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基于爱,一种基于怕

 我的书海601 2021-06-14


图片

文/月下客

图片

我用了挺长时间去思考,为什么我——一个理科生妈妈,养出了一个文科生月宝?

从小到大,在数理化领域一路畅行的我,近期被小学数学难住了。

就像一个天生筋骨柔软的人,后脚跟一下能扳到后脑勺,但是你若让她教会一个骨质坚硬的人,是如何一点一点抻拉、碾压才能做到这样,她反而说不出来。

苦于这种无从下手的状态,我内心变得越来越焦躁,月宝做不对题的时候,我也对她难免不满,尤其是看着她满脸委屈,说自己读不懂题的时候,我更是毫不留情地将此归于她的“懒于动脑”,甚至有时候,一个“笨”字几乎脱口而出。

孩子对母亲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所以我心里的不满,即使不说,月宝也了然于心,于是她渐渐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做数学题,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

图片

这段时间,我不停地反省自己,为什么语文和英语毫不插手,她的成绩却那么出色,数学我一直在关注,反而成绩不尽如人意?

难道是我数学的“强”反衬出了她的“弱”,还是我对她的打击过多,造成她不够自信?

有一天,我随手整理了她上学期的卷子,忽然发现当时的语文练习题也漏洞百出,英语默写也常默不对,我却没怎么往心里去。但是数学,每次她出错,我都会抓着她的错误不放,帮她进行反复训练。

我忽然发现,我对她的文科一直是放心的,但是对她的数学,我一直是不放心的。

在我的不放心里,有一种恐惧的能量,担心她小学数学起步不高,以后难度加大,跟不上;担心她逻辑思维不够,以后学所有的理科都会困难;担心她数学一直这样下去,将来给总成绩拉分;也担心自己引导得不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所有的担心都是诅咒,我这是给孩子下了多少诅咒啊!

图片

发现了这个情绪根源以后,我就调整自己的想法:

我把自己的恐惧一一破解,宽慰自己、帮自己转念,再面对月宝的时候,我不会基于一种“怕”,来心急如焚地帮月宝提升成绩,而是基于一种“爱”,让月宝发现数学的乐趣。

既然我以前能发现数学的乐趣,我为什么不能把它带给我的孩子呢?

现在我和月宝做数学题的时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30分钟刷一套卷子,然后我给她判分,再把错题重点讲解,而是我会提前精挑细选一两道稍有难度的问题,当做谜语或脑筋急转弯一样,怀着游戏的心态去处理。

我会和她一起研究怎么做更快,怎么做更易于思考,有时候,她发现了玄妙之处,竟然还会缠着我再出一两道。

有时候,她仗着学来的新招数,还拿着题去考验她爸爸。

看到月宝学数学时比以前快乐了,我才知道自己是摸着门道了,也正在把月宝往好的方向上带。

本来嘛,如果孩子不爱数学,见到数学就头疼,那她考了一百分有什么意义?如果孩子喜欢数学,乐于研究,有了探索精神,那就算成绩暂时差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图片

对孩子的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爱,一种是基于怕,两种教育模式产生的教育效果皆然不同。

当我们是基于各种担心、焦虑去教育孩子,那么本质上,我们是不相信孩子能成功,也会把这种不相信传递给孩子,让他们不自信,在某一个领域产生畏惧、退缩的心理。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支配下,我们不可能无条件地包容孩子、爱孩子,只会给他提很多要求,当他做不到的时候对他施以惩罚。

孩子接收到父母的恐惧,也会产生恐惧和对抗心理,父母越是给他提要求,他越不想照做,他害怕沦陷,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也害怕失去自己的力量。

当双方都在传递恐惧的能量时,他们其实都是在把对方推开,看似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前进,其实内心已分裂出不可逾越的鸿沟。

图片

但是当父母是基于真正的爱去教育孩子,就会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知道孩子也有他的苦楚,也有他的困惑,也有他的弱点和麻烦,他会像原谅自己一样去原谅孩子。

那时,我们给出的就是纯粹的,毫无杂念的、无条件的爱。

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温暖能量,也会立刻把这种爱回馈给我们,他们愿意让自己变得更好,愿意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和开心,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孩子和家长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美好的、和谐的、温暖的良性互动,而且这种互动可以长期持续下去。

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不那么关注孩子成绩的时候,他各方面反而都发展得很好。

但是如果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耗费太多精力,却往往弄巧成拙。

家长朋友们不妨在生活中留意一下,自己对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哪些是基于爱,哪些是基于怕,再观察一下,结果是不是有天壤之别?

愿我们早日回归爱的教育。
图片
END

月下客,亲子教育作家,潜意识图卡疗愈师。文章能引发家长强烈共鸣,给家长切实有效的教育指导,为家长轻松减压。代表作《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火遍全网,令上亿读者沸腾,关注她的读者都坦言:相识恨晚!著有《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失去自我的爱,是对孩子最深的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