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八年(4)周王迎后

 有物书斋 2021-06-15
---   01   ---


公元前704年,鲁桓公八年,周桓王十六年。

周天子春天派司局级官员中大夫家父到鲁国聘问以后,冬天又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祭公。这个人之前也来过,是在鲁隐公刚登基的时候,当时对他的记录是“祭伯来”

历史上对“祭伯”在鲁隐公元年的官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祭伯”是中大夫,“祭”采邑的名字,“伯”是名字;

另一种说“祭伯”是上大夫,“祭”是采邑的名字,“伯”是排行。具体的命名规则在《桓公八年(2)天子二聘》一文中有交代。

不过我倾向于第二种,《左传》的注释里,杜预也倾向于第二种,不过杜预后来被唐朝研究《左传》的人骂了个狗血喷头,这又是一本烂账。

春秋时代的“祭”是个中等诸侯国,当然,跟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屡次搬迁。目前经过考古学验证过的“祭”国,在河南省郑州市东北角上。


2006年-2009年,郑州市对郑东新区的全面文物考察和发掘,确定了祭伯城的位置其东西长约1380米,南北宽约1000米,周长是4760米,4.76公里。

这在当时是个大城了,毕竟郑州也是殷商都城,挖掘出来的商朝首都城墙周长也不过七公里。我们对比现在,一个相当于北京68%城区面积的城市,无论如何也不是个小城市。

---   02   ---


“祭”这个字《左传》注释是读“侧界反”,这是古代“反切注音法”,简单说就是用两个或者三个比较常用的字,各取声母和韵母进行组合注音,或者是把一个常用字的音分拆开形成两个音。

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注音,只是没有字母注音而已,字母注音法是民国时代的文人创造出来的,其母本是仿照英语和拉丁文,当时是要打倒一切封建残余,所有先进文明都要学习西方的时代,所以对文字进行注音也采用了字母注音的方式。

甚至当年还有学者希望废除汉字,让中国人像韩国人那样直接使用拼音,后来实践了一下发现不可行,同音字太多,搞出了很多麻烦,就停止了。

现在韩国也是每隔几年就有人提出“谚文+汉字”的建议,理由也是纯用拼音进行读写,根本连深奥一点的文章都写不成,而且现代韩国人都用“谚文(就是古代韩国人自创的训民正音)”,而韩国的古籍都是汉字,很多古籍都读不懂,翻译的时候又容易词不达意,导致很多文化传承出问题了,但这些理由都被韩国政府以民族自尊心为理由拒绝了。


言归正传,如果按照“侧界反”来读的话,就是把“侧”“c”拿出来,“界”中的“ie”拿出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字,按字母注音法就读“cie”,这音按照现在的发音习惯很难发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的语言发音也是经过了很多变革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两汉三国魏晋,唐,宋,元明清,这六个时代的发音各不相同。

所以《诗经》用现在的普通话去读,会发现很多不押韵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建立在元代以后北方话的基础上。

百度上有按照中古音韵、唐韵和宋韵去读《诗经》的音频,可以听一下,也很好听。“关关雎鸠”用中古音读起来非常像鸟儿的鸣叫“咕咕唧唧”。而唐音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粤语,宋音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客家话。

所以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唐玄宗跟杨贵妃说情话的时候,恐怕不是用陕西话说:“贵妃,额想你。”而是用粤语说:“贵妃,我挂住你。”(一笑)

---   03   ---


发现“cie”这个音比较难读,那么我们就得找找“侧”“界”在魏晋时代都发什么音。为什么说魏晋时代,而不是《左传》成书的春秋时代呢?因为《左传》的注释者杜预是魏晋时代的人。他虽然经过考证,但魏晋时代的语言发音已经与春秋时代不一样了。故而需要先考察魏晋时代的发音。

这就要感谢宋代的《广韵》,这是北宋真宗时期(1008年)官修的一部韵书,是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古代韵书就像现在的汉语字典,不同的是,《广韵》里面不但记录了很多当时的读音,也记录了很多古音,相当有价值。其在音韵学上的包罗万象可以直接秒杀清代的《声律启蒙》,与《广韵》比,《声律启蒙》就是小学一年级读物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广韵》一共有206韵,是韵数最多的韵书,而《声律启蒙》只有约30韵,这就是《辞海》《小学生用新华词典》的区别。我当年为了静心去躁,曾用毛笔抄了一遍《广韵》,效果很好,不过时间长点,大概需要半年左右。

在《广韵》里,我们找到了“界”的发音,发现“界”字和“祭”字在一个韵母分类下面。

看来这就是杜预用“界”来注释“祭”的发音的原因。那么“界”在当时发什么音呢?发“gàik”,有点类似于四川人说“世界”(世盖)。

然后找“侧”,发现“侧”在当时的发音并不是“ce”而是“zhai”。这个发音现在普通话里没有了,在河南土话里有。比如一个人侧着身子躺着,河南土话就会说这个人“侧棱(zhài lèng)着身子”。


如果把“侧”“界”的古音放在一起组合一下,就变成了“zhài”音。所以“祭伯”“祭”要读“zhài”音。

但现在河南郑州祭城区的路标上却不读“zhài”音,而是读“zhà”城。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后来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把北方话的发音也带入了中原,北方话音韵少,简单,说话短平快,慢慢的就把“zhài”缩略成了“zhà”。所以现在郑州市祭城区的路牌上,拼音标注也成了“zhà”城。


估计再过百十年,连《辞典》也要改了,就不会有人记得“祭伯”叫做“zhài”伯,而是叫成“zhà”伯了。

---   04   ---


“祭伯”上次到鲁国的时候,书面记载是跟周王室闹了矛盾后离开的,对于王室迷辛,书面上不好记载,所以只说了“来”而不说来做什么。但实际情况可能跟书面记载很不一致。通过对“祭伯”这次来山东的举动和时间分析:

祭伯上次来山东就是给周王室秘密选王后的!

有两个原因:
  • 1、祭伯(祭公)只来过山东两次,此后再也没有来过;

  • 2、祭伯(祭公)来山东两次,正好间隔十八年。


我们可以推测,祭公十八年前第一次来山东,很可能是祝贺纪国国君生了嫡女,同时订立约定,十八年后如果嫡女长成,优先考虑为王后人选。

十八年前祭公在鲁国停留,可能已经与鲁国讲好,如果纪国公室嫡女做了王后,鲁国要做主婚人。

也因此,纪国受到齐国压迫以后,第一个选择就是请鲁国出面调停,鲁国调停失败后,纪国要求鲁国带上纪国面见周天子,由周天子出面调停。

按常理来推,纪国与周王室有口头婚约,恐怕也是纪国在走投无路之下能想到的靠山了。这就顺带解释了《桓公六年(11):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里面齐国发难于纪国的事情。

否则很难解释,祭公来到鲁国很短时间,就在鲁国的邻国纪国选出了王后。不管是封建时代还是皇权时代还是现代,选一个好女人做妻子,永远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任。

对周天子来说,选一个好的王后,母仪天下,就是对天下子民最大的负责。更不用说,一个王后产生以后,一个外戚集团就会顺理成章的产生,这里面各种利益纠葛,非心腹重臣无法胜任“选后”的任务,非长时间考察,无法选出一个众望所归的王后。

通过“祭伯”此次来鲁国的称呼变为“祭公”,我们就知道,“祭伯”其实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三公”是周王室的最高官职,位高权重。心腹重臣这个条件满足了。

那么只剩下“长时间考察”这个条件了,祭公正好间隔十八年来到同一个地方,并且迅速迎娶王后,就说明这是提前有约定的,否则就太儿戏了。

所以鲁隐公元年,“祭伯来”,不是左丘明不知道祭伯到底来做什么的,而是无法记载,记载“祭伯为天子选后”?这事儿还没定,现在就说选后,搞得天下沸沸扬扬,很不好。

而且大肆宣扬为天子选后,跟商纣王这种亡国之君的做派太像了,所以,无法明说,只能说“来”

后世的史学家也有很多疑问,说:“周王室派大臣到诸侯国有使命有具体的事情叫做出使,聘问;有使命但没具体事务,或者闹了矛盾私自出来的行为叫做出奔;没有使命没有具体事务叫做来,那么祭伯为什么要'来’鲁国呢?如果闹矛盾的话叫出奔就行了,现在说祭伯和周王室闹了矛盾,不叫出奔而叫来,这明显有点矛盾嘛!”

现在,我们明白了,《春秋》和《左传》故意这么写,就是为了在文字上留下矛盾,让后世学者思考,看有没有人能够思考出接近真相的答案。这就是文字背后的故事。


---   05   --


“祭公”此行的目的迎接纪国公室之女为王后,那他为什么先到鲁国呢?《左传》的注解说,因为此次周天子大婚,要鲁国做主婚人,所以祭公要先来鲁国,与鲁桓公一起去纪国迎接王后。

  • 迎接称为“逆”,出嫁称为“归”.


所以古代女子出嫁以后回门省亲,称为“归宁”

周天子与鲁国关系虽然不太和睦,但牵涉到婚姻大事,还是需要鲁国这个礼仪之国出面。

除了我们都熟知的结婚六礼之外,先秦时代还有个“媵妾制度”,正好说一下。这个制度当年在《芈月传》里有所涉及。多用于贵族王室,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女方在出嫁时必须让自己的姊妹和同姓宗族的女子陪嫁。

这些陪嫁的女子就叫作媵妾,她们都是庶出的女孩,即非正妻所生。

在《周礼》中,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夫人,女方必须以侄女或姊娣随嫁,同时还必须从其他两个与女方同姓的宗亲国内各请一位女子陪嫁,也同样各让侄女、姊妹陪嫁。这样一来,诸侯一次性就娶了九个女子,但这些女子中只有夫人处于正妻地位,其余的都属于贵妾,也就是媵妾。这就是诸侯“一娶九女”的由来。

而周天子娶亲,连同正妻也就是王后在内,一共要娶十二人。这些媵妾过去以后,地位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中的“妾”。她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正妻的后备军团。如果正妻早亡,那么媵妾就顺利补位。所以媵妾也有“左媵”“右媵”之分。

这些媵妾可以保证一旦正妻不在以后,两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不会断绝。她们在媵妾的时候,生出来的孩子是庶子,一旦转为正妻,生出来的孩子就是嫡子。

像鲁隐公就是母亲在媵妾时期生的孩子,是庶子,所以鲁隐公在《周礼》重嫡轻庶的大环境里一直无法以国君自居。终其一生,鲁隐公都没有以国君的身份祭祀过天地,祭拜过鲁国宗庙。


而芈月也是在秦国这个礼法不严,又正好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才能快速上位,最后走上人生巅峰。人的一生, 不但要靠个人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潮流。

至于祭公选了纪国公室女作为王后,纪国是姜姓。作为同姓的齐国自然要按礼制派出媵妾团。但纪齐两国关系正紧张,齐国有没有按礼而行,就不知道了。

总之,这次天子大婚圆满结束,因为第二年,也就是鲁桓公九年,“纪季姜归于京师”。来自纪国的姜姓女名“季”,现在为周王后的女人,从京师洛阳回山东省亲了。

《公羊传》说为什么不说是王后,而是称呼“纪季姜”?这是为了表明此女虽然已是王后,但是她回家省亲,身份就是父母的女儿,为了尊重父母,才这样记载。

也算一说。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