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邻里生物多样性”思想构建大象国家公园体系 | 周晋峰谈亚洲象北迁

 颐源书屋 2021-06-13
亚洲象迁徙途中,救助干预要遵循适度原则

大象在迁徙途中,对它们进行投喂,会否让大象产生依赖情绪,而不愿再回到热带雨林?周晋峰表示,对于会不会产生依赖情绪,这是有可能的。如果是科学正确的方法,我们对大象适当的救助是可以的,前提是要适度。

用邻里生物多样性思想重建大象保护区

关于大象的走向问题,我们关注到,同期还有一批大象在往南走,这样来看回归未必是第一选项。从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栖息地多样性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能够给它们安置到新的栖息地,是一个最优选的方案。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生态廊道,扩大它们的自然栖息空间。国际上也有类似的做法,适度的划定空间可以避免人象冲突。但我们认为可以建设云南大象国家公园,用全新的科学思想——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从国家划定的核心的保护区域,适当的扩大到周边地区。用邻里生物多样性思想重建大象保护区,让其为整个生态系统做出更大贡献的同时,也保证了人类的安全和正常生活。我们以这个事件为契机,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体系。

我们建议把现有的云南周边的几个国家保护区、省级保护区、市级保护区统一变成大的国家公园体系,逐渐建立起之间的廊道,使得大象能进行区域间迁徙。同时在人类居住区,建立适合生物样性保护的区域,即邻里自然保护区。举个例子,中国绿发会湖北的志愿者做了很多科学观测报告,湖北当地的藕农收完藕,晾几天,很多鸟就飞来在田地里觅食,还产卵,甚至还会坐窝孵化,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种植生产。当地藕农也不用农药去杀菌、清塘,他们用晒太阳的方式既达到了杀菌目的,又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大象也是如此,在国家公园当中建立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既保护了人类栖息地,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在大象迁徙事件之前,其实还有很多生物都出了保护区。对此,中国绿发会早在几年前就建立了中华保护地体系。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70多个保护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大象迁徙,中国的处置应对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许多国际专家与机构也提出愿意提供支持与帮助,中国绿发会也在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借助这一事件取得的良好国际影响力,推动更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落地并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正处于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的新时期,我们要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底,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把握规范的尺度,我们有信心以最圆满的方式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整理/Cherry 审/Tammy 编/Ange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