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朋友圈 | 李师师鲜为人知的另一位蓝颜知己

 时拾史事 2021-06-16

四九八年少轻狂,出身书香氏族的晁家子弟也不能免俗。晁以道和弟弟一起参加省试,唯独他搭上高考的直通车。这等好事捂着嘴偷着乐呗,他偏偏手贱,写诗讽刺一只眼有毛病的考官:没兴主司逢葛八,贤弟被黜兄荐拔,细思堪羡又堪嫌,一壁有眼一壁瞎。特不厚道。老天大概也不喜欢刻薄的人,并没有给晁以道顺遂的人生,加上元祐党人的身份,连出入京城都很困难。他只好开辟治墨、炼丹修道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有双面人格,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做人很难。

晁以道食丹到了迷信和疯狂的程度,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在别人的家里或者道观看到丹抓起来就吃,也不告诉人家一声。边吃边以为自己得道,百病不生百毒不侵,大冬天在石头上写食丹的心得体会,寒入骨髓而死。同样是聪敏过人,晁之道就比较温厚。

学习对于晁之道来说是十分轻松快乐的事情,读诗书一目十行,还能做同声翻译。掩卷则滔滔不绝,把书中描述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苏轼给司马温公作神道碑到晁氏家族的昭德坊看望晁之道的哥哥晁补之,苏轼拿着文章读了一遍,用的是四川普通话,读完之后让门生晁补之帮着校对,并且说这篇文章没有副本,要小心来着。

苏轼离去,在隔壁偷听的晁之道走了出来,像个复读机把刚才苏大学士读过的文章背了一遍。晁补之心里和之前那个被抢了风头的王表叔一样,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但毕竟血浓于水,都是自家兄弟,打心里赞叹:我家十二郎是一匹千里马啊。

晁之道在兄弟中间排行十二。晁之道高考专业考了第一,同样因为元祐党人的身份备受牵连,胸怀大志却只能做个背景,写信给蔡元度要求推荐,蔡元度说你身上有个封印,我的道行怕是不能给你解锁,以你这般才华,何必非要我举荐呢?

晁之道苦笑一声:主要是我身上的电量没处释放。同样是没处安放才华的晁冲之,却别开生面活出一个崭新的境界和天地。

晁氏之字辈中。大哥补之最出名。二哥说之最有学问,小弟冲之诗才盖世放浪形骸,且能横刀立马全春秋大义。还是因为元祐党人的身份,无论晁冲之怎样的努力和左冲右突,通往仕途的每一个路口都对他一丝不苟不能通融亮起红灯。

唯一的体验是县令这个岗位,晁冲之索性挂靴而去,放浪山水,去阮籍长啸的苏门山,现场体会魏晋名士不羁背后的压抑和无奈。和哥哥一起拜名师陈师道学习诗词创作。从新旧党争殃及池鱼的一地鸡毛的腥臭不安抽身,隐身具茨山,自号具茨先生。并不因为苏轼一门多灾多难,避而远之,和苏过、叶梦得等诗词相和,在乱世中彼此互为慰藉。

虽然始终被边缘化,但是晁冲之的诗却始终如一保持明快向上的格调:男儿更老气如虹,短鬓何嫌似断蓬。欲问桃花借颜色,未甘著笑向春风。岁月老去,我看桃花依然妩媚,看风景的人本身就是风景。

有多少人,老了就自甘堕落自我颓废自暴自弃,或者摆不正位置,和桃花争夺c位,讨人嫌倚老卖老,莫名其妙的膨胀和张狂却不自知,一味自我感觉良好。病来饮不敌群豪,笑岸纱巾卸锦袍。一座空烦春笋手,玉杯奶酪贮樱桃。

人生能几何,遇酒且呵呵。年齿渐长,发现能有一两个随时呼唤小酌的酒友,是很幸福和幸运的事情。酒热耳酣,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骂谁就骂谁。事了拂衣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和酒气一起随风飘散。每一次的相聚都不刻意,彼此真心牵挂,如小溪的水,积水成潭,精神彼此映照,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诗人的生命里,不可能没有爱情,两情相悦产生的多巴胺表现在作品里,看花不是花,是天堂。看水不是水,是仙境。

少年使酒走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坐客半惊随逝水,主人星散落天涯。

这是诗人回到开封故地重游写的诗,风月琳琅。诗中的小小其实就是李师师,李师师爱才,坊间都是知道他和宋徽宗、周邦彦之间的纠缠,很少知道他和晁冲之的交往,才子佳人,卿卿我我,互为粉丝和偶像,也是一段人间佳话。谁料风波平地起,金兵铁蹄踏中原。

国难当头,犹记得大才女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当时是开封城的父母官,他选择一走了之,成了赵跑跑,和许多食君之禄的人一起跑。

晁冲之却冲冠一怒横刀立马,为了千千万万个李师师以及骨肉同胞,一介书生,一个诗人,一个总是被边缘化的士子,冲向敌人的阵营。北风吹雨不能睛,赢病人骑瘦马行。须发向来浑白尽,半缘忧患半多情。

这一首《道中》读来荡气回肠,如果没有金兵来犯,晁冲之的人生会在不第深藏的失意,在风月红尘中老去。

如此奋不顾身,置死地而后生,是大宋好男儿对家国的忠诚,晁冲之在投笔从戎的第二年和金兵的战役中,为国捐躯。晁氏一族的命运也随着北宋的灭亡走向衰微。

参考资料:《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中华书局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