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受害者思维吗?它是破坏幸福的罪魁祸首

 郑立寒 2021-06-16

当你总是觉得外界在伤害你时,务必请警惕起来,如果你内心有受害者模式,外部的世界一定会被你投射为“施害者”。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追求美满的关系、愉快的生活。可我们有时发现,幸福、美满其实并不容易。

我们经常会无意识的毁掉自己的幸福和亲密关系,我们会对着亲密的人大喊:这都是你的错!于是,一股脑的将问题和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十足的“受害者”。

受害者模式是最毁灭幸福、破坏关系的模式。你有受害者模式吗?

01
很多人之所以生活悲惨,
是因为是他们选择了悲惨

如果我告诉你,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悲惨,这种人,即便你给他更好的选择,可以让他不悲惨,他也是要选悲惨的。

比如,有的人天天抱怨自己升不了职,怀才不遇。但真实的情况是,即便你把升职加薪的机会放到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或者愤怒地把你推开。

有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找不到对象,天天缺爱,但是你要是帮他找个对象,各方面条件也不差,完全配得上他,他也总是能干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来,最终导致“找到对象找到爱”这件事鸡飞蛋打。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人还是处在那个状态:“上帝对我不公,为什么我找不到对象,找不到爱情?为什么我的生活一直如此悲惨?”

看了这些例子,或许你也有点震惊,还真有人让自己每天活在吃苦受虐的模式里。这是因为他们具备一种共同的思维模式: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也叫弱者模式,这种模式的最核心特点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面前,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和弱者。

受害者,究竟会伤害谁?我们先看这样一段对话。

一位妻子来咨询,问到:为什么我老公就是不愿意承认他错了呢?

我:为什么他认错对你这么重要?

她:因为他认错,才可以证明他伤害了我。

我:为什么要证明他伤害了你?

她:因为他承认伤害了我,良心才会受到谴责,才能加倍对我好啊!

我:那如果他一直都不认错,你会怎么办?

她:如果他不认错,有一天我会跟他离婚的,那时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个妻子的想法,其实是大多数在有受害者思维的女性真实写照。她觉得只有证明对方错了,才能换回自己的尊严,关系才能扭转到另外一个好的局面。

如果无法证明对方是错的,自己在关系里又无比痛苦,她会选择极端的方式伤害自己或者切断关系。

对于有受害者思维的人来说,如果关系中遇到不满意,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种选择是更凶狠地伤害自己;另一种是更绝情地放弃所拥有的关系。

而无论哪一个选择,都是在更深地伤害自己。

关系中不如意是常有之事,而她们除了伤害自己,不具备任何面对矛盾冲突或者改善关系的能力,所以无论进入任何关系,最痛苦的人都是自己。


图片


02
为什么人甘愿处于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看上去很蠢,完全就是自虐,那为什么有些人还跟成瘾一样,非要逼迫自己过上这样的生活呢?那是因为受害者模式也有一定的“好处”:

  • 好处1:“我是无辜的

如果一个人让自己处于受害者的模式里,Ta就完全不需要为自己的成长和命运负责了。在受害者模式的归因体系里,一切的问题都是别人导致的,与自己无关。

“我是无辜的,都是他不好”、“一切对我是不公的”是这类人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当一个人执着于外界或别人的错误时,其实他在幻想外界或别人改正,为他的不如意负责,而不是自己为自己负责。

受害者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责任。

  • 好处2:维持一种虚假自恋

躲避在受害者模式的背后,一个人就无需直面自我、挑战自我了。受害者模式的人使用的防御机制跟“否认”很相似,就是否认自己要为很多事情负责。

通过这种防御,个体借以维持自己虚假的自恋——我是个受害者,我永远没有错。

所以,一个受害者并不是什么都获得不了,他至少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是的,“我没有错”是种心理上强大的优越感,有了这种优越感,有钱算什么,吃苦算什么,缺爱算什么,受穷算什么,升值加薪更是不值一提。
  
  • 好处3:获得无条件的关注

处于受害者模式的人经常容易获得别人的同情,关注、安慰,甚至遇到愿意无条件帮助自己的人,以至于“喜欢当弱者,换取可怜”,不知不觉就成了一些人获取关注和爱的途径。

另外这些人,还可以趁机摆脱掉一些本该具有的潜在的竞争:“他已经这样子了,我总要让着他一些吧。我怎么好意思跟他竞争。”

严重的处于受害者模式的人可能会经常飘着这些话语:

        唉,这就是我的命,有什么办法呢。
        我就是注定要受苦的。
        没人喜欢我,我就是注定要被欺负的。

说实话,这些人的面部表情都具有一些相同的调调:同时具备控诉性、无奈性、悲苦性......但是接触久了,你又会发现在这些悲苦的面具之下隐藏着另一种调调:自恋。

所以,具有受害者模式的人通常具有这种气质:具有苦情性质的自恋。


图片


03
受害者模式里的人
看不到自己强大的一面

在心理咨询中,当一个人深陷于“受害者模式”的思维里时,他就很难有疗愈的可能,因为——

当一个人处于受害者模式里的时候,他就自动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无力、无助、被动、只能承受的角色里,而看不到自己有力、强大的一面。

一个人持续地认为自己弱小,就会陷入无力,持续地认为别人有问题,自己是受害的一方,就看不到自己可以行动的动力。一个没有动力的人,你指望他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

我们知道原生家庭会给一个人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时候这些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但我们每次提到原生家庭,只是为了让对方知道很多问题的来源,从而能够让自己摆脱掉这种限制。

我们知道父母的局限和不当,是为了更好的突破这些局限,绕开这些不良反应模式,不是为了从此以“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自居,再也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自怨自艾,一蹶不振。

在应对生活的难题,逃避或者找替罪羊,不过是不想长大、还幻想父母会为我们的人生负责的表现。

毕竟,成长,进步,负责这些都很有挑战性,让我们离开我们的心理舒适区,直面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还要承受大量的风险。

他会贪恋人们因为可怜而送给他们的关注、施舍、小恩小惠和同情心,而很难再通过正常的途径去获得因为自己能力而带来的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任何一种心理模式都能给人带来好处,即便是不够良好的模式,也会有一些潜在的好处。

如果看不到这些好处,不承认自己享受了这些好处,并且没有毅力和坚定的要跟这些所谓的好处说再见的心,就很难摆脱掉原来模式的制约。

图片


04
受害者模式背后的限制性信念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信念是推动行动的力量源泉。“受害者”模式背后,支持他的经典信念有以下四个:我是对的、应该如此、托付心态、没有办法。

正是在这“四大信念”的武装下,许多人的生命旅程走向了死角,人际关系惨遭重创,事业发展障碍重重,眼睁着把无限绮丽的地球整成一个“伤心太平洋!”

这“四大信念”局限了人生的发展,人为地设限了自我的范畴,减少了人生更多的选择,因而是不具有正面价值和意义,故称之为“限制性信念”。

 我是对的

“我是对的”这个信念根植于他过去成长的经验积累。比如,一个人生长在是非对错、善恶分明的家庭中,受到比较多的道德观的评判,成人后,就很容易落入“我是对的”陷阱,执着于谁是谁非的念头。

在关系的经营里,把焦点放在“我是对的”或“你是错的”上,很容易让对方产生防御心理,破坏关系。

在争执于“我对”的同时,你是否还记得“你要的是什么?”、“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行为背后出于什么动机?”这样的思考也许能为关系的建设带来正面积极的价值。

② 应该如此

这也是个颇具杀伤力的信念。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应该”的字眼频频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是朋友,有困难应该相互帮助;你信任我,就应该借钱给我,如果你不帮助我或不借钱给我,我就生气……

这个信念衍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的眼里,只要有人际的关系连接就会产生相对的角色需求,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朋友有通财之义、夫妻要完全坦诚相见等等。

附载在关系角色上的诸多“要求”,其背后即是“应该如此”的信念,一旦某天某人没有“应该如此”,可能会招致另一方大发雷霆,然后伤心不已,还不断地追问自己:TA怎么这样对我?TA为什么要这样?

在“应该如此”的信念深处,有一个潜台词:我不能接受“应该如此”以外的变化,或者说我无法接受“应该如此”以外的变化。

破除“应该如此”信念,解药是“凡是发生的,都有发生的理由;凡有发生理由的,都是值得发生的,也是值得接受的。

黑格尔也说,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接纳和接受一切的存在和发生,是生命最大的智慧。


图片

③ 托付心态

指的是把自己人生的成功、快乐的控制权交付于别人。是一种“受制于人” 而非“操之在我”的状态。简单讲,就是把自己快乐幸福的遥控器交给他人掌控,由别人决定自己的快乐与否。

“托付心态”普及应用于社会的概率之高,令人惊讶,从中国女性饱受摧残和奴役的“三从四德”上即可窥见一斑。封建文化要求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从来从去,就是不从“自己”。

这一传统积习传承了几千年,虽然新时代呼吁女人自强自立,可这种深入灵魂与骨髓的影响,至今还潜移默化的呈现在两性关系里。不是有女孩找男朋友很在乎对方的“忠诚度”吗?结婚前对责任的“承诺”甚至超过了爱情本身

其实,这些对“忠诚度”和“承诺”的要求,是感觉自己的“不够分量”,是“自我价值”不足的表征。

人由于在成长过程里没有培养出足够的自我价值感,因而在成年后容易产生“托付心态”,在家托父母,在外托朋友,在单位托领导,在婚姻托配偶。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还差一点”,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治“托付心态”的良药是,每个人都具备了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有足够的能力选择过幸福快乐的生活,无法也无须依赖他人让自己成功和快乐。

我们只能暂时“借别人的肩膀靠一靠”,而不可长久地假手于人。因此,信任自己是良好的开端。

 没有办法

经常听到的一句抱怨是“没有办法”。当某人一语既出时,就已向困难投降,再也不愿去想新的办法了。

仔细一想, “没有办法”好象给了我们两个提示:

1.以前用的方法没有效果。
2.目前尚未找到最佳有效的方法。

重点是后者,预示了还有办法解决的“可能”,而不是身陷绝境、坐已待毙的局面。

世上任何一把难开的锁,也一定有开启它的钥匙。只是你尚未找到那把钥匙而已。不能轻易地认为它无解,否则就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05
如何走出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模式的形成跟早年的原生家庭有一定关系。比如父母就是受害者模式,发生了问题,喜欢剔除掉自己负责的部分,而且总是把自己往受害者或弱者里面套。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形成了这种模式,越来越以“弱者”自居。直到把整个世界都投射成“加害者”。

这种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因为受害者模式的信念也是一种类似于价值观的东西,会以“家风”的形式传递。

关系是人的一面镜子,当你持续地觉得外界总是在伤害你,或者迫害你、对不起你,务必请警惕起来,看看你是否已经不自觉的走入了“受害者模式”。

因为,如果你内心有受害者模式的话,外部的世界一定会被你投射为“施害者”。

所以,仔细地审视一下在关系里,你是处于负责者,还是推卸责任者?你是强者还是弱者?你有没有总是再找别人的问题,而不是发现自己的问题?你有没有总是觉得别人对不起你?

做一个强者,就意味着真正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当你内心真的想变强的时候,你总能找到无穷的力量,并且全世界都会被你的能量吸引,而潜意识里都会来帮你。

相反,如果你就是想当一个弱者,不舍得离开那个受害者的位置,那么可能外界任何的帮助都没有用。毕竟,你已经在你的目标上了,你的目标就是为了当一个受害者。

摆脱受害者模式可能需要几个法宝:

1. 自我负责

受害者模式的来源就是自己不能为自己负责,而依赖于外界对自己负责,认为如果外界不符合自己心意,自己就可以有理由不好,以此自怨自艾,陷入颓废忧伤,自我折磨,或者像一滩泥一样,丧失行动力,陷在整天抱怨的浆糊情绪里。

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日子当然是自己来负责。

具有受害者模式的人不能意识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种幼稚的认识可能源于父母溺爱或者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逃避策略,以至于他意识不到自己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 宽容

宽容会让一个人的自我强大而又有力量,它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体现。

宽容的建立是基于这样的心智:我宽容了你,其实是放过了我自己。当有一天要承认,这世界上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可能就学会了宽容。宽容本质上是一个尝试理解并接纳一切的选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个不宽容的人会根据自己的偏执和理想去要求别人和世界,但是客观世界并不会因为主观意志为转移,就会引发无数怨气。

但其实想说的是不管你宽不宽容,你苛责的人和世界都很少受影响,所有的不宽容最终都会反过来指向你自己,最终导致自己的内在不能平静。

3. 重建自我的力量

能直面现实是考验一个人自我是否强大的主要标志。受害者心态的根源就在于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的背后其实是自我缺乏力量。

这种缺乏力量可能来源于早期的亲子关系里,受到的积极肯定过少,而消极否定过多,所以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建议回溯一下自己的幼年经历,修通消极的自我概念和认知,重建一些自我里面的积极因素

4. 感恩和付出

停留在受害者模式里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否认周围的美好,放大周围的缺点,这种通过否认让自己保持优越感的方式,会让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可以说这是种假骄傲,假优越。

由于这种假优越的存在,具备受害者心态的人只会觉得自己始终处于匮乏状态,而看不到自己得到的一面,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感恩。

又因为他们的聚焦点停留在了抱怨上面,自然丧失了面对事件的行动力,从而也就体验不到付出。

在受害者模式的人的感情体验里,抱怨是解决一切的“良药”,所以之后的付出、行动都被剥夺了。他们无法重建从成功完成一件事情那里获得的正向反馈和积极体验,而只会恶性循环下去。

文章由郑立寒整理,来源:了不起的郑立寒(ID:zheng-li-han),心理自媒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