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大餐

 新用户1827SHTG 2021-06-16

有人说法国革命起因于烦闷,这对于社会安宁最为危险。因此为政者,为了消解人民的烦闷,便不住兴办事业,更换内阁,弘扬文化,或奖励各种体育活动,开办娱乐场、妓院和公共浴池。(引自荻原朔太郎《病床生活的一个发现》)

如今的我们,一点也不烦闷,光是那么丰盛的“新闻大餐”就够我们享受的了。

一年到头,有多少精彩轰动的新闻啊!雪灾、矿难、列车出轨、汶川地震、三聚氰胺、金融海啸,如果再加上学生杀老师、百岁老太嫁给30岁小伙,简直是目不暇接。

以前我们用“一张报纸一杯茶”来形容某些人的清闲生活,如今不一样,把办公室订的那几份报纸都看一遍,真的够你忙的了。

天天享用“新闻大餐”,有什么收获?

不知为什么,在我狭窄的阅读视野中,看到的几乎全是对新闻的“负面报道”。

歌德说爱看新闻是地道的庸人习气。梭罗讽刺某些人一觉醒来就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为他放哨似的。

伍尔芙稍稍客气一点:“能在上午9点钟使100万人的头脑都活跃起来,使得200万只眼睛都有一些鲜明、生动、有趣的东西可看,这种本领可不能小看。但是,夜晚一来临,这些花朵就统统凋谢了。报刊文字,倘若收集成书,往往不值一读!”

艾略特在他的名诗《波士顿晚报》中,说的也是报纸的负面作用:“《波士顿晚报》的读者们,像一片成熟了的玉米在风中摇晃。当暮色在街头暗暗加快了步子,在一些人身上唤醒生活的欲望,给其余的人带来了《波士顿晚报》。”

若干年前,我经常抱怨,“新闻是地地道道的粗活,因为它从不触及心灵”。

现在看来,这个抱怨有点偏激,有些新闻大概也是能够“触及心灵”的。但是,新闻的最主要功能毕竟还是传播信息,而不能代替我们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