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丁专栏:赶上新医改,糖友的医疗改了啥?

 新用户4255oDAM 2021-06-14


音乐疗法
好听的曲子能稳糖

写专栏这件事或许是截至目前为止我所经历过的各种关系中最需严格信守承诺的一种关系。

一周一次,定时定量,风雨无阻,不迟到不早退,法网恢恢,无所遁逃。到目前为止还算是我唯一一次“全勤”。

今天早上,我的医生发微信跟我说,你要不要赶在新医改的最后一天做个检查?what? 北京新医改这么快落实了吗?于是,原本的选题翻天覆地的改成了现在这个,自己做的决定,哭着也要写完。

作为一个年轻的“老”病人,自我曝一下每个月的医药费用。我是北京医保在职员工这个级别,如果不实时报销的话一个月的口服药+胰岛素费用是1400多,减去可报销的费用,自己承担的部分大概在500多。

医事服务费---为医生的价值买单

这次的新医改主要改革在医药分开综合整改,取消医生的15%的药品加成,取消患者的诊疗费和挂号费,改为统一收取“医事服务费”。

一开始这事弄的我挺忐忑的,原先改革过一次,副主任和主任级别的挂号费用300元,其他职称的挂号费还是分7元和14元。但是尴尬的问题出现了,医院的专家是有限数的,出诊的工作时间也得安排开,为了应付政策,医院就出现了同一个专家值一天专家门诊,300元挂号,再值一个普通门诊14元,一个好姑凉嫁了两次,14元的那回简直抢手到爆表了。而这次的改革,我找了一个比较好看的实况表格,分享给你们。

 看完这个表格,是不是觉得心已经在肚子里了,并没有高到像欧美国家一样,还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合理的范围内的。

对于“医事服务费”这个问题,无论大家都有怎样糟糕的求医经历,我还是支持的态度。虽然我也被经验不足的医生折腾的跑断腿,但是必须承认,医生这个群体是一个非常爱学习,求上进的群体。这与他们的专业性强以及职业环境有关系,但凡没有一辈子学习的能力,是很难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的。

这个故事老生常谈了,但值得在这提一提。

1926年3月8日,因患尿血症,梁启超住进协和。经透视,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瘤,遂予以手术割除。术后解剖此肾,果见有一大如樱桃的黑点,但不是癌症。后来,社会上流传的说法是:医生由于判断失误,竟将健康的肾切去,梁启超被错割了肾。


就在反对西医的声音越来越强时,梁启超写了一份英文声明,题目是《我的病与协和医院》,至今保存在病案中。声明后来被翻译成中文,发表在《晨报》上。他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割,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出院之后,直到今日,我还是继续吃协和的药,病虽然没有清楚,但是比未受手术之前的确好了许多。”梁启超之所以为协和辩护,是因为不希望别人以他的病为借口,阻碍西医在中国的发展。他说:“我们不能因为现代人科学智识还幼稚,便根本怀疑到科学这样东西。”

我们不是梁启超,可能摊上自己了,也做不得这么高尚的事儿。梁启超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他的历史环境。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医学是探索中的科学,能解决的问题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医者与病患之间永远都是战友的关系,他在探索你的身体,而你们在一起抵抗疾病。不管,医事服务费的增加是否可以真正治愈医患千疮百孔的关系,希望这一个好的起步,能够将医生的价值体现,且不转嫁在病患身上。

降低药品价格——政府介入 价格透明化

随着两减一增的改革,从政府层面做了药品采购体系的改变,从而降低药品价格。

以往,医院和医生都靠“以药养医”,结果与不那么正规的医药企业一拍即可,合作的关键不是药好不好,而是赚得多不多。很多医保范围内便宜的药,换个包装和名称就能高价进入医院,医生也乐得开出,患者稀里糊涂就拿了,医保也成了冤大头。

如今,北京的医院不仅取消医疗加成,而且还推行“全国省级采购最低价格的药品阳光采购”。什么意思?只要是北京的正规医院,采购药品就要公示,什么药品什么价格,谁的贵谁的便宜都一目了然。同类型的药品,只能采购报价最低的。

没有了暗箱操作的空间,药企之间公平竞争,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就愿意把更多资源投向创新药、专利药。因为患者需要,自己有别人没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靠寻租。平衡医疗环境,让医院与药企进入正常的市场竞争循环。

社区医院药品目录与医院统一,家门口取药将梦想成真

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这事我觉得不错。因为我已经不止1,2次到家门口的社区开不到胰岛素了。因为社区医院只储备一些家常用药,而事实上,慢性病用药才是每个月的必修课啊。看图会开心。

北京市新医改,不只是在这几方面和层级进行变革,我也只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挑着说了几个感受。医改经过了几个轮回,未来的路还漫漫。

许舜英是这么描述周五的。星期五,星期五是过度被滥用的绯闻,关于荒淫无度暴饮暴食秘密结社无政府主义,关于烤乳鸽以及媚药。好吧,这个周五是哭着赶稿的~

政策终究不是白丁能掌控的,所以但凡你无数评说,也并无改变,或许还增加了烦恼。

那还不如,在能干的时候好好干,为自己不能干的时候多留余地,然后心怀一种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情怀吧。

更何况,赶上新医改的我们,运气还会差吗?

花丁专栏:静止在,旅途中

花丁专栏——关于母亲的碎片式记忆

花丁专栏:用自己的方式去赢就好

花丁专栏:借樱花说点癌症的事

花丁专栏:作为糖友,有些坎跨不过去,就不跨了!

花丁专栏:你有病啊?是的,我有!

花丁专栏

每周五、不见不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