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行员黑名单来了?

 乌巢法师 2021-06-13
接近民航圈的人都知道,航空公司的操作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包括飞行器飞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飞行员资质证明、体检合格证明,以及加油单、货单、舱单、配餐单、行李单等等……这些东西一百年来都以“纸质”形式存在,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一架飞机退役时,它产生的所有历史资料,有可能比它本身还要重!
 

图:飞机退役时资料一大堆 摄影:拉上窗帘
 
纸质资料太多不便检索,关于飞机的也就算了,关于飞行员的却很重要。因为飞行员是大活人,他们会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如同“社会人员”的简历一样,他们也很善于天花乱坠地描述自己的过往……
 
现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AA)终于要动手了,它准备建立一套电子档案,将飞行员们职业历史上的点点滴滴悉数记录在内。这样当一家公司遴选时,就能方便地知道飞行员们以前有没有“黑故事”,而不必去翻阅浩如烟海的纸质资料了。
 

图:飞行员们要被“电子记录”了 摄影:拉上窗帘
 
这件事在2010年就由美国国会提出,但进展缓慢。2019年亚马逊一架波音767货机坠毁,调查揭示副驾驶存在掩饰历史经验不足的问题,促成FAA下定决心“共享飞行员记录电子数据库”。
 
根据FAA的设计,飞行员所有的证书、考试成绩(含未通过)、医疗档案和法律相关记录,以及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培训、违纪、药检和酒精测试结果等,将统统包含在内。航空公司在决定是否聘用飞行员时,这些资料将起到关键作用——大家在新闻里听说过的“驾驶舱抽烟”,“带女朋友进驾驶舱”,以及“机组互殴”等,毫无疑问也会被记录在内。
 

图:驾驶舱不能随意参观 摄影:拉上窗帘
 
FAA20203月发布了数据库的征求意见版,并于近期宣布正式实施。它要求各航空公司自明年6月份开始使用“飞行员记录数据库”,上传所有飞行员当前的和历史的记录。上传工作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各航空公司可免费使用这些数据。
 
“飞行员电子数据库”无疑会给航空安全带来好处,因为它使飞行员难以掩饰过往错误。拉总认为如果这个政策推广到各行各业的话,“复旦行刺”和“马加爵”这些事件,也许都可以避免。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历史负责,所以相信就算是飞行员,也会支持这项工作的。
 

图:资历造假将无可遁形 摄影:拉上窗帘
 
这项制度如果推广到全球的话,肯定也有积极意义。历史上飞行员自杀的事情不少;蛮干的例子更多;去年巴基斯坦航空空难后还传出过“大量飞行员资历造假”的丑闻。如果世界各国都引进这个制度,情况将大大改观。
 

图:厦航永远的痛! 摄影:拉上窗帘
 
FAA是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对其它国家没有管辖权。但全世界民航部门有效仿FAA的传统,因此说不定我国也会学习这个制度。飞行员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间流动,我国尤其使用了大量外籍飞行员,一位韩国机长还曾经在马尼拉捅破了厦航的“圣洁之身”……
 
若我国也引进这个制度的话,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