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六经求真》:第七编 太阴病篇 第二章 太阴病纲领

 风声之家 2021-06-15

今天

第七编:太阴病

第二章:太阴病纲领

1、“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疼,——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此条为太阴病提纲,亦即太阴病的病理界说。提纲中证状的综合反映正是伤寒胃肠病的阴性病理过程。本条作为太阴病的界说以与六经病及其他病种相区别。凡具此证状的即为太阴病。关于太阴病的病理已于太阴病概说中述及。

脉经与千金翼本条无“若下之必”四字。玉函本条中“结硬”作“痞硬”,均是。因胃肠虚寒之病,本自有痞硬,并非误下而有。同时,作为太阴病的界说,决不能用误下后的表现来认识。所以“若下之必”四字应刪去,此四字是后人注语误入正文的。

此条提纲,作为太阴病理界说,确能反映出太阴病的病性、病位和病势,透过证状的综合反映,确实看得出胃肠虚寒的病理趋势。从与阳明病看其病位的同一性与病性的相对性;从与太阳病看其病位表里的相对性与病性阴阳的相对性;从与少阴病看其病性的同一性与病位的表里相对性;从少阳与厥阴看其病位与病性的异同,太阴提纲确能概栝它的病理特性,是完全可以作为本经病的病理界说的。因它确是以它单独具冇的病理特征来与他经相区别的。但陆渊雷先生则怀疑太阴病为杂病而不是伤寒,并认为仲景是拘牵内经中六经之名数而削足适履。

陆先生在少阳病提纲下说:“六经病篇之首,各有之为病一条,说者相承,以为本经病之提纲。今复考之,唯太阳、太阴二条足以概括本经病状,堪当提纲之名。其余四经,颇不然矣,阳明之提纲胃家实,是但举承气腑病遗却白虎经病也。少阴之提纲脉微细但欲寐,亦不足尽少阴之病状。观本篇及论中用姜附诸证可以见也。厥阴病自分两种,其一上热下寒,其一寒热胜复,提纲亦举其一遗其一。

本条少阳之提纲,则举其近似之细者,遗其正证之大者,于诸提纲中尤为无理。”先生于六经提纲是以能否概括本经病状为准则来衡量其可不可为本经提纲,而不是从病理特征来认识六经提纲。所以先生不能认识六经病是以病性与病位相区别的伤寒病理发展过程的六个特殊的阶段。因而也便不能区分伤寒与杂病。先生甚至说:“太阴当属杂病,不属伤寒也。伤寒阴证,实际唯少阴一种。”先生认为伤寒阴证唯少阴一种是看到少阴病有发热的证候,然而为何不见太阴病脉浮缓至七八日大便硬有转属阳明的例,以及少阳与厥阴之间的转化关系呢!当然,太阴病与杂病中胃肠虚寒下利在治法并无不同,但这是中医阴病扶正的治疗原则,因为治疗疾病的任何手段都是建立在依赖机体内动力的基础之上的,在正虚占主导地位的阴性过程中,必须用扶正法以转化正邪的矛盾关系而收到治愈的效果。

所以,伤寒太阴病虽与杂病胃肠虚寒下利治法相同,但这并不能说明太阴为杂病不是伤寒病因引起的病理过程。从六经病理界说看,从六经病相互转化的关系看,从治病的基本观念看,太阴病无可置疑的是伤寒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病理阶段。

2、“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此条亦是太阴病的辨证指标之一。太阴病以自下利为主征,但下利一证寒热皆有。如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黄芩汤证、白头翁汤证、大承气汤证等皆有下利,但因为它们是阳性病理过程,由于功能亢进代谢增高,加之对水分的丧失较多,造成组织缺水,所以产生渴感。所以仲景有“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的条文。太阴病的下利,由于是功能衰弱代谢减低的阴性过程,所以虽下利而不渴。以渴与不渴作为区别下利的阴阳性质是有病理根据的辨证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辨下利的阴阳病性,除脉象与渴不渴之外,尚有暴注下迫之势,水液浑浊之质,发热恶寒之病情,腹满胀大之形态等等皆属于热。阴性下利除不渴之外,尚有脉象沉微细弱,澄澈清冷与无热肢寒等等皆属于寒。临证须以脉证的综合反映判断病的阴阳性质。本文中“以其脏有寒”以下十四字是后人所加注语。既指出属太阴,自有太阴的治法,何必又说宜四逆辈这类含混文字。

3、“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此条也出于阳明篇中,但文为“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也,”与“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语意大致相类。太阴病自利不渴,脉若浮缓不沉细,手足自温不寒冷,是循环功能尚未甚衰弱,体液尚不亏虚。既能温煦远心的手足,也会对消化管的供血有较好情况。由于这一循环动力的内因,胃肠功能有了自行恢复的物质基础。所以至七八日可以暴烦下利自止。暴烦不是烦燥,是阳气恢复而出现的发热心烦,与大便硬同是阳复的表现。

文中“太阴当发身黄”下十六字是后人注语。此注语无理,黄疸与太阴病绝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请参看阳明病篇第五章第一节黄疸证。脾家实腐秽当去一句亦是后人注语。此言较有识见。脾家实指胃肠功能或正气充实,抗御功能奋起而排除其病理物质。邪气去正气复则下利自止。所以说腐秽当去故也。腐秽是指病理中的代谢物质。

4、“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当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第二条以自利不渴为太阴病的证状指标,此条以脉弱续自便利为太阴病的脉象指标。凡自便利而脉弱的即为太阴病。弱脉为沉细无力的体象,病机为气虚血亏。所以脉弱与自便利的综合反映为胃肠虚寒。

弱脉是血压降低血流减少循环功能减弱的情况。这种循环状况下,如有自利证,显然消化管的功能是受循环功能影响的,反之也影响循环的状况。也便是说弱脉证明自利为阴性病理过程,当然是胃肠的阴性病理过程,太阴病。文中“设当行”以下二十一字是后人所加注语。

因见太阴篇中有“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疼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疼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对太阴脉弱而用桂枝加大黄表示疑虑,然而不敢直指其误,所以削减药量,慎重从事,不要伤害虚弱的胃气。但误下太阳造成表证未解而腹满时疼,若下利而脉弱是转化太阴。若不下利脉不弱不可认为太阴病。若太阳误下造成大实疼尤不能认为太阴病。若腹满而疼脉沉细弱的断不可用大黄。所谓实疼,不仅表明有物结实,而且包涵正气充实之意,不然如何可用攻伐之药。读古医书,首先尊重病理与临床效验,不可泥死于字句之下。参看太阳篇桂枝加芍药与桂枝加大黄条。

5、“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此条与六经病理不合,不是仲景文字,是别派医家的言论。四肢烦疼是发热四肢疼痛。此为表证。太阴病为里病。烦疼为阳证,太阴为里寒为阴性病,阴阳表里迥然不同。钱潢解太阴为脾病,脾主四肢。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故令烦疼。钱氏之解释,虽言之成理,实为附会之辞。如问太阴何以为脾病?又何以不得禀水谷之气?不得禀水谷之气何以致烦疼?回答也许不难,唯恐越答越离太阴病理越远了。阳微阴涩而长一句亦难解。大抵别派医家的言论皆不可以六经病理解释。不可解则不必强解,强解无益。对原文解释务求阐发病理,合于病理,合于事实则有益临床实践。如为解释而解释,无益于实践,乃纸上空谈。

图片

6、“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此条难以病理解释。六经病皆有欲解时间一条。可能为阴阳家以五行生克的理论推测之言附于六经病中。前人皆以阴阳旺气为解,但究竟难以临床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仍须在实践中检验其真伪。

7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下利指太阴下利。唯太阴病下利脉当沉微细弱。若浮而缓是向阳性转化的脉征,即旧说:“阴病见阳脉者生。”如上第三条。太阴下利脉反实则是危证。因下利日十余行,而邪气尚盛,利下不止,阴液将竭,必致循环衰竭而死。

成无已说:“下利者,里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脏也,故死。”难经说:“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陆渊雷先生说:“余所经验,但觉血液在血管中劲疾直前,不复有波动起落。盖脉管已失弹力,而心脏之虚性兴奋未已也。若是者,其死不出一周时。”此条脉证确如先生经验,经文所说实脉决非长大有力之实脉,当是假实脉。如张介宾说:“实脉有真假,真实者易知,假实者易误,故必问其所因而察其形证。”

《素问·平人气象》说:“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又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从《素问》与诸家对脉之胃气的论述中看,脉的胃气,是具体的东西,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密的东西。脉的胃气,在平人指脉博不疾不徐,脉来和缓,血液充盈,脉管弹性良好的体象。在病理过程中。

病与脉相协调,如大承气汤证,脉象或实或滑或弦为病脉相应,为有胃气;若脉虚或涩或弱,是病与脉不相应,为无胃气。若太阴病下利日十余行,脉浮缓为有胃气,是向愈的机转;若脉沉细为病脉相应,亦称有胃气。凡无胃气的脉亦称真脏脉,应以病脉的具体状况而论。如太阴下利日十余行见假实脉;阳明大承气汤证脉见虚、涩的皆谓之无胃气,故死。

8、“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此条亦是太阴理法。下利清谷脉弱是太阴病。若太阴病下利清谷,因丧失津液而致骨骼肌挛疼;或太阴与太阳并病下利而身疼,应先以四逆温里,清便自调后治表证身疼。若误用汗法先攻其表,汗出后必发生胀满。所以然之病理机制为:下利清谷原是胃肠虚寒,循环系统对消化管的供血本自不足。若更发汗,汗出而阳益虚阴益耗,循环愈加衰弱。所谓“夺汗者无血”。这进一步使胃肠功能下降,其内容物留滞发酵产生气体而发胀满。这种胀是属于阴性过程的,有着阴性病的脉证指征。与阳性胀满不同。

9、“下利后脉绝,手足寒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晬音最,晬时即周时。十二时辰历尽,即一昼夜时间。

下利脉绝手足寒冷是死证。但下利后脉绝手足寒冷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下利停止,虽脉绝手足寒冷,但周时内功能恢复,循环系统向四肢供血增进而脉还手足自温,同时消化管亦相应得到血液温煦而功能恢复,所以是痊愈的征候。若周时脉不还的则是阳亡阴脱的死证。由此可知,下利后是利止以后,而利止有功能恢复的利止,亦有亡阳阴竭的利止。亡阳阴竭与阳气来复的区别在脉还与不还中分。所谓脉绝乃挠骨动脉微弱到不可触知的程度,或血流中断。所谓死证,是因循环已衰竭,机体内动力已濒于消失,治疗的基础已极其消弱。但为医者不可消极观望其脉还与不还,急当以姜附人参回其阳以救助之。

10、“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此条与上条文意相类同。上条为下利止后,此条是下利过程之中;上条是周时脉自还手足自温,此条是灸之脉不还手足不温。无论下利之中或下利之后,凡厥逆无脉的皆是表里虚寒之危证。急以通脉四逆汤并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以期阳回脉还。若灸之肢不温脉不还而微喘的死,即不喘若肢不温脉不还的亦死。微喘一证,在脉绝厥而自下利的过程中是肺之末稍循环衰竭时出现的呼吸浅表。所以说死。

11、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故也

本条自“必郁冒”以下皆后人注语误入正文的。因为下利清谷脉沉迟是阳虚里寒,胃肠病的阴性过程。面少赤为戴阳、格阳证。戴阳表现颜面微赤,如酒酣状,伴有心悸气短、足冷便清,脉象沉迟微弱。格阳是里真寒外假热的表现。格阳证脉亦沉迟微弱,身虽热而欲得衣被。戴阳与格阳常在阳虚里寒病理过程中互见。若下利清谷脉沉迟戴阳格阳互见的阳虚里寒过程必无汗出而解的机转。所以说“必郁冒汗出而解”是一错误的注语。

虚阳上泛,病情已险,若汗出则虚阳外脱而死。郁冒汗出而解是阳邪怫郁在表之证。今为阳虚里寒证,既无汗解之机,亦绝不准强发汗。若强发汗,汗出则虚阳飞越眩冒而死。仲景有“下利止头眩自冒者死”的条文。此条自“下利清谷者”以下乃缺文,当补以四逆汤主之一句。“病人必微厥”以下十五字是后人对戴阳的注语,说戴阳者必微厥,是知此证为阴证。这与“必郁冒汗出解”是截然不同的,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

(以上内容选自《伤寒六经求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