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的毕业论文

 大学语文研究 2021-06-16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成了问题,写得好坏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抄袭、剽窃、花钱代写等等,泛滥成灾,已成法不罚众之势。最近在网上看见有《辽宁省图书馆藏民国时期东北大学毕业论文全集》一书,共收录了一九三〇年至一九四六年东北大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五百十二篇,内容方面且不说它,其写作态度即让人心生敬意,如一篇《毛诗礼征》的论文,全篇达四百余页,全是这样的蝇头小楷,学术态度之外,更有一种艺术态度,视为书法作品亦无不可。

  联想起以前我在大学语文课上给学生介绍过台湾同学的作业,学术方面已经和民国时期不能相比,但是仍然保持着艺术审美的态度。这是一份读书报告,据说这样的读书报告他们一学期要做4份以上。这份报告是研究梁实秋的,是跨系合作的形式,具体分“作者生平简介”“难词解释”“作者写作风格评析”“文中修辞法分析”“整体评论”等几大部分,看得出是在老师指导下,亦步亦趋地学习论文写作的方法。我特别想让我们同学看的是,这几个台湾同学在作业上搞的一些花边和小插图,初一看,我们会笑她们幼稚,都大学生了,还会像小学生一样。然而再一想,又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读书读到大学了,还能保有一份小学生的天真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赤子之心”呀!反观大陆的学生,还没等读到大学,早已叫苦不迭,早已索然无味,早已生出逆反之心,只等毕业之时,开展“撕书大战”了,哪还会有这样一份雅致呀。

顺便说一句,梁实秋这样的雅士,还真得有这样的雅致的心情才能够研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