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经方传灯 2021-06-14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温,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薬力。温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麺、五辛、酒酪、臭悪等物。

解:本条文当归属太阴篇。

桂枝汤证病机:太阴阴阳不调和。脉:浮缓长,阳浮阴弱。证:发热、汗出、恶风

原文顺序疑有讹传,正确疑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翕翕发热,热自发,汗自出!阴弱者,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而阴弱其意有二:一是脉诊的阴阳虚实属性,左脉候阳右脉候阴,左脉浮,右脉虚弱(合参第280条文“脉弱”解读)。二是病机的阴阳虚实之理,阴阳不调和、阴阳各自为政,阳不得阴润则燥、阳入阴有碍郁而化热(阳浮),阴不得阳温则寒(阴弱)。

桂枝汤方后服药方法:

1)、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

服药中病即止用药勿过。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服药过量则矫枉过正人为添病。

2)、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解:药量用重剂,方法却是小剂量频进(与前文停后服不必尽剂相对),西医微量泵给药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医圣叮嘱:服药一勿过,过量则矫枉过正人为添病。二勿不及,服药量若不足则效不佳(服药量包括服药总量和单位时间服药量两部分)。

桂枝汤服药方法勿拘泥于桂枝汤,其理通用于《伤寒论》全篇,甚至通用于西医。曾参此小剂量频进之法,用大剂安定挽救多名癫痫持续状态患者(6小时安定用量达300mg,大多数的医生24小时安定用量低于30mg,杯水车薪焉能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