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汉诗歌《半棵树》:以树喻人,高歌傲然挺立的品格

 山间溪流阅览室 2021-06-14

一棵树,任凭风吹雨打,都要努力保持挺拔的姿势。半棵树,更有着其内在的坚韧。当诗人牛汉在诗歌《半棵树》中以树喻人时,傲然挺立的品格尤其耀眼。读着这首诗,让我不由想到魏朝诗人刘桢所写的古诗《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凌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中,所言之树,为松柏。所喻之意,也为品格。只不过它更强调迎风不倒、遭受严寒而不调的状态,着重刻画出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的品格。而在诗歌《半棵树》中,是以泛化的“半棵树”为喻体,更注重描述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傲然挺立的坚韧品格。

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

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

首节诗歌,描绘出了一幅画面。即一个山丘上,除了生长着半棵树,别无他物,茫茫天地间尽显荒凉。无论酷暑寒冬,还是风雨雪肆虐,这半棵树都要独身去面对。如果以这半棵树来喻人,可想而知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艰辛呀!短短两句诗,就渲染了孤单落寞的情感氛围。

像一个人

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

侧着身子挺立

紧接着,诗人在第二节明确指出了,这半棵树“像一个人”。立于荒凉山丘之上的孤单落寞,就指向了人生路途上四面无援的境遇。“迎面的风暴”,就指向了一生中所要经受的挫折与磨难。面对凛冽的风暴,是屈服?还是坚守?显然从诗人的视角来看,这必然是半棵坚守挺拔的“树”。

因此,存在于骨血里的迎难而上,瞬间就可以让自己做出避开“风暴”的动作,即“侧着身子挺立”。当前方的力量,自己不足以对抗时,选择侧身避让,就是一种明智的方法。这时,不能一味莽撞地去迎击,否则将会粉身碎骨。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

从树尖到树根

齐楂楂劈掉了半边

诗人在第三节说明了这半棵树形成的原因,“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原来,半棵树并不是断掉了上半截身子,留下下半截,而是从树尖到树根一分为二。这样的凄惨之状,令人触目惊心。

当思维建立在以树喻人的基础上时,就可以想象到挫折和磨难的可怕程度,几乎让一个人失去了半条生命。但是由于心中的坚守,他依旧傲然挺立,令人可敬可叹。此时,不由想到这首诗有没有具体人物原型?我想,应该是有的,是诗人自己,或是诗人熟知的某一位坚守自我的人。

春天来到的时候

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

长满了青青的枝叶

雷电的猛烈,让一棵完整的树,一分为二,裸露出鲜活的血肉。如此境遇下,它的生命会逝去吗?第四节诗告诉我们,它并没有因此而干枯,而是随着春天来临继续复苏。“直直地挺立着”是它的态度,“长满了青青的枝叶”是它的顽强拼搏。

侧身躲避的策略,最终没有奏效,还是亲身经历了雷电的“齐楂楂劈掉”。然而,它不仅要傲然挺立,还是重新焕发生命的绿意。以树喻人,我们便可以知道,当经受了挫折和磨难之后,除了坚守最初的内心,还要顽强不息,最终会迎来好的机会,搏出一片生机。

半棵树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

还是一整棵树那样伟岸

诗人的视线,再次转到这半棵树的整体。即使被劈掉一半,但它还是“那样高”,“那样伟岸”。两个“还是一整棵树”的排比,强调了它的傲然挺立,同时在对比中对半棵树进行了赞扬。这一节的书写,既是对现实状态的写照,也是从内心发出的高歌,盛赞了这种傲然挺立的品格。

人们说

雷电还要来劈它

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这半棵树焕发新绿,是否可以不再经受雷电的摧残?诗人引入人们的议论,告诉了我们“雷电还要来劈它”,只是“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这说明,要居安思危,当前只是一时的风平浪静,挫折和磨难还会继续降临,仍旧要以残躯去应对它们。

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

最后一节,诗人另起一行,单独说明了“雷电从远远的天边盯住了它”。挫折和磨难不会偃旗息鼓,要时刻警醒它们就在远方等待着自己的一时大意。

这可怕吗?显然已经不可怕了,已然经历过一次糟糕的“劈掉”,因为有迎难而上的拼搏,因为有傲然挺立的坚韧,自己会更好地去应对接下来的挫折和磨难。只不过不能得意忘形,要保持警惕思维。

一首好诗的诞生,必然有着其作品原型。《半棵树》中以树喻人,其遭遇之凄惨,其拼搏之强,其意志之坚,无论这位人物是诗人自己,还是其他人,都让人肃然起敬。这首诗,也告诉我们,挫折和磨难并不可怕,只要有着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有着傲然挺立的坚韧品格,终究会拥抱胜利的曙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