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文章】刘南陔|月照江津十二桥

 江山携手 2021-06-15

图片

月照江津十二桥

刘南陔


二十九万字的《江渎轩诗文集》是湖北省荆州诗词学会收集曹继万先生的遗作整理出版的,可见荆州诗坛对这位扛鼎人的怀念之深、敬重之切。在曹继万先生离世五年的时候,重翻这部诗集,从中撷取三首沁园春作些评介,作为对先生的追思。

沁园春·咏沙市

楚阁凌霄,明塔迎暾,象鼻望涛。正元开五秩,指弹一瞬;霞飞七彩,花绽千苞。坦路华楼,霓灯琼树,横贯东西十里迢。阳光下,总车驰流水,人涌春潮。

章华宫阙曾豪,怎比得、今朝园景娇。有便河泉幻,珠喷玉溅;文湖竹劲,韵雅标高。曲岸垂柳,碧波荡桨,月照江津十二桥。重游此,信放翁子美,竞赋风骚。

上阕“元开五秩,指弹一瞬;霞飞七彩,花绽千苞”一联状写沙市历史,今古变化,光彩夺目,气象万千。下阕“便河泉幻,珠喷玉溅;文湖竹劲,韵雅标高”描绘街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便河,原是沙市市中心的一条小河,与外河相通。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曾由荆门后港乘小火轮直抵便河码头,起坡后入住便河路的小旅馆。当时的便河桅帆零乱,河水污浊,被称之为沙市的“龙须沟”。经过五十多年的治理,现如今已经成为街心花园,草坪连绵,翠树华盖,是游客驻足、市民休憩的绝好去处。生于斯、长于斯的曹先生目睹这些变化,怎能不为之心动、为之吟哦?沁园春词谱设定的这两组扇对,因为难度较大,多少词人搜索枯肠,挖空心思,往往顾此失彼,词不达意。然而曹先生却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属对得如此工整流畅,才华可见一斑。词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更有甚者,上阕中“坦路华楼,霓灯琼树,横贯东西十里迢”一句,与下阕“曲岸垂柳,碧波荡桨,月照江津十二桥”一句遥遥相对,使上下阕浑然一体,可谓别出心裁,手法独到。我们知道,词的对仗不必像律诗对仗那么严格,平仄不对也是允许的,陆游的那首著名的《沁园春有感》即使扇对也平仄欠工(“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如果说以“曲岸垂柳,碧波荡桨”对“坦路华楼,霓灯琼树”是先生信手拈来的话,那么以“月照江津十二桥”对“横贯东西十里迢”则是精心谋划。何以也?江津即为江津湖,乃沙市中山公园新开发的景区。这里长堤回廊相映成趣,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上建有风格各异的七座石桥,远远望去恰似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江津十二桥”,并非实写,而是诗人营造的一种诗境。“七桥”变成“十二桥”也绝非只是为了文字对仗的需要,更重要的恐怕是词人对自己城市的美好祝愿与深情期盼!

沁园春·荆州

历史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庄王霸业,屈骚宋赋;章宫歌舞,汉帛唐绫。三国烽火,六朝兵甲,无数英雄相与争。斜阳里,纵郢都兴废,八岭山青。

放眸处处箫笙。金凤翥、天高紫气萦。叹荆堤胜铁,云楼栉比;繁花似锦,天堑桥横。稻浪千重,棉田万顷,江汉平原玉米馨。新世纪,更春光明媚,万象峥嵘!

荆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无须赘言。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荆州首先被一分为二(荆门、荆州),继而又被一分为四(天门、潜江、仙桃、荆州),大荆州已不复存在。当然这些词篇并没有涉及,它只是追述历史:“三国烽火,六朝兵甲,无数英雄相与争。”但未涉及并不等于读者不关注,词人以九个字作出斩钉截铁的回答:“纵郢都兴废,八岭山青。”八岭即八岭山,位于荆州城郊西北,这里山岭逶迤,林木苍翠,古墓密集,丛林清静,是集山岳型自然风景与历史文物古迹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一个“纵”字以退为进,埋下伏笔;一个“青”字既描绘出今日荆州之绿色环保,生态发展,又以此收束上阕,俯注下阙,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过片“放眸处处箫笙”一句更是可圈可点,它仰承上阕的“青”字,引出对荆州大地无限风光的大段描写:天高云淡,凤翥龙翔,“荆堤胜铁,云楼栉比;繁花似锦,天堑桥横。稻浪千重,棉田万顷,江汉平原玉米馨”。在这一俯一仰之间,让我们好好领略了一番先生为词过片的技巧。“叹荆堤胜铁”一句更是引发读者深思:或是“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民谚,或是“严防死守人在堤在”的口号,或是荆江大堤上领袖的身影,等等,等等。胜铁的荆堤是荆州人民生命的屏障,是荆州人民祖祖辈辈顽强拼搏的象征,更是人民江山的代名词。回顾词人的生平,他早年求学广东,学成归来投身家乡建设,为描绘万里江山做出过自己的贡献。词人在篇末,引颈高歌:“新世纪,更春光明媚,万象峥嵘”,应该是充满自豪与喜悦的。

沁园春·江汉风

江汉风骚,不让中原,渊远流长。昔关雎三叠,周南首唱;亦哀亦乐,无荡无伤。屈子沉沙,荩臣忧国,灿烂楚辞齐日光。追唐宋,问谁人踵韵,李杜苏黄。

重来故地寻芳。信今日、诗乡非巧妆。看洪湖监利,韵飞工厂;潜江沔市,诗进黉堂。霞蔚云蒸,帆悬风正,垄亩河湖薪火昌。新时代,有诗人无数,国粹弘扬。

江汉即江汉平原。有一段时间里,江汉几乎与荆州是同一个名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荆州创办的第一批大学都以“江汉”冠名,诸如“江汉工学院”“江汉农学院”“江汉师范学院”。词牌“江汉风”更是与荆州有关,荆州、沙市是众所周知的风生水起之地。笔者由此推断,这首词表面写潜江等地采风之事,实则在写荆州诗坛薪火的习习相传,一个“风”字乃全词通眼。上阕写诗词发展演变历史:“关雎三叠”——诗歌之发端,“灿烂楚辞”——开一代新风,“李杜苏黄”——诗词之鼎盛,尽道诗词在荆州大地的源远流长。下阕写走进新时代,诗词重获新生:“韵飞工厂”,“诗进黉堂”,诗乡竞建,薪火昌盛。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繁荣的局面呢?一是“霞蔚云蒸,帆悬风正”(暗喻国家形势好,人民安居乐业),二是“有诗人无数,国粹弘扬”。在这无数新人中就有曹公这位擎旗手。在诗文集的自序中,作者开宗明义:“在这个世界上,能同我一生相伴者,惟诗词而已。”曹公十四五岁读初中时就写出了他的处女作,1965年开始学写旧体诗词,1969年编成第一部诗集《星月集》。他早年求学中山大学物理系,曾在部队农场当过宣传员,在安徽铜陵当过中学教师,调回沙市后,一直在科技部门、企业单位工作。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对诗词的钟情、爱好从未放弃过。他参与荆州诗词学会的领导管理工作,主编《荆州诗词》,担任老年大学诗词班教师,指导县市乡镇创建诗词之乡,为中华诗词的普及与发展做了许多的工作。在这本诗文集中,曹公为诗友写的序、跋、评论就多达十五六篇,给诗友的赠酬诗词多达二十余首。难怪刘德怀先生在序二中写到:“荆坛树帜,君为扛鼎之人”,“洙泗流风扬古楚,曹门后学遍荆州”。

其实笔者是有机会与曹先生促膝交谈并结为至友的。那是2008年10月京山的聂绀弩诗词研讨会,可惜我去参加中华诗词学会的玉溪金秋笔会未能出席,想不到一年后他就去世了,这是我的终身遗憾。好在现在有《江渎轩诗文集》搁在案头,可以时时与曹先生相晤,时时向曹先生讨教。我总觉得先生并没有走远,他的英灵犹如一轮皓洁的明月,悬挂在江津十二桥的上空,眷念着他的故土,关照着他的友人!

参见:

【诗词人物】刘南陔

【诗话文章】刘南陔|涂运桥军旅诗词赏析

【诗话文章】刘南陔|李清泉《枕边集》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