话即伤人。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简直不胜枚举。而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这是个恶性循环。所以冲动时刻尽量不要或者少说话。做几次深呼吸,带入更多的氧气让你的头脑更清醒一些,神经也稍微松驰一下。

这里介绍一个“478呼吸法”,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具体做法是:意识到自己生气了,深呼吸,吸气,并默默数4下,屏气,不着急呼出去,憋着这口气数7下,最后慢慢的呼出去,数8下。

不思考:因为思考无可能。

既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思考的能力。因为冲动时刻的你是被情绪绑架的,理性思考几乎绝无可能。能做的是将“三不”原则培养成条件反射般的习惯。直到你从当时的情绪中走出来,再思考不迟

不行动:因为行动就坏事。

经常听到一些人事后总结说:

当时太冲动了,所以就动手打了ta...

当时太憋气了,所以就跟领导吵了起来并提出了辞职...

当时太愤怒了,所以就说了不该说的话,结果伤害了ta...

保持精力

有没有发现人在缺乏精力的时候容易发怒,或者情绪是偏负面的?缺乏精力可能是因为缺乏睡眠,工作压力大,身体有恙等等造成的。

以身体有恙为例。当你的身体出现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的意志和情绪就会变得消沉。而这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健康问题 --》情绪问题 --》健康问题 --》情绪问题

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做两件事:

吃起来:心烦意乱或者心力憔悴的时候,脑部最需要的就是糖分。这时候可以吃一些甜食如冰激凌,蛋糕等等。甜食中的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它可以通过血管流至全身,传递幸福及开心感的信息,最后刺激神经,使人产生亢奋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甜食属于酸性食品,吃甜食过多,会加速细胞老化,催生白发。另外吃甜食时不要咀嚼太久。过度的咀嚼会使糖在口腔内乳酸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进而危害牙齿。而对于女性来说,大量的甜食摄入,会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早期乳腺癌的发生正需要大量的胰岛素,如此会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最后一个就不用说了,大量摄入甜食,更容易“保重”而不利于减肥。

动起来:运动不仅能够让你的身体更加强壮,不易生病。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内啡肽。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产生这种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时间,才能使它分泌出来。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健身操、跑步、登山、羽毛球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人常在运动后感到心情舒畅,就是由于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的缘故。不但跑步、爬山、打太极拳等运动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冥想、静坐、瑜珈等修行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尔伯特.埃利斯(也译作艾利斯),美国真正的心理学大师,他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创建者,REBT是心理咨询资格考试必考的方法。埃利斯自194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心理治疗领域工作了60年,治愈了15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办了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作者列出了四种不好的过激情绪:

(1)过分的烦躁(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比如你要准备一个工作面试而紧张;为孩子最近的表现而烦躁。

(2)过分生气(戒备、被激怒,气得发疯,挫败):当你的配偶批评你不干活;当工作上的同事不配合或做不来时。

(3)过分抑郁(无精打采,一蹶不振):失去所爱的人,或失去工作;

(4)过分内疚(过分承担责任,过分悔恨,过分自责)。比如你因为离婚而对对孩子内疚,处处宠溺。

这本书要教我们的是:不是人和事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而是我们的思想和理念!我们不是不让你激动、愤怒、害怕、紧张、悲伤,而是不要让这些情绪过激,把它们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改善的关键在于:你要愿意承认自己反应过激了,愿意改变,这本书每章后面都附有很棒的练习题,你要一遍一遍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你的本能的那些过激反应。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你不管理情绪,情绪就会管理你。

欢迎你的感悟和分享!


信息来源: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