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州青县陈文升:当年抗洪挑重担

 国学守望者 2021-06-16


  

当年抗洪挑重担
陈文升
转眼又到汛期,不由想起当年抗洪挑重担的故事。
1996年8月,我省中南部地区遭受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青县承担了为上游泄洪和确保子牙新河以北的京津、铁路、油田等国家重点建设设施安全的艰巨任务。由于洪水来势猛,子牙新河青县段水位高、流量大,保障行洪安全难度很大。为此,青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迅速行动。县防汛指挥部驻扎在子牙新河北大堤,全县主要领导精力也集中在北大堤。而南大堤怎么办?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一重任竟主要落到我肩上。
形势严峻,领命组班。8月10日夜,我接到紧急通知,迅速赶到县防汛指挥部接受任务。担任总指挥的县委书记周爱民对我说:“老陈,请你出山,担任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县人大副主任杨玉松同志担任副指挥长,再从人大、政协抽调两名科级干部组成指挥部,驻扎陈嘴乡政府。陈嘴乡和新兴镇的干部由你们调用。子牙新河行洪南北公路断交后,堤南的抗洪任务由你们全权负责,给你们'生杀大权’,对不听指挥贻误工作的乡村干部有处置权。”这番话字字千斤。我和杨玉松同志立即抽调了县人大选人委副主任王德海和县政协办副主任王庆安,组成了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简称“南防指”)。我们深知此任非同小可,一是领导力量与任务不成比例;二是堤南干部群众面对“死保北大堤”的现状产生严重恐慌心理,南堤一旦有闪失受威胁的绝非堤南10万多青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连沧州市区、沧县以及更远的地方都不会幸免,人命关天!既然责任在肩,再难再险也只能背水一战!
争分夺秒,紧急动员。我们当即赶到陈嘴乡政府驻地,连续召开了三个紧急会议,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健全组织,严明纪律,会后连夜行动。分包东西两个堤段的乡镇立即组建起各自的指挥部,4个沿堤乡镇也分别建起指挥部。一个组织健全、制度严密、通讯畅通、便于应急的指挥系统很快形成。
与堤共存,改驻前沿。当日夜,我们了解到有些群众夜里悄悄往堤北转移孩子、粮食和衣物,有位中年妇女听说大水要来吓得昏了过去。据此,我们在强化正面宣的同时,立即将驻地迁至子牙新河南大堤旁,并亮出醒目的“青县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的牌子,摆出誓与南堤共存亡的阵势,随时热情接待堤南来访群众。这对鼓舞士气、稳定人心起到一定作用,一夜间组织起45个护堤抢险队,9个预备队,3868名抢险队员,备齐3万条装土塑编袋等应急物资。
夜探水头,途中遇险。8月13日晚7时许,洪峰进入青县境内,我、杨玉松、王庆安和司机高为民,没顾上吃晚饭就乘吉普车摸黑绕道六七十里赶到县境上游观察水势、巡视堤情、慰问夜战的干部和汛工。在返回途中为抄近道,我们驱车行进在子牙新河河套内木门店通往蔡村的柏油路上。我忽见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满是洪水,眼看就要漫上路来,“不好,快调头!”我大喊一声。待调头
 
往回跑时,后面已是一片汪洋!如果再晚一会儿,我们的吉普车就会被洪
水围困看不清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赶回驻地商量新的对策时已是凌晨3点。
行洪断交,团结奋战。8月15日晚,最高洪峰通过子牙新河青县段,横穿
子牙新河行洪河床的104国道断交,护堤排险进入最紧张阶段。我跟人们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必须紧紧地盯住这个一!我发誓:一旦大堤失守决口,我第一个跳下去,你们都跟着!这一夜都没合眼。天将明,堤南村民和沧州市民纷纷跑来看水情、问水势,我们保持内紧外松耐心接待。此时站在南大堤上向北向东向西眺望,水连天,天连水,天水合一,只有稀少的挂着小红苹果的高枝顽强地露出水面,就像一枝枝糖葫芦。
此时我们的指挥部里,请示问题的、告急求援的电话接连不断,我们沉着应对。每逢出现险情,我们在上报的同时,杨玉松同志总是对我说:“你坐阵,我去现场!”。主管情况搜集和信息处理的王庆安同志认真细致,上报下达从无遗漏。负责值机的王德海同志一直人不离岗,手不离笔,昼夜无眠是常事。高为民和孔繁荣两位司机不仅昼夜随时准备出车,而且主动负责给人们送矿泉水、泡方便面。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希望,顶住就是胜利!
分包南大堤东段的陈嘴乡党委书记黄文辰,家里孩子烫伤,屋顶坍塌漏雨,只是打了个电话委托他人照管,乡长刘传承和汛工一样一直吃住在大堤上;分包大堤西段的新兴镇党委书记刘洪成,从新疆考察回来牙痛难忍,跑到医院拔掉病牙就上了大堤,镇长代洪兴巡视大堤时心脏病复发,他把药捂到嘴里继续巡查。
县乡村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带出抗洪大军的过硬作风。木门店镇后吴召村党支部负责的堤段被雨水冲出个浪窝,镇指挥部安排20个村出2100人抢险。凌晨3点半一声令下实到3000多人,冒雨奋战3小时排除了险情。至18日,南堤汛铺由52个增至61个,汛工由711人增至987人,加上各乡镇村自行安排的护堤力量,多时超过七万人。
21日,水位开始缓慢下降,我们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算放下。
此次抗洪抢险时过25年,而那“大难兴邦”和共产党员说打就上、百姓紧紧跟上,无坚不摧的抗洪景象至今难忘。
 
2021-06-12
         当年抗洪挑重担
                 陈文升
转眼又到汛期,不由想起当年抗洪挑重担的故事。
1996年8月,我省中南部地区遭受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青县承担了为上游泄洪和确保子牙新河以北的京津、铁路、油田等国家重点建设设施安全的艰巨任务。由于洪水来势猛,子牙新河青县段水位高、流量大,保障行洪安全难度很大。为此,青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群众迅速行动。县防汛指挥部驻扎在子牙新河北大堤,全县主要领导精力也集中在北大堤。而南大堤怎么办?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一重任竟主要落到我肩上。

形势严峻,领命组班。8月10日夜,我接到紧急通知,迅速赶到县防汛指挥部接受任务。担任总指挥的县委书记周爱民对我说:“老陈,请你出山,担任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县人大副主任杨玉松同志担任副指挥长,再从人大、政协抽调两名科级干部组成指挥部,驻扎陈嘴乡政府。陈嘴乡和新兴镇的干部由你们调用。子牙新河行洪南北公路断交后,堤南的抗洪任务由你们全权负责,给你们'生杀大权’,对不听指挥贻误工作的乡村干部有处置权。”这番话字字千斤。我和杨玉松同志立即抽调了县人大选人委副主任王德海和县政协办副主任王庆安,组成了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简称“南防指”)。我们深知此任非同小可,一是领导力量与任务不成比例;二是堤南干部群众面对“死保北大堤”的现状产生严重恐慌心理,南堤一旦有闪失受威胁的绝非堤南10万多青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连沧州市区、沧县以及更远的地方都不会幸免,人命关天!既然责任在肩,再难再险也只能背水一战!

争分夺秒,紧急动员。我们当即赶到陈嘴乡政府驻地,连续召开了三个紧急会议,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健全组织,严明纪律,会后连夜行动。分包东西两个堤段的乡镇立即组建起各自的指挥部,4个沿堤乡镇也分别建起指挥部。一个组织健全、制度严密、通讯畅通、便于应急的指挥系统很快形成。

与堤共存,改驻前沿。当日夜,我们了解到有些群众夜里悄悄往堤北转移孩子、粮食和衣物,有位中年妇女听说大水要来吓得昏了过去。据此,我们在强化正面宣的同时,立即将驻地迁至子牙新河南大堤旁,并亮出醒目的“青县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挥部”的牌子,摆出誓与南堤共存亡的阵势,随时热情接待堤南来访群众。这对鼓舞士气、稳定人心起到一定作用,一夜间组织起45个护堤抢险队,9个预备队,3868名抢险队员,备齐3万条装土塑编袋等应急物资。

夜探水头,途中遇险。8月13日晚7时许,洪峰进入青县境内,我、杨玉松、王庆安和司机高为民,没顾上吃晚饭就乘吉普车摸黑绕道六七十里赶到县境上游观察水势、巡视堤情、慰问夜战的干部和汛工。在返回途中为抄近道,我们驱车行进在子牙新河河套内木门店通往蔡村的柏油路上。我忽见路两边的庄稼地里满是洪水,眼看就要漫上路来,“不好,快调头!”我大喊一声。待调头往回跑时,后面已是一片汪洋!如果再晚一会儿,我们的吉普车就会被洪水围困看不清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赶回驻地商量新的对策时已是凌晨3点。

行洪断交,团结奋战。8月15日晚,最高洪峰通过子牙新河青县段,横穿
子牙新河行洪河床的104国道断交,护堤排险进入最紧张阶段。我跟人们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必须紧紧地盯住这个一!我发誓:一旦大堤失守决口,我第一个跳下去,你们都跟着!这一夜都没合眼。天将明,堤南村民和沧州市民纷纷跑来看水情、问水势,我们保持内紧外松耐心接待。此时站在南大堤上向北向东向西眺望,水连天,天连水,天水合一,只有稀少的挂着小红苹果的高枝顽强地露出水面,就像一枝枝糖葫芦。

此时我们的指挥部里,请示问题的、告急求援的电话接连不断,我们沉着应对。每逢出现险情,我们在上报的同时,杨玉松同志总是对我说:“你坐阵,我去现场!”。主管情况搜集和信息处理的王庆安同志认真细致,上报下达从无遗漏。负责值机的王德海同志一直人不离岗,手不离笔,昼夜无眠是常事。高为民和孔繁荣两位司机不仅昼夜随时准备出车,而且主动负责给人们送矿泉水、泡方便面。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就是希望,顶住就是胜利!

分包南大堤东段的陈嘴乡党委书记黄文辰,家里孩子烫伤,屋顶坍塌漏雨,只是打了个电话委托他人照管,乡长刘传承和汛工一样一直吃住在大堤上;分包大堤西段的新兴镇党委书记刘洪成,从新疆考察回来牙痛难忍,跑到医院拔掉病牙就上了大堤,镇长代洪兴巡视大堤时心脏病复发,他把药捂到嘴里继续巡查。

县乡村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带出抗洪大军的过硬作风。木门店镇后吴召村党支部负责的堤段被雨水冲出个浪窝,镇指挥部安排20个村出2100人抢险。凌晨3点半一声令下实到3000多人,冒雨奋战3小时排除了险情。至18日,南堤汛铺由52个增至61个,汛工由711人增至987人,加上各乡镇村自行安排的护堤力量,多时超过七万人。

21日,水位开始缓慢下降,我们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算放下。
此次抗洪抢险时过25年,而那“大难兴邦”和共产党员说打就上、百姓紧紧跟上,无坚不摧的抗洪景象至今难忘。
 
2021-06-12

作者简介

陈文升:河北青县人,原青县政协常务副主席,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杂文学会会员。在职期间,善于将写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被各刊刊级报用的新闻文学稿件达数千篇,多次被评为县市和省先进个人。退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杂文集《茶亭小语》、散文集《故乡情思》、《拥抱夕阳》、《托起朝阳》、《续写之乐》等专著。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