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顺|瓷婚漫谈

 百姓文学社 2021-06-13
再过数月,便是我和妻的结婚纪念日,婚姻亦刚好维系了二十个年头,夫妻能够相约牵手度过如此漫长的光景,已经过了七年之痒、十年之痛,膝下又有一活泼可爱的女儿,想来这辈子再怎么吵闹艾怨,都是注定难以像各自飞散的同林鸟了。早已知晓婚龄有金婚、银婚之类的说法,那么,结婚二十载又是一个怎样的说法呢?我好奇地上网一搜,结果令我喜忧参半:瓷婚。在我看来,瓷器的外观或古朴或素净或奢华,但一不小心落地就容易破碎。于是,我有着如此理解:这预示着在瓷婚这个特殊的年度,愈发要对婚姻进行反思和倍加呵护,更应坚守我认为的“三从四得”了。

记得在我结婚两周年的时候,撰写了一篇题为《男人的“三从四得”》的随笔,接着在省内外的一些报刊杂志陆续刊载,可见还是有着共鸣。文中提出了“男人对于女友或妻子,要听从、跟从、服从,要忍得、听得、舍得和打骂不得”的男人“三从四得”观点,当我的此番言论出来后,女性同事和友人们显得格外的开心,竖起大拇指夸我是世纪好男人,着实地肯定了一番,而有的男同胞则笑说我长女人志气灭男人威风,没有男子汉的气概。世间凡事皆有争议,纠结于心便难以释怀,对此等种种褒贬,我只是微微一笑而过。

作为“围城”中的一分子,我或深或浅地体验了家庭生活的艰难与不易,感悟到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幸福与无奈。我对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和长篇小说《围城》等著作尤其推崇和喜爱,体味到了钱先生在《围城》一书中“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的感叹言辞。不过,作为久居“城里”的男人,愚以为,既然经过一番感情厮杀,有的甚至采用诸葛亮的“三十六计”冲进去占据了婚姻这座城堡,就应该拿出“深挖洞、广积粮”的劲儿去守护好它,妥善处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里面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这才不失男人的威严与成就感。一男一女在芸芸众生中能够相识、相知、相恋、相守,这是上天赐予的一种机缘,也是彼此上辈子修来的福份,说到底,情到深处伤更重,婚姻可不是闹着玩的,什么闪婚闪离,什么独自一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要格外的谨慎,三思而行,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人,如此方可避免家庭的支离破碎。

在婚姻生活的过程中,我认为男人具备“三从四得”的品行格外重要。男人对妻子交待做的事要“听从”和“服从”,妻子要求抽空陪同上街购物,公园散步能抽出时间就要“跟从”。这并非是一种逢迎哈腰的姿态,而是一种责任,体现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爱心和巩固家庭的决心与恒心。男人对妻子的唠叨,夫妻间的意见不和要“忍得”和“听得”,家庭支出上要“舍得”,对妻子有时的无理取闹则“打骂不得”,这并不是怯懦和逃避现实,在处理此类事件中,男人沉默是金,寡语是银,多言是铜,打骂则是废铁一堆,无须正面冲突,迂回退让即过。记得有人这样总结说:妻子陪你过日子,情人陪你花钞票,红颜知己陪你聊聊天。静心思量一下,在你身边一生长相厮守的这个女人,不就是三者兼备吗?就像京剧《沙家浜选段》里刁德一的话说,那就是“这个女人不寻常”啊!

有人说,男人对待女人,分为征服、制服和驯服三种。我觉得,这其中最有能耐的当数用魅力去征服女人,最没出息的是用力量制服女人,最该诅咒的是用拳脚去驯服女人。何为男人的魅力?魅力精髓表现在对女人的呵护至深之情,体现在上述的“三从四得”之中,让女人在其间真切感受到何为真爱,情为何物?这就是无意征服的征服。

瓷婚,我来了,并将一直“愚笨”地坚守“三从四得”。当然,男同胞们切莫盲目效仿运用“三从四得”,应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和分步实施,免得添了女人的娇气,增加了自己精力、财力和体力上的负担。女人们也别以此作为标配,如手执一柄“尚方宝剑”,动辄作难发威、颐指气使,让男人整天像老佛爷身边的李莲英那样自己才过瘾。因为,要经营一份长久而牢固的婚姻,需要男女双方的相互理解、尊重、谦让与和平共处,真情付出的日子会怎样,相信时光自有安排。


作者简介:
李顺,男,媒体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至今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云南日报》《西部散文选刊》《春城晚报》《文山日报》《含笑花》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500余篇(首)。部分作品获国家、省、州征文奖,多篇散文收录《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作家出版社)、《中国最美游记》(作家出版社)、《孩子,你可以与众不同》(青岛出版社)、《精短散文佳篇选粹2018》(团结出版社)等选本。

主        编:刘云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