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唑类杀菌剂在草莓上使用方法和技巧!注意事项要清楚

 海底丛林 2021-06-16
学草莓种植技术,看病虫害防治方法
了解市场行情 就上·草莓种植助手

三唑类是目前草莓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杀菌剂,但可能很多莓农对三唑类杀菌剂的特性不是很了解,也就少了一些应用技巧。

下面一起学习一些关于三唑类杀菌剂的知识。

图片

三唑类杀菌剂特性

三唑类杀菌剂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喷施药液在作物上,很快即被吸收,根部施药,可被作物的根系吸收并向上传导到地上部分。
叶面喷施后,可从已受药部位向叶尖端输导,叶鞘受药,能向叶部输导。但是叶尖受药向下输导则很少。输导仅限于在同一张叶片,不能转移到其他叶片。
试验证明,只需要在草莓叶上滴落三滴三唑类杀菌剂药液,一天内即可覆盖整个叶片。

草莓上常用三唑类杀菌剂种类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己唑醇、丙环唑、氟环唑、戊菌唑、四氟醚唑

三唑类农药对草莓生长抑制顺序

氟环唑>氟硅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戊唑醇>腈菌唑>戊菌唑>苯醚甲环唑>四氟醚唑

三唑类杀菌剂对草莓炭疽病药效顺序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烯唑醇>氟环唑>戊菌唑>四氟醚唑>三唑酮

使用注意事项

三唑类杀菌剂和其他内吸性的杀菌剂面临的问题一样,就是作物的抗药性会迅速提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合理用药,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合理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药害的发生,三唑类药剂具有杀菌广谱的特点,除有显著的防病治病效果外,对植物的生长亦有较强的调节作用。过量使用会抑制植株生长,抑制幼果生长。
1、针对真菌性病害效果好,但对卵菌纲无效,对细菌、病毒等病原菌造成的病害无效;
2、三唑类杀菌剂的最佳使用时机是病害侵染的初期,此时的病菌开始在寄主体内一边汲取有机营养一边发育形成新的无性孢子。因此,三唑类杀菌剂是治疗性杀菌剂;

3、三唑类最好和其它杀菌机制的杀菌剂混用,效果会更好。比如,和吡唑醚菌酯、铜制剂、咪鲜胺、代森锰锌、福美双等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先消灭大部分萌发前的病菌孢子,再清理已经侵入植物体内的残余。

好草莓,少不了一款好的叶面肥,一瓶补三样,钙、镁、硼是你的最佳选择:

▌来源:丰收植保 内容仅作参考。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