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123xyz123 2021-06-15
  • 前言

“地利”是古代战争胜负的三大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战国时期秦国从蜀地进攻楚国,由于李冰父子解决了运输问题,所以沿川江而入长江,一举灭掉楚国,依仗的是岷江水入成都平原。

诸葛亮北伐,天时、地利均不占优,尤其是粮草供应不能持久,必须穿越两国分界线秦岭,所以诸葛亮败于“地利!”

李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初衷是为了战争。

公元前四世纪,秦国君臣一致同意先占领蜀国,然后利用大江东去的浩大冲击,利用秦国的无敌舰队,占领楚国,统一华夏。

这是战略家司马错的统一策略,秦惠王拍板决定一一要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是因为粮草后继乏力,大兵屯积于今天的涪陵、重庆一线,无力进攻楚国。

这次战役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造船和集中兵力都要在岷江上游进行,而训练士兵、打造兵器、集中军队却要在成都进行,这段距离大约有几十公里的陆路。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80年的秋天。

八年后即公元前272年,一个千古流芳的人物出现在蜀国的灌县,他就是蜀郡太守李冰。他奉秦王之命,改造岷江,使岷江之流可以直达成都平原。

这就是以后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过八年的努力,玉垒山终于劈开一条宽20米,长80米的水路,岷江水进入平原,所有船只可以从岷江上游直达成都。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10万秦国人由关中地区迁移蜀地,开荒种地,成为巨大的粮仓,秦国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

公元前223年,秦国百万大军席捲荆襄楚地,两年后全国统一。

(当年的秦国将士)

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望“(秦)岭兴叹!”

这里只谈诸葛亮面对的粮草危机。

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是魏明帝在位的前期,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曹魏政权尚称稳定。可以有效的动员全国力量支援战区。

至于“地利”,这是蜀汉政权无法绕过的巨大障碍。

魏、蜀、吴三国的分界线是秦岭山脉、三峡和长江沿线。难度最大的当数秦岭山脉。

我们都曾经多次穿越过秦岭,无不为它的三千多米海拔的大山所叹服,而且秦岭山脉绵延起伏,实在是蜀地的天然屏障,当然也是出川障碍。所以曹操根本不把汉中放在心上,视为鸡肋,他的眼光正确。

诸葛亮当然也有应对之策,那就是“速战速决”。但是,司马懿绝对是个天才,宁愿被不苟言笑的大丞相嘲笑,也不轻启战端,而是高挂免战牌,上书“今天学习”。

所以,在整个北伐中,后勤军粮的运输,始

终是诸葛亮的最大难题,因为蜀军毫无地利优势。

总结:三军未行,粮草先行,纵观整个大汉朝的历史,刘邦因为萧何的粮草保证供应,所以是夺取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国统一全国,关键的问题是解决了运输难题。

而诸葛亮虽有六次北伐,却最终困于粮草无法持久,所以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