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爱新作品:做客池州淡如茶舍

 诗韵依依 2021-06-14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做客池州淡如茶舍

作者|李爱新  主编|幽梦静美

      





《神农本草经》记载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便有茶的起源之说。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产茶区也十分广泛,孕育着五彩缤纷的茶品,演绎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禅为东方智慧的结晶,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茶相结合便有“禅茶一味”之说,所谓喝茶是修行,禅茶一味是清欢。
       
茶为国饮,中国人在最早在唐代就创造了茶道。茶道注重饮茶、品茶的精神层面,须以茶艺为载体;而茶艺表演则是茶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注重泡茶、品茶的物质层面,须以茶道为指导。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的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
      


安徽地大物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茶树的生长,因此产茶历史悠久,名茶众多。中国十大名茶中的安徽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及祁门红茶就占了三位,还有太平猴魁、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屯溪绿茶、岳西翠兰、泾县特尖、涌溪火青、石台硒茶等名茶。1958年9月1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临安徽舒城县舒茶公社进行视察,发出了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好!以后要多多在山坡上开辟茶园” 的伟大号召。舒茶人民深受鼓舞,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在青岗岭历时多年建成高标准梯式“九一六”茶园。今天的舒茶己是“万岭千岗茶树绿,千家万户制名茶”,成为江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祁门红茶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等,邓小平赞叹“你们的祁门红茶世界有名!” 现祁门红茶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被誉为红茶皇后,有“祁门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之说。
       
国家高级茶艺技师、评茶员,茶文化研究者,中国插花会员,安徽古琴会员、香文化会员,中华茶艺联盟池州分会会长淡茹(杨峥嵘)女士。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学,本着“禅茶一味”、“心素为简,人淡如茶”的理念,携弟子在安徽池州创办淡如茶文化推广中心——淡如茶舍。致力于茶艺培训,茶会策划,推广中国式雅致茶生活及与茶有关的生活美学等。
      


鄙人自喻茶痴,尤对中国茶文化颇感兴趣。近期应友之邀慕名专程前往池州淡如茶舍进行拜访,受到淡茹女士的热情接待。淡如茶舍座落在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风景秀丽的杏花村内。茶舍为二层建筑,一层门厅门面主要经营茶和茶相关的商品,二层设有多个大小不同茶艺表演间、茶禅室及茶艺教学间等。整个茶舍场地清幽,装修简雅又显古色古香,各种精致的茶具及和茶有关的用品,与茶文化有关的名人字画及具有中国古典茶文化风格的装饰布置,突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禅道气氛。
       
来淡如茶舍时己近中午,在淡茹女士的盛情款待下,来到离茶舍不远的一家餐馆里用餐。我们边用餐,边听淡茹女士简单介绍了她的淡茹茶舍的创办发展历程及办茶舍的宗旨等。
       
午餐后,大家在茶舍里一起休息品茶聊天。淡茹女士一边让其弟子为我们泡茶表演茶艺,一边给我们讲述茶的有关知识。她从中国茶的起源、发展历史,种植栽培,地理环境,品种分类,采制工艺,茶具的选择,茶的冲泡,茶的品鉴,茶道的分类及茶艺表演技法,一直讲到中国历代茶文化,茶风俗,茶人逸事及茶与民族、茶与诗词、茶与佛教等。
       
期间,淡茹女士阐述了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的“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九之略”对中国茶艺发展的巨大贡献。提到《茶经》中的“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是陆羽“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茶人研究茶艺的根本准则。
      


淡茹女士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茶艺师,首先外在形象要过关,手指白晳修长,仪容仪表端庄大方。通过专业的茶艺技术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熟悉茶的自然属性,包括各类茶的生长特点等。还应对茶饮的风俗有所了解,熟悉各大类茶的冲泡技艺,能够组织担纲各类茶艺表演和设计茶宴等。同时指出,茶艺师每一次的茶艺表演过程,就是对茶生命的重造,茶艺师不仅要精通茶文化,还要通晓琴棋书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一种淡定、平和的心境与优雅的气质。在与客人交流时的每句话、每个眼神中,都能体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淡如茶舍就是以此为宗旨,致力于茶艺培训,茶会策划,目前己举办了多期的中高级茶艺师培训班,合格率达百分之百。目前有二百多名领到证的茶艺师大都己走上了工作岗位,尽展茶艺师的风采。
       
淡茹女士还从茶的修为论述其观点,她认为茶修,是一种时代的茶人情怀,是“和,静,怡,真”的中国茶道精神的行为方式,旨在泡好一壶中国茶的基础之上“借茶修为,以茶养德”,践行内外兼修,雅致生活。总之一句话,就是以茶修身、以茶修性、以茶修心。
       
在我们的要求下,淡茹女士还亲自为我们表演了几种茶的冲泡技法(传统式、诏安式、安溪式)及茶艺表演,并生动的给予讲解,弟子在一旁抚琴助兴。那旋律优美的音乐,那典雅、庄重、清秀的姿态,优雅的气质,娴熟的技艺,含蓄、温和、谦逊的礼仪动作,从容自然、温文尔雅的让茶发挥到最佳境界。期间我们分别品尝了红茶、岩茶等多种茶冲泡后的不同风味。真正让我们体验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受益匪浅。
       
临别时,淡茹女士还分别馈赠一些由她亲自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私房藏茶,淡如甘露高山红茶让我们带回去品尝,并嘱咐此茶为今年新茶,需冷藏一年后口感会更好些,再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下附作者简介:

  诗韵依依签约作家风采 : 李爱新,望湖精舍主人。安徽合肥人,业余爱好书画、摄影,读书,尤爱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李爱新作品:书 房 随 感
李爱新作品:禅 茶 一 味
李爱新作品:诗 词 一 组
李爱新作品:溶 洞 探 险
李爱新作品:国 庆 抒 怀
李爱新作品:山 村 晨 曦
李爱新作品:雨中的秋浦河
李爱新作品:回忆有录像厅的那个年代
李爱新作品:精耕自有豐收日,時光不負苦心人 —— 記己故著名書法家閻梓昭先生

李爱新作品:助教植物园拍荷花
李爱新作品:“三飨一宅”美食博物馆
李爱新作品:为庐剧《等不到今生等来世》拍试妆定型照后记
李爱新作品:致敬环卫工人
李爱新作品 : 浅 析 “元旦”

李爱新作品:参观苏家埠战役纪念园

李爱新作品:徽州西溪南与《金瓶梅》

李爱新作品:舌尖上的美味——走进秋浦河农家饭店

李爱新作品:观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李爱新作品:“土与火的艺术” 一一探访舒城县缸窑村;摄影:李爱新

李爱新作品:致力扶贫“爱的故事”一一瑜伽与艾同行;瑜伽:殷晓娟    摄影:杨子龙

李爱新作品:眼力和手感一一 杨子龙摄影讲座走进国防科技大学
杨子龙摄影故事经典系列1——青花美人赵雅芝;整理:李爱新
李爱新作品:赞 美 母 亲(母亲节专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