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别处再看看

 新用户1827SHTG 2021-06-16

魏晋文学家左思的妹妹左芬是个女才子,才情非凡。她的诗文传到皇帝那里,皇帝看了很欣赏,就把她召进宫。“文采这么好的女子,容貌也一定很漂亮。”这是皇帝当初的想法。没想到见了面,才发现左芬长得很一般。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由此可见,“好色”是人的本能,但“好德”的门面还是要装一装的。于是,皇帝虽然心里颇有几分失望,但还是尽量挤出一些笑容:“很好,很好!以后就留在宫里吧!”


于是左芬就留在了寂寞的深宫,一边做诗写文章,一边等待皇帝的临幸。皇帝很忙,白天要处理公事,晚上要处理私事——他的私事也是公事。深宫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姑娘,她们每人都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帝,皇帝感到应接不暇——他的私事也许比公事还忙。一天傍晚,皇帝吃了饭心情有点闷,就独自在宫里散步,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走到了左芬的宿舍门前。左芬已经看见他了,不进去也不好意思,皇帝也就只好摆出很高尚的样子踱了进去。左芬连忙给泡上茶,然后拿出最近创作的诗文请皇帝批评。皇帝看了几眼,连连说好。左芬心里暖融融的,还想跟皇帝多说几句话,但一时又想不出漂亮的“词儿”。皇帝倒也大度,非但没有怪罪左芬不善言词,反而勉励她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文,左芬听了很感动。客套话很快就说完了,皇帝起身要走。这时,左芬露出乞怜的神色:“皇上,天色已晚,要不您就在这儿歇息?”皇帝还是很大度,一点都没有责怪左芬不识好歹:“不了,朕到别处再看看。”


一句“到别处再看看”决定了左芬寂寞悲苦的一生。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类似左芬遭遇的不计其数。他们空有满腹经纶,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左芬算是郁郁而终,而他们有的甚至是死于非命。皇帝如果不“到别处再看看”,左芬的诗文也许可以流传下来;而如今,我们只能在故纸堆里知道左思还有个妹妹叫左芬,她曾经和皇帝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仅此而已。说来真的令人嘘唏不已。


我们还可以傻乎乎地再问一个问题:“皇帝为什么会'到别处再看看’?”答案很简单:左芬长得不漂亮。接着再问:“皇帝最自由,他为何要装模作样和左芬谈论诗文?”这关系到人性。其实当皇帝的也知道贪恋美色并不好,谈论诗文比较高尚,但最终还是无法抵御美色的诱惑。这就像目前某些贪官,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也非常清楚贪恋金钱和美色是不好的,为民办实事是好的,但高尚的情操总是败给贪婪的欲望。欲望是无法消灭的,但高尚的情操对欲望有抑制和升华作用——这也就是人性和兽性的斗争,我们希望人性不要输得太惨。

小编注:此文刊发于2002年11月11日《检察日报》急话闲说专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