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的端午节

 小山草木记 2021-06-14

石菖蒲

东坡先生一生宦海沉浮播迁四方,但他面对苦难的随所住处恒安乐和超逸旷达,既为我们做出了千年表率,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时隔千年再读先生文字,依旧能触摸到他强劲跳动的伟大心灵共感他兹游奇绝的精彩人生,通晓生动描摹的时代风物,仅从东坡先生代表性的端午诗词中我们即可窥见一斑

元丰二年,1079年,东坡先生在湖州知州任上经历密州、徐州两个条件比较艰苦的州府先生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物产丰饶的东南富庶之州,虽然政治上仍在中枢之外,但毕竟可以实实在在为百姓做点事情故此,其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从《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里,可见一二。

艾和蒲。我们小区物业很贴心,免费领取艾蒲挂门上

五月初五那天,先生在门人秦少游等人陪同下,坐着肩舆,任其所适,访僧问道,闻香品茗,观微雨之山色,赏初夏之草木,登,穷大千,心情无比放松不知夜之将至其中“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之句,为全诗诗眼,把这天出游揽胜之愉悦心情表达得非常贴切。虽未提及端午风俗,但可以说是其同一主题作品中最洒脱从容的一首之后没多久,乌台诗案,由一方大员跌落为狱中重囚

经历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不久在城东开始了躬耕田亩的农夫生涯。初到黄州,东坡先生举目无亲,除了老朋友陈慥,最关心他的人要属知州徐君猷了。君猷是个谦谦君子,并把东坡先生当做罪人看待,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对他关爱有加,让东坡先生在举世皆毁的恶劣政治环境下,感受到一丝丝人性温暖。

艾/吴东浩摄

1081年,到黄州第二年,君猷置酒为东坡先生过端午节,先生一阕《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以记其事,词曰:“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此词上片写清新自然的五月景象,下片写与君猷一起欢度佳节的动人场景,最后歌颂太守善施政德使民安乐的功绩,是一首颇为轻快雅致的小品,其中亦寄托了先生自己的政治理想

作为植物爱好者,我最感兴趣的是词中兰条荐浴,菖花酿酒所涉及的草木。此处兰条,不是当今以国兰为代表的兰花,而是泛指以菊科佩兰为主的芳香植物,古人在端午这天,会采集佩兰、鱼腥草、艾叶、金银花、蒲公英、桃叶等具有抑制病菌功效的药用植物,煎水洗澡,从而保护皮肤,减少病菌感染机会,故端午节又被成为浴兰节

菖蒲/吴东浩摄

菖蒲,是端午节必不可少之物。在植物学上,日常所见菖蒲主要分两种,一是菖蒲本种,生于泥中,可长至一百五厘米高,中间有棱,谓之蒲剑,这就是日常和艾叶一起悬于门框的菖蒲,用于辟邪御毒,不可服用;另一种为石菖蒲,多生于溪流之中,叶长不过三五十厘米,以其中一寸九节者为佳,或切片或研末泡酒,饮之以辟瘟气。石菖蒲也常被读书人用于案头清供,东坡先生还专门写过一篇《石菖蒲赞》以颂其德。

黄州四年多,一个名震千古的名字“苏东坡”横空出世,一个脱胎换骨的新苏轼在此完成了凤凰涅槃,“两赋两词一帖”等辉耀千古的文学艺术作品,此时亦井喷式创作出来宋神宗爱惜苏轼才华,早就想重新启用,但执政大臣们一再推脱。元丰七年春(1084年),神宗亲下手诏,将苏轼量移汝州。离开黄州之前,东坡先生绕道去了江西筠州,看望他亲爱的弟弟子由,并和子由一家过了一个清贫但却其乐融融的端午节。

石菖蒲结子

在《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中,先生生动记录了侄子们典当衣物准备酒席、一家人把酒言欢、谈诗论文、用家乡话畅叙亲情的生动场面,他写道: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其中提到彩丝昌歜(chù)”两种端午风物。彩丝是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丝线做成的“五彩丝”,又称“长命缕”,拴于儿童手臂、手腕或悬于胸前、挂于蚊帐、摇篮之上,以为可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昌歜”是石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食用效果如同饮菖蒲酒。

箬竹叶包的粽子/桃小香摄

可惜神宗还未及起用东坡就薨逝了,其母宣仁太后垂帘摄政,东坡深受太后器重,不到一年时间扶摇直上,被拔擢至三品大员,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但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和,加上其他政敌嫉妒攻击,苏轼不堪其扰,请求外放。元祐四年(1089年),二度来杭,担任知州。

次年端午,写下了名作《南歌子·杭州端午》: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石菖蒲根一节一节的

此词生动描写了他与同僚们端午游赏杭州名胜十三楼之乐。其中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记端午酒食。昌歜前已述及,菰黍是啥呢?菰是茭白,黍是一种米,合起来就是茭白叶包的粽子,古人包粽子有用箬竹叶,有用荷叶的,也有用茭白叶的,宁波人还有用笋壳的,不一而足。为贮酒器,玉舟即酒杯,故琼彝倒玉舟之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以此写宴会之热闹非凡。

在东坡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之中,朝云可谓他的红颜知己,尤其在万里投荒被贬岭南之后,美丽而坚强的朝云,不但是其生活中的主要依靠,更是其精神上的重要慰藉。故东坡先生献给她的作品也是三人中最多的,尤以惠州期间为最。

香囊/望江南摄

绍圣二年,即1095年,东坡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这一年端午前一天,他填了一阕《浣溪沙·端午》,简直就是其对朝云表达喜爱与敬重的一封绵绵情书。词曰: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阕词不但刻画了朝云的动人情态,风俗描摹亦非常鲜明。浴芳兰即前文所叙之兰条荐浴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是千古名句,意为系五彩长寿丝祈愿长寿,挂香草药材做成的灵符或香囊永保平安,端午的佳节风物与朝云的佳人仙姿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此情此景,难怪坡公会情不自禁地对着朝云发出了千年之愿:佳人相见一千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