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水:“人是最大,人为为人”

 xmxufd 2021-06-15

1997年,苏东水已在三尺讲台站了41年。 

7月15日,他第一次走上了世界管理大会的讲坛。这一次,他要作主题报告《面向21世纪的东方管理文化》。

图片

他说:“最核心思想就是人为为人,就是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跟为人服务的态度。管理集中一个字是'变’,像水一样变动发展乃至无穷。”他在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华商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炼出道、变、人、威、实等十五个哲学要素,构建了以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为核心的东方管理理论。

与会者评价:“这是一次管理学界的盛会,是东方管理文化复兴的点燃,也为有百年积累的西方管理学注入深厚的东方哲学思想”。自那时起,世界管理论坛开设了每年一度的东方管理论坛,迄今已持续了18届。

图片

苏东水是新中国最早的管理学研究、教学和实践的人,他的东方管理学是世界管理科学中第一个中国人建立的学派。国学的深厚功底和从马克思到泰勒的西学涵养让他赢得世界管理学者的敬重。

他说,创建东方管理学的源动力,来自于心中一个巨大的遗憾: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真理性的认知,深厚的人文哲学与管理思想,一直没能为后人鉴古而融今,中西贯融,从而推动管理实践与管理学科的发展。而东方管理学的形成过程,正是他一生坚守的学术为天下、实践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写照。

为老百姓而作学术

图片▲福建泉州 苏东水祖宅

1932年,也就是“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苏东水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个爱国华侨家庭里。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来融合世界八大宗教,成为东方多元文化的圣地,也成为苏东水的思想发源地。

图片▲苏东水全家合影

祖父一生行善积德,“看到路不平了,拿个锄头,沿路修路;桥断了,拿钱出来修桥,让人家行走方便”。父亲一生悬壶济世,常授义医、建立小学。他们教导苏东水“要做好事,也要做好人”,从此树立了他仁德的观念。

图片▲苏东水回母校留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苏东水考入厦门大学,攻读工商企业管理,也缘此读到了老校长王亚南翻译并讲授的《资本论》。苏东水说,这是影响了他一生也是受益了一生的一本书。正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两重性的阐述,启迪了他对事物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认知,也使他日后看到了西方的管理学太过于重利的缺陷和不足。

图片
▲年轻时期的苏东水

1953年大学毕业,苏东水在建设新中国的召唤下,赴东北老工业基地,去了实践的第一线。东北是寒冷的,从温润的南方来的苏东水硬是在那里的工矿企业和农村摸爬滚打了三年。严寒让他得了关节炎。其他人中途“逃”了,他坚持了下来,也让他树立了“为了老百姓、为民而做学术”的方向。通过调查研究,针对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技术教育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问题,苏东水三年里写了近百篇文章。

图片

▲苏东水毕业照

日本侵占时期留下的矿山,几乎都没有矿柱,时常塌方。下矿山常有生命之虞。在一次突发塌方危险中,一位老师傅的及时提醒使得他躲过一劫,苏东水回想起来说是老师傅救了他一命。后来他到沈阳特别去找他,却找不到,但是工人这种大公无私、为人着想的精神,令人难忘。这种“人为为人”的思想,现实给了他很多。

那时刚开始全盘学习苏联。苏东水发现,苏联的“一长制”,一切都是厂长说了算。然而“三人行必有吾师”,完全一人说了算,有很多好的办法和意见就失去了;很多的积极性和智慧也埋没了。苏东水调查中就提出:“一长制”太僵硬,能否吸收一些我们传统的思想文化?这成为他东方管理思考的发端。

图片

从《资本论》到《红楼梦》

1956年起,苏东水先后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他讲课,从不用现成的教本,却先后开了“工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经济管理理论”、“国民经济管理学”、“中国管理研究”、“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16门课。他潜心于世界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他读诸子百家,《论语》、《孟子》、《管子》、《荀子》等一部部读来,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上,带着生活和实践中来的问题,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

图片

▲《资本论》 马克思著

他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典出发,为学生开设《资本论》课程,排除苏联式的教条以及在历次运动中愈演愈烈的“左”的思想影响。正是马克思《资本论》阐述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使他看到苏联体制的缺陷,同样也是这两重性让他看到改革开放后引进的西方管理的不足。

图片

▲《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著

如果说,文革前是一切为计划,那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有了效率的概念。西方现代管理追求的是运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或者说是实现利润最大化。1911美国管理学界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他的管理思想被称作“泰勒制”,这本书的出版就标志着管理学学科的诞生。当我们重视管理科学,中国人可以讲“泰勒制”的时候,苏东水发现,人们忽略了管理的两重性。

图片

▲苏东水讲课情景

苏东水是复旦最早讲授西方现代管理学的人。但每次讲授经济学、管理学,他必要穿插讲《孟子》、《荀子》和《红楼梦》等等。

1980年起,他在复旦大学讲授“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已经融汇了东方思想文化的精华,已经不是简单地“拿来”了。特别是当大家都将西方管理奉为经典的时候,他又在复旦作《红楼梦》主题演讲。

学生王方华回忆老师讲课——他说王熙凤是管理科学之母,她在《红楼梦》里面完完全全体现了科学管理,里面的丫头,大丫头、小丫头、贴身丫头,各种丫头各负其责,做得好的有奖励,做得不好有惩罚,他说泰勒所说的那些话在《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早就说过了。苏东水从《红楼梦》讲到《三国演义》,从《易经》讲到诸子百家。东方管理学就这样在他谈古论今中初现,观照着中国社会生活发展的实际。

图片

▲《红楼梦》王熙凤插画

为管理的现代化注入东方的哲学和人文滋养

文革结束后,苏东水就预见到中国将进入大转变的年代。他以为一个学者有责任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图片

▲《国民经济管理学》1984年出版

1982年苏东水完成国民经济管理学体系研究。1984年,他组织全国专家编写的专著——《国民经济管理学》出版。与计划经济的刻板不同,他强调的是根据现代经济规律的管理。在不能提市场经济,也不能提股份制的年代里,《国民经济管理学》无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蒙。而这本书的本身已经渗入了“人本”的思想。

图片

▲《试论管理科学的性质与对象》1985年苏东水论文

1985年,苏东水发表《试论管理科学的性质与对象》。他以马克思 “管理两重性”理论为指导,在挖掘中国历代管理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描述了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体系和研究对象。其后出版的《中国管理学术思想史》,对中国管理思想作了历史的概括;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这个关键问题,他撰写专著《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这被视作东方管理学体系的成形。

1987年,在10年研究教学的基础上,《管理心理学》出版。这本书强化了管理中人的心理行为的作用,创立了“人为学”的学术思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东水主持了“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乡镇企业比较研究”。他提出的“泉州模式”是继“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之后又一个区域发展模式。《中国沿海经济研究》《中国乡镇企业家丛书》《泉州发展战略研究》等一系列专著的问世,契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形。苏东水被誉为中国管理“现代化学派”的代表人物。

图片

▲2001年泉州发展战略恳谈会

理论研究和调查实践,是苏东水学术生命的源泉。他意识到必须把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中国当代的现实结合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有用。他组织学生编写了《中国管理通鉴》。书中对经、史、子、集等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了细致地梳理、提炼,在传统的管理思想的理论、实践效应,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东方独特的管理文化,也形成了他自己的管理传统学科体系。

图片

他从古代文献中汲取丰富的思想文化的精华,为管理的现代化注入东方的哲学和人文滋养;他从西方管理学的百年发展中,“拿来”现代管理规律性的科学基础;从“人的研究”出发,探讨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模式;从当代华商的经济实践,提炼中西结合、互补的规律。苏东水说,东方管理学其实不是现在社会上所讲中国传统古代的管理。它是包含着中外管理精华的现代管理学科,三大部分中、西、华商管理精华的融显,也是管理精华的实践的成果。

人为为人

东方管理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数十年来吸引了许多第一线的管理者来学习。

汪泓是苏东水的博士后研究生。当年她学的是产业经济。但这几十年里一直浸润在东方管理学中。工作中,她深切地感受到在城市区域规划中着重的是资金平衡,在房地产开发中着重的是动拆迁平衡,但往往忽视了人群生活需要美满这一本质要求。她犹记得老师讲的“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例子:“通到我们这里的七号线、一号线、三号线,如果简单地从经济效益或者从城市格局来说,可以不处理、不理会,等人群集聚了再考虑。但苏老师就跟我谈到,这样的话你这个管理组织是不有效的,因为它没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图片

苏东水强调:管理的本质是“人为为人”。人为,不仅仅指管理者,而是在一个系统和生态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人为为人”,提倡的是“利他”的价值观,解决现代社会中 “人与物”、“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难题。他说,“管理若水,永恒之道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造福人间万物,川流不息”。这也是东方管理学最核心的思想。

图片

东方管理学是世界管理科学中第一个中国人建立的学派,其对象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个人。从人到物,从人到人,从人到自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为归依,达到人和、和合、和谐的境地。人,是世界上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东方管理学的起点和终点恰恰都在一个“人”上。

2008年,有管理科学界“奥运会”之誉的第九届世界管理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是“让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方管理文化,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中走向世界”。这表明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管理融合发展”成为时代特征,具有生命力特征的东方管理思想体系、管理哲学体系与理方法体系,同样是世界管理学发展的方向。

图片

东方管理学形成的过程也是苏东水一生坚守的学术为天下、为社会文明进步努力的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