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肉毒素行业研究报告

 fx1164 2021-06-16
行研君说


导语

2019 年中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达 36 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增速超 30%。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受益于注射类医美服务的不断发展和肉毒素产品的推广,2015- 2019 年中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由 12 亿元提升至 36 亿元,增速 CAGR 为 31.2%。

报告下载:2020年颜值经济之肉毒素行业研究报告

来源:吴劲草、张家璇、朱国广、汤军 东吴证券

浑水情报站
浑水情报站
金融圈内那些人和事儿!戳破金融圈高大上外壳,双手奉上投行精英狗血八卦,让我们少点套路、赤诚以待、精致装逼。
1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 引子:“爱美女生”轻医美消费近七万元,医美接受度提升
随着新世代消费人群的成长壮大和医美产品的丰富,医美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升。医美可大致分为重医美和轻医美,根据新氧统计,医美不同项目、不同地域机构之间价 格相差均较大,其中重医美、光电射频、牙齿美容等项目消费单价较高,不少项目消费 单价过万。另外,同一项目在不同区域、由不同机构医生操作,价格也可相差几千元。据艾瑞咨询统计,我国医美核心消费人群较为年轻,集中于 25-35 岁。我们对具有足够 消费能力的“爱美女性”每年消费额进行测算,假设每年对肉毒素、水光针、皮秒、玻 尿酸填充进行重复性消费,每年消费一次热玛吉,则根据表2测算每年消费额近七万元。
图片
2. 肉毒素即“瘦脸针”,是最受欢迎的轻医美项目之一
2.1. 肉毒素是一种细菌外毒素,可通过阻断神经冲动或麻痹肌肉除皱瘦脸
肉毒素又名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内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生成的细菌 外毒素。肉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肉毒杆菌 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的一种细菌外毒素,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根据抗原性的 不同,肉毒素分为 A、B、Ca、Cb、D、E、F、G 八个类型,其中 A 型肉毒素毒力最强。
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或者暂时麻痹肌肉达到除皱瘦脸等功效。肉毒素主要是通过与外周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突触前膜受体结合,作用并切割神经细胞 中的特异性底物蛋白,阻止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胆碱能神经传导的生理功能, 引起全身肌肉松弛性麻痹。起初,医生将肉毒毒素用于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 乱症,用它来麻痹肌肉神经,以此达到停止肌肉痉挛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肉毒 毒素在消除皱纹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功效,因此注射肉毒素的美容手术应运而生。肉毒 素通过麻痹松弛的皮下神经,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消除皱纹或者避免皱纹的生成,从而达 到美容的效果。
图片
2.2. 肉毒素功效广泛、在轻医美中需求排名靠前
肉毒素具有除皱、塑形、提升等多种功效。肉毒素是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物,仅保妥 适在 FDA 获批的适应症就超过 12 个。具体来看,肉毒素主要应用于除皱、塑形、提升 及松懈以及改善多汗症等。由于各国消费者具有差异化的需求,肉毒素在各国的具体应 用方式有较大差别,例如欧美人更容易产生皱纹因此除皱需求更大,而在中国由于普遍 追求“小 V 脸”,瘦脸需求更大。
肉毒素是最受我国消费者欢迎的轻医美项目之一。经过多年的消费者教育,肉毒素 已成为最受我国消费者喜爱的轻医美项目之一。根据新氧统计,“肉毒素注射”位列最受 消费者欢迎的轻医美项目第二位。另外,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瘦脸除皱”分别位列美团 和大众点评 2019 年 10 月轻医美热搜的第一位和第四位。
2.3. 肉毒素的品质可通过分子量、赋形剂、弥散性等因素进行区分
我们可以从六方面区分和评定肉毒素产品。
(1)分子量:分子量的范围决定了注射 的部位,越精准的分子量更加适合作用于细微部位,
(2)赋形剂:赋形剂中的蛋白质若 为异体蛋白则较容易引起免疫系统反应,是敏感人群过敏,反之若为人血白蛋白等非异 体蛋白,则更加安全;
(3)弥散性:弥散性越大,在注射时更容易影响目标部位周围的 肌肉,适合注射大部位肌肉,相反弥散性越小,越适合脸部注射,造成面部表情僵硬的 几率更低;
(4)干燥方法:相较于冷冻干燥法,真空干燥法不容易产生抗体,具备更高 的稳定性;
(5)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越能吸引消费者;
(6)见效时间:消费者更 加倾向见效较快,恢复期较短的肉毒素。
3. 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提升空间大,获批产品不断丰富
3.1. 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增速快、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医疗美容市场包含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是指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等 方式对容貌及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和再塑的美容方式。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手术类和非 手术类。其中,手术类又称重整形,是指医美指传统的整形美容项目,主要包括五官整 形、颌面整形、胸部整形等;非手术类又称微整形或轻医美,是指利用无创或微创的疗 法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主要包括注射填充、光电项目、皮肤管理等。
2019 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近两千亿元,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艾瑞咨 询预测,2020 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预计为 1975 亿元,占全球规模的不到五分之一 (Frost&Sullivan 预测 2020 年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为 1561 亿美元)。从增速上看, 2014-2019 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增速 CAGR 为 29.8%,高于全球医疗美容市场规模 增速(同期 CAGR 为 8.0%)。受疫情影响,艾瑞咨询下调 2020 年中国医美市场增速至11.6%,但之后年份将逐步恢复,其预计 2019-2023 年增速 CAGR 为 15.19%,仍高于全 球平均水平,预计至 2023 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有望超 3000 亿元。
图片
2019 年中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达 36 亿元,2015-2019 年复合增速超 30%。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受益于注射类医美服务的不断发展和肉毒素产品的推广,2015- 2019 年中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由 12 亿元提升至 36 亿元,增速 CAGR 为 31.2%。
图片
我国正规肉毒素销售规模仅约为美国的 1/6,人均肉毒素消费水平较美国、韩国有 五倍以上差距,我国肉毒素消费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公布的数据,2019 年美国肉毒素的销售规模分别为 31.9 亿美元(约为 222.5 亿元人民币)。另外,据四环医药官网披露的数据,2019 年 Hugel 公司的乐提葆在 韩国销售金额为 3.6 亿元人民币,且市占率为 42%,则可推测 2019 年韩国肉毒素市场 规模约为 8.6 亿元人民币。根据 Frost&Sullivan,2019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的出厂价 销售规模为 36 亿元人民币。从人均消费水平看,2019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人均消费水平 较韩国、美国有五倍以上的差距,我国肉毒素人均消费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3.2. 肉毒素准入门槛较高,一旦获批竞争格局相对较好
肉毒素依据毒麻药品审批,审批流程较长,准入门槛较高,一旦获批竞争格局相对 较好。作为一种毒麻类药品,肉毒素在我国的审批流程较医疗器械类产品更长,从立项 到获批最少需要八年时间,若直接引入海外认证产品从临床试验到获批也至少需要五六 年时间。更高的审批流程和要求使得肉毒素较普通医美产品准入门槛更高,因此产品一 旦获批也将获得相对更好地竞争格局。在品质可靠的前提下,较早上市且找准定位积极 营销的产品有望获得较为可观的市场份额。
肉毒素在我国临床应用已近 30 年,2020 年以前处于“双雄争霸”局面,其中衡力 销量超七成。20 世纪 80 年代,肉毒素在美国应用于面部去皱收效较佳,肉毒素开始风 靡欧美。1993 年,由兰州生物生产的我国首款肉毒素产品“衡力”获批上市,肉毒素开 始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1998 年,美国艾尔建公司的保妥适在我国被获批用于治疗眼睑 痉挛、面肌痉挛及相关病灶肌张力障碍,并于 2009 年正式获批用于医美领域改善中度 至重度皱眉纹。在 2020 年下半年以前,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始终处于“双雄争霸”的 局面。根据 Frost&Sullivan 的数据,2019 年我国医美肉毒素市场按销量看衡力/保妥适占比分别为 74.3%/25.7%,按销售金额衡力/保妥适占比分别为 44.4%/55.6%。
2020 年下半年以来,获批正规肉毒素产品增加至四个。2020 年下上半年以来,由 法国益普生(IPSEN)公司生产的吉适和由韩国 Hugel 公司生产的乐提葆相继获 NMPA 批准上市,至此我国获批肉毒素产品增加至四个,获批产品特点各异、涵盖更多的价位 段,正规肉毒素产品得到进一步丰富。
图片
随着产品的丰富和市场监管的趋严,我国肉毒素正规产品有望逐步取代水货产品。 我国肉毒素市场中长期正规产品和水货、假货并存,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草根调研 数据,2019 年水货销量占比达七成左右。我们认为,随着更多产品的推出消费者可获得 更多不同定位、价格、功效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望选购正规产品。同时,近年 来我国对肉毒素的监管也趋于严格,有望迫使部分水货和假货推出市场。未来正规肉毒素产品有望逐步得到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挤压水货和假货产品的生存空间,获得快速稳 步的增长。
图片
4. 肉毒素上游高门槛保证高利润,中游机构需求旺盛且刚性,利 于其获客转化
4.1. 肉毒素价格透明,且多用于获客,终端加价倍率相对不高
肉毒素价格相对透明,且多用于获客,终端加价倍数相对较低。由于肉毒素价格相 对透明且具有较好的拓客功能,医美机构对肉毒素定价并没有很高,更多用于拓客,终 端加价倍数与透明质酸等其他轻医美项目相比并不太高。调研得知衡力和保妥适每 100U 规格的出厂价分别约为 600 元左右/瓶和 2200- 2400 元/瓶,单次衡力销售价格不到 1000 元。据 Frost&Sullivan 统计数据显示,2013- 2017 年每 100U 规格的保妥适终端销售价格在 4000-4300 元。测算可得,衡力和保妥适 的加价倍率均在 1-2X,肉毒素终端加价倍数相对较低,性价比较高。
图片
4.2. 肉毒素上游厂商高门槛保证高利润,中游机构需求旺盛且刚性,常用于 套餐销售实现客户转化
肉毒素上游厂商高门槛保证高利润,中游机构需求旺盛且刚性,还利用肉毒素帮助 其获客转化。肉毒素上游为生产商和代理经销商,中游为医美医疗机构,下游为终端消 费者。
(1)上游生产商较高的准入门槛保证高利润空间,我们预计毛利率高达70%以上。由于肉毒素作为毒麻药品审批,上游生产商门槛较高,我国目前获批仅四种,远少于获 批透明质酸注射产品数量(我国获批透明质酸注射产品已约 50-60 个),产品获批前须经 历漫长的研发和临床期,较高的准入门槛保证了上游生产商行业较高的利润空间。
以 Hugel 的肉毒素产品为例,Hugel 公司 2019 年整体毛利率为 70.4%,其中肉毒素 收入占比近一半且是其中毛利率较高的产品线,则我们预计其肉毒素产品的毛利率也在 70%以上。
(2)中游对肉毒素需求旺盛,常用于套餐搭配销售实现客户转化。对于中游机构 来说,由于肉毒素的终端加价倍数并不是很高(1-2X)。但是,由于肉毒素需求旺盛且利 于获客转化,中游医疗机构仍然十分重视肉毒素的销售,肉毒素对于医美机构来说获客 作用更大。
5. 医美机构通过肉毒素获客,消费者关注效果、性价比等因素
5.1. B 端:拓客为主,盈利为辅
机构采购肉毒素产品主要基于拓客和盈利两方面考量。由于肉毒素并非高盈利项目, 机构采购肉毒素的核心在于拓客,更好地运用肉毒素产品有利于降低公司获客费用、提 升单客产值。从盈利角度看,肉毒素单品盈利总体不高,实际盈利还需参考在套餐中搭 配方法。
(1)拓客需求为主:从招新、转化、复诊率、技术全方位提升复购
招新:肉毒素用途广泛,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医美项目之一。客户有较强的 主动消费意愿,提供丰富的肉毒素产品和组合销售搭配选择,利于医美机构招 新。
转化:肉毒素是百搭的“万金油”,帮助机构鉴别高价值客户,提升转化效率。 肉毒素作为流行的轻医美项目,成为很多医美消费者接触医美的入门项目。由 于肉毒素用途十分广泛,且与玻尿酸、水光针或光电射频项目均有较好的组合 效果,医院往往通过提供给消费者丰富的“肉毒素搭配套餐”选择,进一步鉴 别和挖掘客户的更高需求,从而方便后续对重点高价值客户加强跟踪和服务力 度,提升医院整体客户转化效率。
复诊率:作为需重复消费的针剂类项目,提高客户复诊机会,利于客户资产的 循环和客单价的提升。肉毒素的维持时间仅为 4-6 个月,因此消费者须根据个 人情况复诊以延长维持时间。相较于重整形项目和维持时间较长的部分抗衰类 光电射频项目,复购率较高的肉毒素为医院带来更多获客转化的机会,利于客 户消费客单价的提升和客户资产的循环。
技术:经过多年医生教育,肉毒素注射技术已较为成熟,利于客户形成复购。是否形成能够完成提升复购、完成客户资产的积累和循环还有赖于产品的效果和反馈。一些新引入的产品本身效果很好,但是医生操作难度较高、操作熟练 的医生较为稀缺,使得初期消费者反馈不佳,也影响产品的复购。而肉毒素在 我国获批已近三十年,尤其保妥适在医生教育方面贡献较大,从而大大提升产 品的注射效果,是较容易形成有效复购的项目。
(2)盈利需求为辅:不属于高利润项目,常搭配为套餐组合销售
肉毒素单体盈利空间总体不大:根据前文的测算,衡力和保妥适的终端加价倍 率均在 1-2X 之间,而玻尿酸注射产品嗨体的终端加价倍率可达 5X 左右,肉毒 素单体盈利空间总体不大,不属于高利润项目。
各品牌盈利空间相差不大: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的数据和《中国经营报》 的调研,保妥适的终端销售价格和出厂价之间的盈利空间大概在 1500-2000 元 之间。另外根据调研,除价位相对偏低的衡力外,目前其他获批的产品吉适和 乐提葆终端销售价格在 2000-4000 元之间,我们假设终端加价倍率在 2X 以内, 则测算得到两者的终端和出厂价之间的盈利空间均在 1000-2000 元。由此可得, 国内肉毒素已获批产品单体盈利空间总体相差不大。
肉毒素常搭配为套餐组合销售,在套餐中让利为高利润产品引流:作为百搭的 引流型产品,肉毒素常被搭配为套餐为利润型产品引流。例如,一组在新氧中 销售的由保妥适和热玛吉组成的套餐销售价格为 22000 元,而在该机构保妥适 和热玛吉分别的销售价格为 4000 元/100U 和 20000 元/次,则在套餐中保妥适 的实际售价为 2000 元,为单品销售的五折,机构以对肉毒素产品的高折扣吸 引消费者提升客单价水平。
5.2. C 端:关注效果、性价比和医生技术,受 KOL、KOC 种草影响
消费者主要关心医美项目的效果、性价比和医生技术因素。
(1)效果:包括医美项 目的改善程度、持续时间、见效时间、精准度、不良反应等;
(2)性价比:既追求产品 的高品质又希望价格相对优惠,能两者兼顾的品牌更受消费者青睐;
(3)医生技术:不 同品牌、不同规格的肉毒素产品注射方法均有所不同,进入市场较早、医生教育较为成熟的品牌或与成熟品牌类似的品牌,一般医生操作失误较少,消费者满意度较高;若进 入市场较晚、与成熟品牌差异较大或者是未获批的水货产品,则比较容易产生医生操作 的失误,也容易影响品牌口碑。
除了加强与医美机构的合作,肉毒素品牌也通过 KOL、KOC 渗透电商和内容种草 平台,增强消费者认知,以提升品牌知名度。轻医美消费者信息获取来源主要为线下医 美机构、内容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以往品牌更多重视和 B 端医美机构的合作及宣传,随 着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成熟和消费者获取信息意识的增强,不少肉毒素品牌也逐步通过 KOL、KOC 合作的方式,加强在新氧、更美等第三方平台和微博、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 种草。合作的 KOL 主要包括专业的医生和医美机构的管理人员,合作的 KOC 主要为经 常在内容平台分享医美体验的资深医美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专业医生和消费者的分享, 加深对肉毒素品牌的了解,在终端购买中也会加强对于各品牌的了解和关注。
图片
6. 问道邻国:韩国肉毒素百花齐放,定位各不相同
6.1. 韩国肉毒素市场规模稳步增长,Hugel 连续多年份额位居第一
2019 年韩国肉毒素市场规模达 1.12 亿美元,CR3 销售额份额占比超八成。根据 Hugel 年报统计,2019 年韩国肉毒素市场规模达 1.12 亿美元,同增 4.7%,2015-2019 年 规模增速 CAGR 为 4.9%,韩国肉毒素市场较为成熟,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按公司统计, 2019 年韩国肉毒素前三大厂商分别为 Hugel(生产 Botulax,韩国 Letybo)、Medytox(生 产 Medytoxin、Innotox、Coretox)和 Allergan(生产 Botox),销售额份额分别为 42%、 36%、10%,CR3 销售额占比达到 88%。2020 年 4 月以来,第二大厂商 Medytox 旗下三 款产品先后因产品或合规问题被韩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吊销生产及销售许可,韩国肉毒素 市场未来市场份额或发生一定改变。
图片
2016 年以来,Hugel 生产的”Botulax”在韩国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位居第一。由 Hugel 公司生产的 Botulax(Letybo 韩国名)由于品质优越、纯度较高、安全稳定,在众多韩国 肉毒素品牌中脱颖而出,2016-2019 年在韩国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位居第一,在韩国销售 额由 2.2 亿元人民币提升至 3.6 亿元人民币。其他韩国本土的主要品牌还包括 Medytoxin、 Nabota 和 Liztox,所属公司分别为 Medytox、大熊制药和 Huons,三者在国内水货市场 分别被称为“粉毒”、“绿毒”和“橙毒”。
图片

6.2. 韩国肉毒素市场百花齐放,从成长走向成熟,并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韩国肉毒素市场发展至今已二十多年时间,成长较为迅速,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起步期(1996-2005 年):获批均为进口肉毒素,本土企业孵化阶段。美国艾 尔建的“Botox”和中国兰州生物的“衡力”分别于 1996 年和 2002 年通过韩国药品监 管部门 KFDA 获批上市。本土企业 Medytox 和 Hugel 均于 2001 年开启肉毒素的研究 和临床试验。
(2)成长期(2006-2016 年):本土品牌相继获批上市,呈现百花齐放趋势。韩国 获批的第一个本土肉毒素品牌是 Medytox 的品牌 Medytoxin,其于 2006 年获批上市并 在 2009 年凭借见效较快、价格经济的特点跃居韩国肉毒素市场第一位。Hugel 公司的肉 毒素产品于 2010 年获批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并于 2012 年正式注册“Botulax”作为品牌 名称。2014 年,大熊制药的定位高端的肉毒素产品 Nabota 获批上市。Medytox 旗下的 新品牌 Innotox 和 Coretox 也分别于 2013 年和 2016 年获批上市,其中 Innotox 主打性价 比,Coretox 主打耐药性较好。总体来看,这一阶段韩国肉毒素的本土品牌不仅密集上 市,而且各具特色,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
(3)成熟期(2017 年以来):本土仍有新品牌推出,成熟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在此 阶段,Hugel 旗下的 Botulax 已跃居韩国本土份额第一,2019-2020 年 Liztox(Huons)、 Bienox(BNC Korea)和 Hitox(BMI Korea)分别获批上市。同时,Hugel、Medytox、 大熊制药等旗下的成熟产品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例如乐提葆已行销 27 个国家和地区。
7. 中国肉毒素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7.1. 我们预计至 2025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规模超 140 亿元,正规市场将持续 取代水货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至 2025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超 140 亿元,正规市场规模占比预计 将持续提升,水货市场将被持续挤压。
(1)2019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人均消费水平仅为 2.6 元/人,而 同期韩国和美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分别为 16.5 元/人和 67.7 元/人,我国肉毒素市场规模提 升空间较大。
(2)我们对我国正规肉毒素的规模增速进行假设,由于 2015 年以来规模增速始终 较快(2015-2019 年增速 CAGR 为 31.2%),我们假设随着接受度的提升肉毒素渗透率有 望持续提升,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假设 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年增速分 别为 25%/28%/27%/26%/25%/24%,则至2025年我国正规肉毒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40 亿元以上。
(3)我国正规肉毒素规模提升的推动因素包括消费渗透率的提升和正规产品对水货产品的替代。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草根调研数据,2019 年我国正规肉毒素销量占 比仅为 30%,在我国尚未获批白毒、粉毒、绿毒等产品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市场,形成较 大规模的水货市场。我们预计,随着更多产品得到 NMPA 批准上市,正规产品类型和价 位将得到极大丰富,存在安全隐患的非法水货市场份额将被持续挤压,正规销售额占比 将持续提升,我们预计至2025年我国正规肉毒素产品的规模占比有望提升至50%以上。
图片
7.2. 已获批品牌:四强争霸,新入局者有较大潜力
国内已获批的四个肉毒素品牌分别是衡力(兰州生物)、保妥适(艾尔建)、吉适(Ipsen)和乐提葆(Hugel),从规格、价格和产品效果方面对比如下:
从规格上看,吉适规格和其他品牌不同。保妥适、衡力和乐提葆的规格分别为 每瓶 50U/100U,吉适的规格为每瓶 300U。
从价格上看,保妥适>吉适>乐提葆>衡力。其中,保妥适的终端价为 4000 元 +/瓶,吉适为 3500-4000 元/瓶,乐提葆在 2200-2400 元/瓶,衡力<1000 元/瓶。从产品效果上看。
(1)分子量:衡力的分子量为 300-900Kda 不等,吉适的分 子量为 500-900Kda 不等,保妥适和乐提葆的分子量在 900Kda,衡力与吉适也 更加适合作用于较大面积部位,保妥适和乐提葆则更加适合作用于细微部位;
(2)赋形剂:衡力的主要赋形剂为蔗糖,右旋糖苷与猪明胶,而其余品牌都含 有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等非异体蛋白更不易致敏;
(3)见效时间:吉适的 见效时间最短,仅为 1-2 天;
(4)干燥方法:保妥适采用的是真空干燥法,更 不容易产生抗体;
(5)弥散性:保妥适与乐提葆较小,吉适中等,而衡力偏大。其中保妥适的弥散半径为 5mm,衡力的弥散半径为 10mm,因此,于注射方面 而言,保妥适比衡力更加适合细微部位也更加安全。
(1)保妥适:全球销量冠军,我国首个进口肉毒素品牌
保妥适由美国艾尔建研发,具有弥散性较小、安全稳定的特点,适合面部精准除皱。 艾尔建是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其产品覆盖了中枢神经系统、眼部治疗、医疗美容、消 化内科、妇科、泌尿和抗感染等领域,如今已成为医疗美容行业龙头公司。艾尔建旗下 肉毒素产品保妥适于 1989 年获得 FDA 认证,成为首个获得 FDA 认证的肉毒素品牌, 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品牌,已在全世界 98 个国家和地区流通销售。2019 年保妥适在全球 销售额达 37.91 亿美元。在我国,保妥适于 2009 年获批上市,成为首个进口的肉毒素品 牌。保妥适产品的核心特点在于弥散性较小,弥散面积是 0.5 平方厘米,适合面部精准 除皱。
保妥适不断拓展使用适用症,坚持医生培训和认证制度保障注射安全性。保妥适上 市以来,不断拓展使用适用症,已可用于眉间纹、皱眉纹等 30 种不同的适应症,覆盖 医美和医疗业务。另外,保妥适在中国始终坚持医生培训和认证制度,通过公司的“艾 尔建学院”,常年与各大医美机构合作“注射医师培训”,消费者在艾尔建指定的机构、 由获得专门培训的资质医生进行注射能够保证较高安全性,也为品牌积累了较好的口碑。
图片
(2)吉适:欧洲标准,我国第二款进口肉毒素品牌
吉适由英国制药企业益普生公司研发的 A 型肉毒素,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吉适于 1990 年在英国首次注册用于眼部痉挛的治疗,于 1991 年在欧洲地区以 Azzalure 品牌 商标进行销售,1999 年通过 CE 认证,于 2009 年通过 FDA 认证,目前在欧洲位列市占率 第一,销售范围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的 73 个国家和地区。2020 年 6 月,吉适成为我 国第二款获批上市的肉毒素产品。对比其他肉毒素产品,吉适最显著的优点和特征在于 见效时间短,仅需 1-2 天便可见效。
(3)乐提葆:韩国销量第一,兼顾品质与价格,由四环医药代理
乐提葆由韩国 Hugel 公司研发,定位性价比较高的轻奢肉毒素。Hugel 是一家韩国 知名生物制药企业,旗下核心业务包括肉毒素、玻尿酸、化妆品、医疗器械等。Hugel 生 产的乐提葆自 2010 年于韩国获批上市以来,已在 28 个国家和地区上市,2019 年在韩国 市占率达 42%。2020 年 10 月,乐提葆在我国获 NMPA 批准上市。乐提葆具有较好的产 品口碑,纯度高且弥散度较低,临床试验效果不低于保妥适。同时,产品定位年轻、时 尚、潮流的求美者,价格相对良好。由此可见,乐提葆是具有显著性价比优势的定位轻 奢的肉毒素品牌。
乐提葆由四环医药独家代理,是我国最新引进的进口肉毒素品牌。四环医药是中国 领先的上市医药企业,业务板块涵盖仿制药、创新药、原料药、医美、工业大麻等。目 前,四环正在全力推动医美和生物制药双轮驱动战略,除了代理的已上市的肉毒素乐提 葆,还通过“自研+代理”布局玻尿酸、童颜针、童颜水凝、少女针、胶原蛋白填充剂等 多条医美管线。四环医药的医美营销团队 70%来自于艾尔建,具有丰富的医美营销经验, 采用代理为主、直营为辅的方式推广乐提葆。目前已通过 40 余个代理商覆盖全国 200 多个城市,目标在三年内取得国内 30%以上的市场份额。
乐提葆差异化定位更为刚需的瘦脸需求,深耕内容营销占领消费者心智。与定位精 准抗皱的保妥适不同,乐提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差异化定位于需求更加刚性的瘦脸,据 草根调研肉毒素在中国的瘦脸需求远大于除皱,销量占比约 70%。在营销方式上,四环 医药作为中国的总代提供统一的品牌声誉支持,通过合作小红书、微博等种草平台和新 氧、大众点评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专业医生、KOL、KOC,使得乐提葆品牌更好地触达 其年轻、时尚的消费群体,更好地占领目标客户的心智。
(4)衡力:国货之光,我国最早获批上市的肉毒素品牌
衡力由兰州生物研发,是国内最早获批的肉毒素品牌,价格较为经济实惠,更适合 大部位注射。兰州生物是国家生物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预防类制品、治疗类 制品、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的生产、研发和经营。1993 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 发的 A 型肉毒毒素制品衡力问世,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英国后第三个能自行生产肉毒素 产品的国家。2002 年,衡力通过了韩国药品监管部门 KFDA 的批准并在韩国上市。截 至目前,衡力已成功销售至 30 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好的声誉。衡力的优势主 要在于价格更加经济实惠,终端价格仅为保妥适的 1/4,但是由于弥散面积相对较大, 更适合于瘦肩、瘦小腿等肌肉面积较大的需求。
7.3. 待上市品牌:各具特色,上市公司爱美客有望受益
国内即将上市的肉毒素品牌主要有韩国大熊制药的“Nabota”、韩国 Huons 的 “Hutox”和德国 Merz 的“Xeomin”。其中,Nabota 和 Hutox 均在临床试验阶段,Xeomin 已在 2018 年 10 月完成三期临床,进入上市申请阶段。
(1)Nabota:纯度更高的韩国高 端肉毒素;
(2)Hutox:性价比优势;
(3)Xeomin:耐药性更强,可常温保存。
Hutox 的 国内代理为上市公司爱美客,我们预计获批上市后可为其贡献一定收入和业绩增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