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南宋的李清照评论苏东坡的词不好?

 有根浮萍y1sdru 2019-12-06

李清照出生那年,苏东坡47岁,李清照在济南,苏东坡在黄州。

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那年,苏东坡去世。

两人的交集大概就是,李清照是苏门四学士晁补之、张耒的徒弟,李清照的父亲是苏轼名义上的学生之一,但李清照和苏轼之间并没有多少接触的机会。

李清照评苏轼的词,大概有三个原因:

1、风格不同,李清照性格较张扬

苏轼是豪放派,李清照是婉约派,二人风格迥然不同,对词的评判标准也难免不一致。

并且李清照是学究型,对韵律等要求很严格,她的《声声慢》读起来极具节奏感和音韵美,她对音律的造诣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苏轼的豪放随意难免有未注意到传统韵律标准的地方。

同时,李清照从小未按闺阁女子约束养育,而是像男子一样读书,满腹经纶,接触的世界比较广,性格较张扬。

所以李清照批判苏轼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也不足为奇,况且她一通评论的人,可不止苏轼一人。

2、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和苏门有恩怨

赵挺之任德州通判时,为了迎合王安石变法,在德安实行“市易法”。而此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正是德安镇的监官,坚决抵制执行。

苏东坡知道后,公开批判他是“聚敛小人,学行无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召试馆职”考试。

后来,赵挺之当御史的时候,又上书弹劾苏东坡大逆不道,导致苏东坡外放。

3、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受苏东坡牵连获罪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让蔡京清理元祐党籍(反对派名单),包括司马光、苏轼、苏澈、晁补之、黄庭坚等一百余人。

徽宗亲自书写刻在石碑上,立在端礼门外,称为“元祐党人碑”,并且下令石碑上的人永不录用,且其子孙永远不能留在京师,不能参加科举。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虽然是坚定的中立派,但他“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也就是因为受知于苏轼,在元佑党事件中,李格非被列为后苏门四学士之一,受到牵连成为“元祐党人”,被贬到偏远苦寒之地。

李清照因为是“元祐党人”后代,不能留在京师,所以被迫与赵明诚分居两地,饱受相思之苦。而后,赵明诚受蔡京诬陷丢官,与李清照偏居青州十余年,后来病死了。

元佑党事件发生距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不到两年时间,新婚燕尔的夫妻被迫分居两地,后来又远离繁华都市,偏居乡野,间接的原因就是为苏轼所累。

所以,李清照对苏轼及苏门学士是有意见的,在自己的《词论》中对他们批判,除了和他们家要好的晁补之、张耒外,苏轼及其他苏门学士都受到了挑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