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黑,不脏,不乱,黄宾虹绘《煮茗待客》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21-06-15

黄宾虹是近代著名画家,他有很多经典作品看上去很黑,很脏,很乱。千万不要被他作品的表象所迷惑,他晚年形成的“黑宾虹”画风,将华滋厚重的笔墨发挥到极致。作为名家来讲,他的作品有很多面,这幅《煮茗待客》是黄宾虹84岁时的作品,画中墨彩并重,描绘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美景。

黄宾虹80以后的作品很少用重色,《煮茗待客》中大面积敷染青绿色彩,让画面看上去清新明丽。黄宾虹在创作中体现了他多元化的审美观点,让人看到他对境界的追求,超越了同时代的很多画家。


黄宾虹说过,画山水画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然山水的奥妙。如果只知道临摹,只能算作刚刚入门的初学者。黄宾虹在创作中,特别强调画面的自然美感。他常常对景写生,把自己的艺术见解融合到有真实感的山水中。

这幅《煮茗待客》巧用传统“山居”题材,用平远法构图将画面推向远方。一座石桥连接东西两岸,一侧是田园风光,另一侧是山林草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成了这幅画的主旨。文人墨客的洒脱淡泊,用质朴清新景致进行烘托。


黄宾虹在创作中对绘画材料相当挑剔,尤其画这种彩墨并重的山水,所用纸张一定不能有“火气”。所谓火气就是指宣纸过新,表面少了氧化层,致使墨色渲染的时候不能与纸张完美契合。根据画中款识,黄宾虹找到一张“老纸”,于是才画了这幅厚重古艳的山林佳境。

由于笔墨调和,整幅画看上去“乱中不乱”,入乎规矩之中,有超乎规矩之外。黄宾虹在创作中受石涛画论的影响,石涛倡导的“借古开今”对他影响很大。画中山林流泉,处处体现了他对石涛作品的深刻领悟。


《煮茗待客》疏密结合,虚实相生,画中留白贯穿自然天地,犹如内心对山水的感悟。黄宾虹在创作中相当注意取舍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所谓取,就是追写物状;所谓舍,就是对景写生要写出心中美景。

他把这些对美的感悟融合到作品中,就有了这幅看上去赏心悦目的山水佳作。春山流云,文人坐在书斋中煮茶听泉,这样从容闲适的生活,让人与山水有了不忍分离的感情。画山水要有神韵,这份真情就是神韵的一部分。


想要了解一个画家,就要看他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也要看他同一阶段的不同作品。从《煮茗待客》可以看到,黄宾虹把自然山水当成老师,进而当成朋友。他和自然美景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他笔笔有所思,落笔无妄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