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犁《铁木前传》书评——游离于时代边缘的人性

 七七的时光 2021-06-15

《铁木前传》写于1956年,孙犁在《书衣文录》中谈到“后十年,又以此书几至丧身”在文革期间被抄六次,有三次是由此祸起,《铁木前传》与那时代的格格不入可见一斑。但在读者看来,这是一部在任何时代都散发着光彩的小说,其价值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被淹没。

不管是《荷花淀》还是《山地回忆》,孙犁的小说都带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气质与风情,在解放区小说家中承续了现代诗化小说的传统。在《铁木前传》中,孙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浪漫和诗意的风格,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将读者引入小说的回忆世界。小说由童年的回忆开始,以青春的激情结束,浓郁的抒情性和细腻的景物刻画弥漫全篇。虽然作者说写到第十九章大病,第二十章是在病中匆匆收尾的,此后想写后传无奈文革以及心力渐不足,但正是这样一种留有余地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细细品味的空间,对于九儿、小满儿和六儿之后的人生境遇产生不同的遐想

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似乎有意将时间淡化,让读者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氛围和情感的流变。然而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小说中还是几个时间节点值得注意的头一年黎老东和傅老刚虽受着旧社会的压迫,贫穷卑微,但情谊深厚;第二年麦熟,傅老刚把九儿一起带过来了抗日战争爆发,然而并不影响两家的情谊,反而加深了六儿和九儿之间的感情;土改以后,黎老东因为是贫农,而且得益于几个儿子逐渐富起来了,这时候傅老刚带着九儿回来却受到了黎老东的轻视,两人关系破裂;村里已经有了互助组,并即将成立合作社,九儿和傅老刚是进步的,然而黎老东却一心想着发财,六儿带着小满儿跑车去了,九儿在月光下失落地结束。

故事的时间线不突出,但感情线却有两条浮于文本之上的是黎老东和傅老刚的朋友情谊的变化,由共经生死到友谊破裂,是千百年来农民思想的局限性造成的,在翻身后他们自己也不免落入压迫阶级的窠臼即使是对待好朋友也要拿出富人的派头来;另一条线埋伏于文本之下,即九儿、六儿和小满儿的感情线,九儿和六儿是童年时的伙伴,虽然作者对他们两人的爱情线不如六儿和小满儿那样热烈真挚,但也有一种淡淡的情愫,在经历了战争之后,临别时六儿的恋恋不舍以及九儿小声地对六儿说“我们还要回来的呀”九儿看到小满儿的戒备以及六儿带小满儿走后九儿的失落都体现九儿对六儿的爱。正因为线凸显使得小说的政治线反而被弱化了,四儿、锅灶还干部成了第二层次的扁平人物,六儿和小满儿才是形象丰满,充满着自由人性的人物。

小满儿这一女性形象是丰满而复杂的。她在思想上落后,不爱开会,“夜晚,对于她,像对于那些喜欢在夜晚出来活动飞禽走兽。炎夏的夜晚,她像萤火虫儿一样四处飘荡着,难以抑止那时时腾起的幻想和冲动。对于自由爱情的追逐也是主动的,六儿的爱热烈而真挚。当夜深人静小满儿来到干部房里谈话时,“她的脸的表情是纯洁的,眼睛是天真的,在她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儿邪恶。”小满儿逃避开会的方式,体现了身上的灵动和聪颖以及还未被政治束缚、禁锢的自由天真。我们不能评判小满儿和九儿谁对谁错,但小满儿身上的自由人性也绝不能被否认。

解放区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模式化,即二元对立,但在孙犁的这部小说中却很难见到二元对立的痕迹。作者对小满儿这一女性形象是充满着同情的,并不是通常小说中对落后分子的批判。如果有批判那也是对旧社会的批判,小满儿身上的不幸都是旧社会造成的,和她本身的人性无关,对于六儿和小满儿的分析,也应跳出二元对立的框架,在其身上寻找人性的色彩。而九儿所代表的一方充满着政治的朝气,所呈现的是作者对于新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部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小说自然逃不脱被批判的命运,但仍然掩盖不了这部小说中人性所散发的光芒。即使到了现代,《铁木前传》依然能和读者产生心灵的沟通,让读者深入孙犁所营造的诗意世界去寻找自由的人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