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1922年的“武大”是武昌中华大学,并非现在的“武汉大学”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1-06-16

右起华中师大副校长彭南生与裴高才拜谒陈时塑像

  最近,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彭南生教授在《书屋》《新纪实》《长江丛刊》上,相继发表了拙作《中华大学校长陈时》书评。文中多有激励,指出,《陈时》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献礼辛亥革命与中华大学110华诞、华中师大120年校庆书目,在史料开掘与订正上多有用力……诸如,有的学者将梁启超到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简称“武大”)演讲,想当然地误为任公到武汉大学演讲。

裴高才独家收藏之陈时肖像

  殊不知,中华大学不仅是中国的第一所大学,也是教育部获准成立的湖北省第一所本科大学,那时的湖北省大学的除美国人办的教会大学——华中大学,还有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为防止以讹传讹,笔者特在《中华读书报》“文化强国”专版上,不揣浅陋,就梁任公到中华大学演讲始末略加赘述。

梁启超(中)与儿子思永(右)和思达于1920年代

回望1922年,陈宣恺、陈时父子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经教育部立案批准的湖北第一所本科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历经十年耕耘,已经成为中国私立大学与湖北高校的领头雁了。为了隆重庆祝学校十年华诞,陈时决定暑期举办“中华大学暑期讲习会”(简称“暑期学校”或“暑校”),聘请留日期间的老友梁启超(任公)及教育家黄炎培(任之)、新文化运动主将高一涵(永浩)、语言学家黎锦熙(劭西)、北京哲学社主干傅铜(佩青)、太虚法师等二十多位名家到暑校讲演。

  本来,陈时还邀请了蔡元培(孑民)、章太炎(炳麟)、胡适(之)等名士一同来校讲学,因湖北爆发省长“夺印”风波而未果。那是1922年7月6日,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下令免去“摧残自治”的刘承恩之湖北省长职,委任曾在武昌首义时促成清廷海军反正的汤芗铭(铸新)接任。

   裴高才著《首义大都督黎元洪》中披露汤芗铭促成海军反正

  哪知,湖北督军萧耀南不愿省长大权旁落他人,又有“后台老板”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力挺,遂决定“霸王硬上弓”:先纠结一帮人在铁路上卧轨阻止汤氏乘火车南下,又组织打手在汉口码头武力抵制汤氏上岸就任,还“抢印自兼”省长并召集各公团联席会议“推选”之。

  一时间满城风雨,京沪津等地报刊纷纷报道“夺印”风波。疾恶如仇的章太炎毅然向媒体公开宣示“危邦不入”,蔡元培、胡适也相继取消了暑校讲演。

裴高才:梁启超缘何称“湖北为中国文化枢纽”中华读书报20210609

《光明日报》2004年7月20日载《1922年梁启超的武汉之行及其关于湖北文化的演讲》一文存在多处瑕疵,并在网上以讹传讹,广为传播。首先,此文将梁启超8月底与9月上旬前后两个时段到汉演讲的时间,混为一谈。文中说,“1922年9月2日下午五时,从南京、上海、南通、长沙一路演讲过来的梁启超,风尘仆仆来到武汉”。

其次,将主办单位张冠李戴。本来,《申报》1922年9月5、6日载《梁启超在武大演讲纪》中的“武大”,是当时对“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的简称,此文却疏于考订,文中多次误为“武汉大学”。文中称“梁启超赴武汉大学,为武大暑期学校作题为《湖北在文化史上之地位及将来之责任》的演讲……”

周挥辉编著:百年华大与百年记忆:掌故·逸事·风物

殊不知,那时尚不存在国立武汉大学,该校时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简称“武昌高师”),1923年始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1926年复改为国立武昌大学与武昌中山大学,直到1928年7月才正式组建国立武汉大学。

  为还原一代巨匠的那段讲学史实,笔者已将梁任公到汉演讲细节及其与陈时交游始末,收入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华大学校长陈时》一书,纪念中华大学与辛亥革命110周年华诞、华中师大120周年校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