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宫又历经了数百年的修炼后,凤凰已经可以自由地在九重三十六层天内翱翔。它们有时候会飞临人间,以观民情。岁月悠悠,人间正是禹王时代。神勇的大禹治水成功后,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庆祝仪式上载歌载舞。为了祝贺人王的功德,凤凰也参与了这一盛会。盛会结束后,凤凰正要展翅飞升,却见一个青年男子一直观察着自己。这个男子三十来岁,是从南方来的,他曾追随大禹十三年,帮助大禹治水。凤凰突然觉得这个男子似曾相似,这是一种来自远古的无意识。凤凰心中奇怪,他们放慢脚步,有意等这个青年跟上来。不知不觉,凤凰来到了江边一个偏僻的地方,他们停了下来,等着他。那个青年很快便追了上来,他一见到凤凰,便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九个头。凤凰没有做声,静静地接受了。看着他磕完头,凤开口道:“年轻人,起来吧。”那个青年站起身来,却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静静地感受了一会,才开口道:“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你们是我的亲人,虽然,你们是凤凰而我是人,但我仍旧有这种感觉。”凤凰长鸣一声,随即化身为一对中年夫妻。凰走上前来,细细地端详着那青年,然后很肯定地问道:“年轻人,你是火神后裔?!”那青年听罢,一下子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只是激动地点点头。凤也有些激动,他长吁了一口气,对那青年道:“孩子,来,告诉我们,你的名字,你的过去,你的家人!”于是三人找了个地方席地而坐,听那个青年讲述他的故事。他叫熊超群,他的父亲是族长,父亲希望他能够超越同侪,担负起振兴部族的重任,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他的族人目前有两百多个,但良莠不齐。为了历练自己,熊超群十九岁的时候就开始追随大禹,既完成了治水,也游历了天下。原来,就在少昊派人灭掉火神族裔的那一战中,芈熊等人虽然全军覆没,但是火神族裔仍旧有漏网之鱼。有两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他们去集市上交换物品,由于贪玩,不觉错过了时间,于是他们只好就在路上夜宿。等第二天回到部落时,他们却发现部落和族人都消亡了。他们四人虽然痛心疾首,但火神那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却激励着他们永不放弃。他们从此放弃芈姓,用祖先芈熊的名为姓,就在部落不远的深山里,艰难地哺育儿女,传承着火神的烟火。就这样经历了一代又一代,数百年后,终于聚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 那个青年讲到这里,凤凰心中已激动万分。作为火神的二魂,他们本来以为自己的族裔已经尽数被黄帝的后人消灭掉了,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沧海遗珠。凤平静了一下自己,告诉熊超群道:“孩子,我们是火神的二魂变化而来,也就是说,我们是你的先祖。我们本来以为,这世上已经没有火神族裔了,但没想到,真的是没想到啊!你们呀!”凤已经有点词穷了,这时凰接过话来,问熊超群的打算,熊超群说自己很快就要回南方去了,一来离开家乡十三年了,必须回去看看;二来,他要把遇到凤凰的消息带回给父亲和族人们。三人从下午谈到夜晚,这时候月朗星明,南天宫的朱雀似乎正在翱翔。熊超群突然指着朱雀对凤凰道:“两位祖先,你看,火神的另外一缕神魂,也就是第一缕,我从族史记载中看到过,说是它化成了南天宫的朱雀,为天帝镇守南天。我的祖先,是多么地伟大啊!”凤凰听罢,心中且惊且喜,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跟朱雀之间为什么总有一种不绝如缕的感应存在的原因了!凤凰心中突然有一股强烈的冲动,他们要飞上天去,拥抱朱雀!凤对熊超群道:“孩子,谢谢你告诉我,火神的三魂,终于要重聚了!你尽快回到南方,从此要日夜辛劳,努力建设好自己的部落。而我们,也要回归天宫了。”熊超群点点头,朝凤凰道:“请先祖放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管中土的天子怎样欺压我们、侵伐我们,我们或许会暂时认输,我们甚至相信这就是天命,但我们永远不会认命!我们永远都在前进!先祖啊!如果你们愿意,一定要去我们的部落看看,让大家认识你们。因为,你们能给予我们无穷的力量。”凤凰都点了点头,他们是知道的!祖先的存在,不单单是一个家庭完整的象征之一,更是一个家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火神族裔在火神精神的引领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断地开疆拓土,历经生死存亡之后,仍旧在坚强、勇敢、不屈地前行。这就是民族无意识通过祖先崇拜这一原型事件带来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让人类永远都不会放弃追求自性化的修炼。此后,熊超群回到了自己的部落。由于他追随大禹完成了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给了他一个奖牌。这个奖牌,让他赢得了族人的尊敬,他后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的首领。他向族人讲述着凤凰和朱雀的事迹,并且开始供奉凤凰为部族的守护神。熊超群不肯浪费任何时间,他周期性地组织族里的孩子学习文武知识。又六百年后,火神族裔熊氏已经成为了长江边上的一个不小的部落了。他们仍旧顽强地奋斗,坚定地拼搏,也仍旧与世无争。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火神族裔的宿命,就注定了要流亡。此时人间已经是商朝了。商天子不但继承了黄帝驱逐火神族裔的基因,他甚至还扬言要将凤凰捕住,养在自家笼子里当宠物。熊氏部落跟商朝的对抗,也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他们不敢在江边开阔的平原地带居住,那里没有防御性,他们左思右想,只好住在荆棘满地的丛林里。商朝的人嘲笑他们,称他们为荆人,因为他们生活在荆棘丛中,也总是躲避在荆棘丛中。但身为火神族裔的熊氏部落并不在意,他们甚至还自我解嘲道:“我们确实生活在荆棘之中,但是荆不好听,我们更喜欢用当地的'楚’这个字。”楚,就是荆条的意思。从此,熊氏以楚人的面目出现了。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令中土——这时候改称中原了——的黄帝后裔刮目相看的楚国。为了开枝散叶,他们开始以芈叶、芈熊为基础,将自己的部落分为芈姓部落、熊姓部落和叶姓部落等,在江汉一带不断努力地开拓。来自于商王朝的打击持续了400年之后,楚人出了一位政治能力超群的道家人物。他叫熊蚤,后世称其为鬻熊、鬻熊子或鬻子。商朝末年,纣王无道。鬻熊在权衡利弊后,往西岐去投奔周文王,并成为了周文王的火师。周文王当时并非天子,但在鬻熊的辅佐下,渐渐地生出了伐纣的野心。周文王拜鬻熊为师,向他求取获得天下的治国方略。鬻熊最终死在了武王伐纣的战争中,算是劳苦功高,为国捐躯了。但是骄傲的周武王并没有认识到鬻熊的功劳,而是将姜子牙这个异性王摆在了第一位。周武王分封诸侯,几乎全看血缘关系和裙带关系。鬻熊的儿子熊丽最终满怀悲愤与失望地离开了西周的新都城镐京。回到楚地的熊丽决定不再把周朝当成是尊重的对象,并且对自己的儿子熊狂说道:“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一直想和中原人和平共处,我们最近数百年来也一直在学习中原人先进的文化和文明,但是中原人却始终认为我们就是蛮夷。我为你取名熊狂,就是要让中原人知道,我楚人,蛮夷也,中原人既然这样认为,我们就狂给他们看看。”数十年后,周武王去世了,武王之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在学习本国的历史时,终于感念到了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楚人的贡献,于是他将鬻熊的曾孙,也就是熊狂的儿子熊绎,封在南方蛮荒之地,赐给他土地仅有五十里的子爵爵位。从此,楚人终于建立了楚国政权,国都居于丹阳。当时的诸侯分为五等,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例如齐国被封为公国,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公和侯的地位尊贵,而且国土面积大。子爵比较低级,国土只有五十里(约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平方公里)。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来自中土黄帝后裔的认可!楚人在炎帝战败,流亡了近两千年后,终于获得了黄帝后裔的认可!楚子受周天子诰封的这一天,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楚人的建国之日,也是炎黄真正融合的象征。熊绎后来受周成王的宣召,去周都镐京参加诸侯会典“岐阳之盟”。但是周成王却拒绝了熊绎进入大殿的请求,只是让他作为火师,和鲜卑人在一起,以服务员的身份,为诸侯摆放缩酒的苞茅、摆放座次席位卡、点燃喜庆的篝火。熊绎的内心,虽然充满了屈辱,但是他却毕恭毕敬地接受了周成王的安排。直到周成王去世,但凡有诸侯聚会,熊绎都要千里迢迢地去镐京服侍周成王。这是一个目光深远、胸怀大度的楚国领导人为了楚国不被中原人攻打做出的极大的牺牲。周成王去世后,周康王继位,康王更加地对楚人不恭敬。熊绎虽然忍辱负重,但在自己垂暮之年终于发现,中原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真正认同楚人的。于是,熊绎对楚人定下了一个规矩:“从此以后,国君三年不出兵,则死不从礼。”意思就是说,以后每一任的楚国领导人,都要亲自领兵打战,如果有连续三年没上过战场的,死后不准进宗庙、不被祭祀。楚人的这一条规矩,导致此后的十六位楚王中,有十三位都曾纵横疆场,甚至楚武王熊通在征伐随国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武王之子楚文王熊赀在征伐黄国后也病死在路上。熊绎去世后,其子熊艾继任楚国国君之位。熊艾决定不再参加周王的诸侯会盟,这让康王的继位者周昭王勃然大怒,点起倾国之兵南下攻打楚国。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在楚君带领下,楚人表现出顽强的战斗力,周昭王想要的运动战没能如愿,却被楚人的游击战打得焦头烂额。持续了八年的周楚之战,以周昭王在汉江的落水身亡而告终。熊艾去世后,子熊杨继位;熊杨之后,子熊渠继位,是为楚国建国后的第六位国君。熊渠趁周王室衰弱和中原动乱之机,开始带领楚国开疆拓土,相继攻打庸国(今湖北竹山县)、扬越(今湖北中部)、鄂国(今湖北鄂州、武汉一带),将楚国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使楚国逐渐兴盛起来。熊渠向中原人响亮地宣称道:“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从此以后,楚人不再去想回归中原之事,也不再以中原文明为目标,而是开始努力发展有着自己特色的楚文化与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