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阳县建国前的行政区划

 datiekangning 2021-06-15

张帆文史类文章原阳走笔系列之—— 

原阳县建国前的行政区划

文/张 帆

1950年3月13日,原武县、阳武县正式合并为一个县,并各取其首字,命名为原阳县。现在的县级行政区划为县、乡镇(街道)、村三级。那么,建国之前的古代至民国时期的原阳县行政区划又是什么情形呢?

先看原武县:

在元代,原武县共分为22里。到了明初,合并为14里。即:在城、兴贤、加乐、正庄、西吴、马娄、长城、马家渡、陈付、王村、娄村、崇德、安城、长和。每里下辖10甲,共辖47村。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初期,分为13地方,由地方分统各村。并设保甲,以保统甲,以甲统户。共城厢一、村落176。十三地方为:在城、寨里村、娄彩店、官厂镇、胡村铺、马渡、庙王口、王村、张角村、娄村、磁固堤、阎实口、白塔。

民国五(1916)年,将13地方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区。区辖公村,公村辖私村,凡42公村。

东区9公村为:大刘固、判官村、武庄、官厂、柳园、营里、熊庄、赵庄、寨里;西区8公村为:大张庄、大徐庄、西杨庄、司庄、王村、新庄、口里、圈里;南区10公村为:河沟北沿、胡村铺、后刘窑、后王屋、大董庄、韩董庄、堤东、王庄、刘庄、韩屋;北区七公村为:师寨、新集、靳科楼、东磁固堤、西磁固堤、高庄、马头王;中区辖四街、四关。

民国二十(1931)年,将五个区改为四个区,区下设乡(镇)、村(关),共四镇66乡,凡271村(关)。第一区辖一镇15乡,即:在城镇、公正乡、大公乡、民享乡、民有乡、民福乡、敬爱乡、济民乡、平等乡、博爱乡、邀荣乡、进化乡、义勇乡、临渠乡、刷新乡、自新乡;第二区辖一镇16乡,即:党治镇(东磁固堤)、崇正乡、三民乡、励精乡、立宪乡、大道乡、守望乡、立业乡、文明乡、自治乡、民治乡、联合乡、相助乡、革故乡、自修乡、独立乡、镇边乡;第三区辖一镇17乡,即:自立镇(王村)、民生乡、民权乡、民族乡、自由乡、振兴乡、励治乡、治安乡、里河乡、接正乡、新民乡、临荥乡、为公乡、大同乡、美生乡、自卫乡、临堤乡、临河乡;第四区辖一镇18乡,即:五权镇(官厂)、四权乡、忠义乡、仁爱乡、崇德乡、修正乡、共和乡、光华乡、太康乡、尚武乡、耀武乡、自爱乡、自重乡、沿河乡、互助乡、维新乡、重新乡、更新乡、鼎新乡。

民国二十二(1933)年,将区下乡镇村改为保甲,并设联保,共联保21、保93、甲978。第一区(驻城内):联保5、保25、甲250;第二区(驻磁固堤):联保7、保23、甲335;第三区(驻王村):联保5、保20、甲220;第四区(驻官厂):联保4、保25、甲273。

民国二十四(1935)年,改为联保15、保111、甲1114,辖村292。

民国三十五(1946)年,取消区,改划为四个乡镇,共辖64保、642甲。分别为:官厂乡,保17、甲157;韩董庄乡,保17、甲168;磁固堤乡,保15、甲151;城厢镇,保15、甲166。

再看阳武县:

明初为51里,后改为45保,每保10甲。各保为:明伦保、辛店保、原城保、马村保、政善保、谷伦保、黑石保、齐亦保、高明保、宣化保、地城保、川村保、杏兰保、庞村保、市黄保、大宾保、献功保、名石保、东赵保、西赵保、西智保、中智保、东智保、西隅保、东隅保、承流保、西查保、东查保、西正保、中正保、东正保、北辛保、南辛保、吾柳保、德化保、文宁保、沙河保、掌中保、中岳保、朱留保、洋山保、仁庆保、梁庆保、留侯保、郑村保。

明天启四(1624)年,将45保并为28保。各保为:明伦保、原城保、地城保、大宾保、高明保、政善保、谷伦保、黑石保、杏兰保、献功保、名石保、东查保、西赵保、西隅保、朱留保、留侯保、市黄保、西智保、中智保、东智保、承流保、北辛保、南辛保、德化保、中正保、掌中保、仁庆保、郑村保。

清乾隆五(1740)年,将28保改称28地方,后改为32地方,为:东明伦、西明伦、棘针铺、南西赵、北西赵、南谷堆、任家谷堆、大宾、黑圪垱、南黑石、保铺、水牛赵、雁李、太平镇、郑村、西湾寺、齐亦集、南川留寺、北川留寺、东小黑石、西小黑石、延州、东文宁、西文宁、东福城、西福城、东白科堤、中白科堤、西白科堤、黑洋山、穆家楼、赵家寨。后,取消穆家楼、赵家寨二地方,增在城地方,并将棘针铺分为南棘针铺和北棘针铺二地方。

民国九(1920)年,改32地方为东、西、南、北、中五区,区下辖村(公村),共81村。民国十九(1930)年,将区改为一、二、三、四、五区。一区城内、二区大宾集、三区齐亦集、四区延州、五区黑洋山。翌年,将区下公村取消,划为130个乡镇。民国二十二(1933)年,取消乡镇,改为保甲制。共187保、2029甲。民国二十四(1935)年,改五区为三区:一区城内,二区太平镇,三区福宁集。但此次划分并为实施。故仍为5区、24联保、184保、2070甲。一区34保、377甲;二区27保、316甲;三区47保、506甲;四区33保、400甲;五区46保、471甲。后,全县减为185保。民国三十四(1945)年,撤区,改为10个乡镇,下辖145保、1680甲。为:中山镇,17保185甲;五柳乡,12保131甲;留侯乡,13保166甲;延州镇,16保181甲;福宁乡,16保170甲;黑洋山镇,15保143甲;齐亦镇,15保200甲;大宾镇,13保167甲;包厂乡,15保174甲;郭庄乡,13保163甲。

解放前的原阳县:

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在原武县、阳武县边区建立起原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划辖地为四个区,后增至6个区,为:一区官厂、二区马庄、三区磁固堤、四区包厂、五区杨桥(中牟县)、6区董岗(中牟县)。

在此,我不禁为我的家乡包厂村作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而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1947年,原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在阳武县境内划出两个游击区,一区驻齐街,二区驻陡门。1948年10月,阳武、原武两县解放后,并成一个原阳县。全县划为七区:一区齐街、二区阳阿、三区黑洋山、四区大宾、五区官厂、六区原武、七区马庄。1949年春,全县为七个区:一区杨湾、二区福宁集、三区齐街、四区大宾、五区官厂、六区原武、七区马庄。后增城关区。

抗日战争时期,敌日伪行政区如下:

原武县分为4个区:一区先驻靳科楼,后迁原武城、二区官厂、三区王村、四区盐店庄,又称特别区,辖黄河北岸荥泽县、郑县一部分村庄。

阳武县,1937——1940年为3个区:一区城内,辖一镇(城关镇)55保463甲179村;二区太平镇,辖一镇(太平镇)51保455甲209村;三区齐街,辖2镇(齐亦镇、延州镇)52保435甲168村。1940年7月,划为5个区、24联、192保、1353甲。一区城内、二区太平镇、三区福宁集、四区盐店庄、五区延州。1942年4月,第三区改驻齐街,第四区改驻延州,第五区驻黑洋山。

原阳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地,不仅积淀着秦汉古县阳武县、原武县的悠久博大,文明厚重,也见证了上古时期仓颉精神的敢为人先,战国时期毛遂自荐的勇于担当和众多原阳历代历史人物的精彩纷呈。同时,也因为历史上的十五宰相之故里、开国领袖毛泽东祖根地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元素而享誉遐迩。如今的原阳县,更是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致力长远,风生水起而令世人为之瞩目。

原阳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