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永恒的中医经典 古代的中医不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中通人事。人是自然的产物,要遵守自然的规律,我们人体的变化和天文地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内容来自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笔课: 黄贵生:我们中医讲,心为火,肾为水,心在上,水在下。 如果心肾不交,会出现什么问题啊? 我们来看看哈,这个心里头的阳,要下降到肾,才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要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说的神经衰弱啊,失眠啊,顽固性疲劳症之类的人,心肾不交。 你看到这里,你就糊涂起来了。这个热气要往上走啊,水气要往下走啊。 心里头的热,怎么会跑到肾水里去呢?肾里头的阴水,怎么要跑上去呢? 这个问题啊,好多人都糊涂。 说肾水里头藏着一点真阳。又说秋收冬藏,我们一般就理解为,哦,秋天收割了,我们把粮食藏起来啦。 黄贵生:讲一些最基本的常识。 这个大家都懂,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春夏秋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 靠近太阳的时候呢,地球接收太阳热气多,就是夏天。原来太阳的时候,地球接收太阳的热气少,就是冬天。 这个是我们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学到的基本知识。
但是这个只讲了一半,另外一半没有讲。 黄贵生:另外一半的道理,在哪里学呢?易经的十二辟卦,我们从夏至一阴升开始讲。 天风姤
我们上次说过,这个地球是会从宇宙吸收能量,也会向宇宙发射能量的。 咦,地球怎么会向宇宙发射能量?我们地球自己又不发热,怎么会发射能量?这个是一个知识的误区。 你试着想一下,如果能量守恒的话,太阳能不断的发射到地球来地球也不断的吸收太阳能。 如果地球只吸收太阳能,而不会发射能量,那么这个太阳能就不断的积攒在地球上,经过几十亿年的光阴,地球不就自己成了一个大热球了吗? 所以,非常简单的逻辑。我们地球即吸收太阳能,也向宇宙发射能量,这样我们的地球的才不会成一个大热球。 好,地球在夏天的时候离太阳最近,这个时候会拼命地吸收太阳能。这个太阳的热量经过地表,会不断地往地球的深度去沉下去,不断的渗透下去,么这个热量会在地底下存起来的。 在地下,什么东西会把这个热量存起来呢? 水! 所以夏天的时候,热量要往下渗透的。 代表阳的热量往下走的时候,代表阴的冷气要往上走。 这个是相反的方向运动的。 夏至一阴生,是地球吸收太阳热到了最后的时候,要转折了。下面就是一个阴。上头都是阳。 这个就是天风姤,上面一个乾卦,下面一个巽卦。 乾卦代表天,巽卦代表风。 所以在夏天,地表是热的,但是地下的水是凉的。 当这个太阳的热不断的储存到地下的时候,地下的水不断地吸收和存储着太阳的热量,一直到冬天。 地表是冷的,地下的水却是暖的。你看,太阳的热,不是跑到地下的水里头去了吗?这个是藏,冬藏。 到了冬至一阳生的时候,藏在地下水里头的热量开始往上走了,一直走到春天,春雷一动的时候,冬至一阳生,是地雷复。 阳气开始回升,到了春分就是泰卦了。 地天泰。 这个时候,地下水里头的热量,已经跑到地表了,地里头的种子,受到水热之气的温暖,开始发芽。 这个是木,木就出来了。这个是自然的道理,对不对? 太阳的热量跑到地底下,地下的水吸收了热然后存起来。然后再往上升,升到地面,然后把这个热量一部分转化给了木,帮助木的生长,一部分就继续往上升,变成了水蒸汽继续往上跑,一部分呢,继续往上跑,发射到宇宙深处去了。
那么我们说天人合一,就是说我们人的身体的情况,跟大自然的情况是一样啊。 心移热于小肠,心为阴火,小肠是阳火。 小肠的阳火,跑哪里去了呢?肾水,肾把小肠的热存储起来了。 这个是肾阳。 这个过程,跟我们的太阳热能存储在地下水里头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存储在肾里头的热能,转化给了肝木,然后就是五行的相生就出来了。 注:黄贵生老师出生于中国的古中医世家,在欧洲行医三十多年。。。  黄贵生老师在欧洲传播古中医  黄贵生老师和他的欧洲诊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